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利用D101大孔树脂吸附红三叶水提液中的异黄酮,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红三叶提取物中异黄酮的含量,以珍珠粉配方,手工填充胶囊,并进行外观检查,装量差异,含量均匀度检测。  相似文献   

2.
用醇法对提取三明建宁产葛根总异黄酮的工艺路线进行了探索,得出优化的工艺路线。实验中以分光光度法为检测手段,以葛根素为检测指标。由最佳工艺条件得到的总异黄酮的含量平均高达45.21%,本研究工艺节省能源,重复性好,有望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宋庆军 《华章》2007,(7):203
本文综述了大豆异黄酮的组成结构、吸收和代谢、物理和化学性质、含量测定方法、药理作用,分析了目前大豆异黄酮的市场状况,以及我国大豆异黄酮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4.
大豆异黄酮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对大豆异黄酮的结构,含量,分布,生理作用,提取及精制工艺的研究进展作了详细的综述,并展望了大豆异黄酮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醋浸后大豆异黄酮的变化及其营养学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民间早有关于醋大豆预防多种疾病的说法。据最新一项动物试验证实,醋大豆可以降低血清胆固醇。但是其机理尚不完全了解。文章研究和比较了醋浸过程中大豆的异黄酮变化,结果表明,醋浸过程中,异黄酮的含量与种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了葛根异黄酮的最佳浸取工艺,并对大孔树脂对葛根异黄酮纯化进行了详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浸提时,在温度为70℃的条件下,用8倍于(v/w)葛根量浓度为50%的乙醇,浸提2.5h,葛根异黄酮浸取率最高;对六种商品化大孔树脂吸附纯化葛根异黄酮的性能进行对比筛选,发现AB-8树脂最适合葛根异黄酮的纯化。实验结果表明,洗脱剂乙醇浓度为70%(v/v),工作液流速为2BV/h,浸提浓缩液pH值为5时,采用AB-8大孔吸附树脂串联柱对葛根异黄酮进行纯化,其效果最优,产品的收率和纯度都较高。  相似文献   

7.
乌蕨黄酮类化合物薄层层析及紫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乌蕨黄酮类化合物的成分,通过提取乌蕨(采自南安)地上部分的黄酮类化合物,测得其总黄酮含量为1.41%.并将其黄酮类化合物进行薄层层析及紫外光谱分析,发现乌蕨黄酮类化合物只含有一种成分,且其紫外光谱特征与异黄酮的紫外光谱特征相似,据此推测乌蕨黄酮样液分离出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可能为异黄酮.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大豆异黄酮对二叶一心期的小麦(Triticum aestivumL)幼苗及150 mmol/L NaCl胁迫下的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0.1 mg/L的大豆异黄酮能够促进小麦幼苗的生长,提高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0.01 mg/L的大豆异黄酮能减轻盐胁迫对小麦幼苗的伤害作用。  相似文献   

9.
大豆中异黄酮的组分、作用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近年来日趋活跃的大豆异黄酮研究进展 ,包括大豆异黄酮的主要类型、化学结构 ,大豆制品中异黄酮的含量及在抗氧化、抑制肿瘤细胞生成、改善心血管功能、抗骨质疏松作用等多种生物活性 ;给出了利用HPLC等方法对大豆中异黄酮的分析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0.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大豆中大豆异黄酮含量,紫外检测波长255nm,大豆甙元对照品在0.2~2.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结论:3种大豆品种中大豆异黄酮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1.
在温室里于灭菌的瓦盆里,以混合砂:草碳:蛙石=40:36:24为基质,以 G·mosseae为菌种,比较了地豆(Phaseolus vulgaris L·)、豌豆(Pisum sativum L·)、花生(Arachis hypogaea L·)、白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 L·)、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 stapf)五种植物对V_A菌根接种剂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的五种植物均是典型的V_A菌根植物,但其中白三叶草是最理想的宿主植物,其次是苏丹草和花生,地豆和豌豆则较差.  相似文献   

12.
卡那霉素在白三叶遗传转化筛选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白三叶遗传转化中最佳的卡那霉素筛选体系,将白三叶种子置于不同浓度的卡那霉素溶液中,处理不同时间。结果表明:卡那霉素对白三叶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没有显著影响,但对主根的生长和侧根的形成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合根系生长、叶色、植株长势等指标,确定卡那霉素处理白三叶种子的最佳浓度为50mg/L,最佳处理时间为6-8d.  相似文献   

13.
采用索氏提取法从芦苇和紫花苜蓿草中各提取了一种缓蚀剂,通过失重法和电化学分析法研究了两种缓蚀剂在酸介质中对低碳钢的缓蚀效果,比较了不同温度、浓度、介质和时间下的两种缓蚀剂缓蚀性能.结果表明:提取的天然缓蚀剂,具有较好的缓蚀性能.其中从紫花苜蓿草中提取的缓蚀剂缓蚀率达85%,符合工业上对缓蚀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侗族、苗族舌运动类型基因频率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湖南侗族和苗族的5种舌运动类型的基因频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叠舌的显性基因频率侗族明显高于苗族,而翻舌的显性基因频率苗族明显高于侗族.从总体来说,湖南侗、苗两民族的卷舌、翻舌和尖舌的显性基因频率与国内其他民族的差异较显著,而叠舌和三叶舌相对不甚显著.  相似文献   

15.
2005年红色旅游发展迅猛,已成为当前国内旅游产品之一。红三角区域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具备发展区域红色旅游的基础和条件。在分析红三角区域红色旅游资源概况及发展现状基础上,深入探讨开发红三角区域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优势与制约因素,提出开发对策,为红三角区域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概述我国红色旅游发展的概况,分析红色旅游者的特征和红色旅游产品的特点,指出当前红色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注重择优开发、强化旅游产品的综合功能和走市场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红色旅游文化的开发包括硬开发和软开发,软开发是红色旅游文化深度开发的必然趋势,也是红色旅游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国家红色旅游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黄冈要继续抢抓机遇,站在文化的高度来思考红色旅游文化建设,研究和谋划黄冈红色旅游文化深度软开发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以柠檬皮渣作为吸附剂,研究了其吸附阴离子染料刚果红的性质,考察了柠檬皮渣用量、吸附时间、刚果红初始浓度以及温度对刚果红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柠檬皮渣对刚果红的吸附量随刚果红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随柠檬皮渣用量的增加和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柠檬皮渣对刚果红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阶动力学方程,吸附过程热力学参数计算结果表明为自发的放热过程.  相似文献   

19.
研究比较了CuSO_4、NdCl_3助染时酸性大红GR、酸性大红3R、酸性橙Ⅱ对羊毛的染色反应。对酸性橙Ⅱ、CuSO_4、NdCl_4助染提高了色牢度,对酸性大红GR、酸性大红3R,色牢度则没有提高,CuSO_4染样时样品鲜艳度降低,NdCl_3则使鲜艳度增加。  相似文献   

20.
河南红色旅游发展透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红色旅游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创造。国家旅游局已将2005年定为“红色旅游年” ,红色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一个亮点,并以燎原之势红遍华夏大地。本文以红色旅游为主题,对河南红色旅游资源进行了详细论述,在此基础上对河南红色旅游资源及其开发条件进行分析评价,提出打造河南红色旅游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