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8 毫秒
1.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大学,一直是党和国家教育发展战略中的重中之重,也是高教界志士仁人共同努力的方向。4月30日,在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发起、举办的"高等教育质量与评价高层论坛"上,来自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高等教育质量与评价专家们热议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纷纷为高等教育质量"把脉"、"号诊",旨在充分发挥理论的先导作用,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理论与评价体系。本刊上一期从"质量文化"、"教学质量"、"质量评估"等方面刊载了6篇笔谈文章,本期再从"本科教育质量"、"大学制度"、"质量的涵义及其评价"以及"质量评价的问题与对策"等视角刊载4篇文章组成笔谈之二,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郑南宁 《辽宁教育》2012,(14):29-30
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明确指出中国大学要坚持内涵发展,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引发我们对教育的内涵和质量的思考。如何通过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学必须做出严肃回答。  相似文献   

3.
推进大学素质教育与人才培养机制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传承文化等职能。党的十七大对发展教育事业高度重视,明确提出教育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是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高校的各项工作,全面提高办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大学,一直是党和国家教育发展战略中的重中之重,也是高教界志士仁人共同努力的方向。4月30日,在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发起、举办的"高等教育质量与评价高层论坛"上,来自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高等教育质量与评价专家们热议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纷纷为高等教育质量"把脉"、"号诊",旨在充分发挥理论的先导作用,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理论与评价体系。本刊上一期从"质量文化"、"教学质量"、"质量评估"等方面刊载了6篇笔谈文章,本期再从"本科教育质量"、"大学制度"、"质量的涵义及其评价"以及"质量评价的问题与对策"等视角刊载4篇文章组成笔谈之二,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教书育人》2013,(15):85
丁烈云认为,对高校而言,"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要以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推进协同创新为重要抓手。大学应牢固树立大质量观和协同创新发展理念。他说,大学的根本任务是育人,而育人的核心是提高质量,质量是大学安身立命的根本。要提高质量,必须着眼于三个方面:一是在教学上以学生为主体,  相似文献   

6.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大学,一直是党和国家教育发展战略中的重中之重,也是高教界志士仁人共同努力的方向。4月30日,在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发起、举办的"高等教育质量与评价高层论坛"上,来自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高等教育质量与评价专家们热议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纷纷为高等教育质量"把脉"、"号诊",旨在充分发挥理论的先导作用,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理论与评价体系。本刊上一期从"质量文化"、"教学质量"、"质量评估"等方面刊载了6篇笔谈文章,本期再从"本科教育质量"、"大学制度"、"质量的涵义及其评价"以及"质量评价的问题与对策"等视角刊载4篇文章组成笔谈之二,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质量分为功能性质量、品质性质量与品位性质量,三种质量是一种递进关系,当高等教育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时,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需求会逐步由功能性质量上升到品质性质量,直至品位性质量。解读高等教育质量依赖于高等教育质量原理,高等教育质量建立在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基础之上,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来源于高等教育价值观。经典大学教育价值观、社会本位教育价值观、学生本位教育价值观以及比较教育价值观是构建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主导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既是党和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2012年3月16日,教育部专门下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为给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从事高等教育质量研究的专家学者搭建一个交流对话  相似文献   

9.
推进大学文化传承创新应处理好三个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讲话指出,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把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贯彻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明确地把文化传承创新列为大学的一项基本职能,这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刻认识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本质,正确发挥大学的功能,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具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好地规划“十一五”时期上海高等教育的发展,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组织课题组和动员全市高等学校,对上海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进行了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大调研。本课题总报告是在各方面调研基础上形成,报告的基本结论是:“十一五”时期的上海高等教育,要在“十五”时期以规模扩张、外延发展、结构调整为主要特征的基础上,坚定不移地加快发展模式转变,走创新型、开放型、特色型内涵发展之路,这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使上海高等教育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上海高等教育推进改革与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大学,一直是党和国家教育发展战略中的重中之重,也是高教界志士仁人共同努力的方向。4月30日,在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发起、举办的"高等教育质量与评价高层论坛"上,来自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高等教育质量与评价专家们热议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纷纷为高等教育质量"把脉"、"号诊",旨在充分发挥理论的先导作用,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理论与评价体系。本刊上一期从"质量文化"、"教学质量"、"质量评估"等方面刊载了6篇笔谈文章,本期再从"本科教育质量"、"大学制度"、"质量的涵义及其评价"以及"质量评价的问题与对策"等视角刊载4篇文章组成笔谈之二,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郑南宁 《教育》2012,(11):51
中国大学要坚持内涵发展,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如何通过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学必须做出严肃回答。教育本质体现人文精神教育的本质是把人培养成社会人的过程,是一个人格养成的过程。教育要为保障人人享有发挥自己才能、掌握自己命运而提供必需的思想、判断、人文情怀和劳动方面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教育的本质是让受教育者身心都得到健康发展,成为"全人",走向社会。  相似文献   

