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幼儿教育》2003年第9期、第10期连续刊发了李辉博士与李培美老师的对话:《幼教改革,三思而后行——从蒙氏教育与瑞吉欧教育热说起》。笔十分钦佩这两位老师对幼教实践的洞察力以及李辉博士分析问题、透视现实、直面现实的直爽,但也对其中的一些分析有异议。笔拟从三个方面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有三年多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和深入,教学实践中各种各样的实践问题也不断突现。三年来,我校老师在上级主管部门、教研部门的科学指导下,以新课程实践为载体,以学校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每位老师的发展为宗旨,以各位老师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实行了“问题·主题·探究实践”三段式校本教研的尝试。该教研活动以学科教研组为基本单位,以课堂教  相似文献   

3.
本栏目编发的是一组“理论+实践+评论”(即“三合一”)的综合稿。第一篇,陶老师通过三个教例,从理论上阐述了自己对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解,即“活与实”、“激与创”。第二篇,陶老师以“长方形面积的计算”的教学思路为例,进一步阐明在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指导下的教学实践。第三篇是金老师对陶老师的教学观、教学实践的点评,强调了强化学生主体意识,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并参与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三合一”综合稿为首次编发,但愿能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4.
一、夯实理论基础 ,摸准教研脉搏近一年多来 ,我们引领全市中小学教师转变观念 :从原来的上面压任务 ,到今天自己发现问题 ,校校是教研室 ,组组有课题 ,人人是教研员 ,让校本教研落到实处。为此 ,我们先从理论方面夯实基础 ,让大家重视“校本教研”。我们以中心组为单位 (全市成立五个中心组 ) ,引领学习 ,提高认识。校本教研 ,简单地说 ,就是研究者 (主要是一线的教育工作者 )