13.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大学,一直是党和国家教育发展战略中的重中之重,也是高教界志士仁人共同努力的方向。4月30日,在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发起、举办的"高等教育质量与评价高层论坛"上,来自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高等教育质量与评价专家们热议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纷纷为高等教育质量"把脉"、"号诊",旨在充分发挥理论的先导作用,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理论与评价体系。在此,我刊本期特从中撷取6篇,主要围绕"质量文化"、"教学质量"、"质量评估"等方面组成笔谈之一,以飨读者,期冀业界更多专家学者进一步的思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的爆炸和技术的进步,大数据开始渗入社会的方方面面。高等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程度最高的阶段,也是与社会联系最紧密的教育阶段,与大数据产生了必然的紧密联系。高校应升级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大数据应用平台,多学科合力攻关,加强大数据基础研究,关注社会需求,培养专业大数据人才,倡导和加强数据文化建设,反思大数据发展,促进高等教育与大数据的有机结合,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5.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大学,一直是党和国家教育发展战略中的重中之重,也是高教界志士仁人共同努力的方向。4月30日,在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发起、举办的"高等教育质量与评价高层论坛"上,来自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高等教育质量与评价专家们热议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纷纷为高等教育质量"把脉"、"号诊",旨在充分发挥理论的先导作用,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理论与评价体系。在此,我刊本期特从中撷取6篇,主要围绕"质量文化"、"教学质量"、"质量评估"等方面组成笔谈之一,以飨读者,期冀业界更多专家学者进一步的思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大学,一直是党和国家教育发展战略中的重中之重,也是高教界志士仁人共同努力的方向。4月30日,在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发起、举办的"高等教育质量与评价高层论坛"上,来自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高等教育质量与评价专家们热议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纷纷为高等教育质量"把脉"、"号诊",旨在充分发挥理论的先导作用,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理论与评价体系。在此,我刊本期特从中撷取6篇,主要围绕"质量文化"、"教学质量"、"质量评估"等方面组成笔谈之一,以飨读者,期冀业界更多专家学者进一步的思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提高高等教育的教育质量是“十一五”时期我国教育的“三大任务”之一,本文试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途径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钟玮 《继续教育》2014,(2):44-45
文章对高校研究生教育满意度的内因和外因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分析了教育满意度与大学文化的相关性。评价研究的设计从T大学校友的教育满意度出发,构建高等教育质量的校友评价体系。其中,共筛选了9个指标来构建高等教育质量的校友评价体系,分别是大学文化、教学质量、德育、科研活动、实习、社会实践、学生管理、就业和文体活动。  相似文献   

19.
《教书育人》2013,(12):28
全国政协委员、东北大学校长丁烈云认为,对高校而言,"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要以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推进协同创新为重要抓手。大学应牢固树立大质量观和协同创新发展理念。他说,大学的根本任务是育人,而育人的核心是提高质量,质量是大学安身立命的根本。要提高质量,必须着眼于三个方面:一是在教学上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更多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大学,一直是党和国家教育发展战略中的重中之重,也是高教界志士仁人共同努力的方向。4月30日,在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发起、举办的"高等教育质量与评价高层论坛"上,来自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高等教育质量与评价专家们热议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纷纷为高等教育质量"把脉"、"号诊",旨在充分发挥理论的先导作用,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理论与评价体系。在此,我刊本期特从中撷取6篇,主要围绕"质量文化"、"教学质量"、"质量评估"等方面组成笔谈之一,以飨读者,期冀业界更多专家学者进一步的思考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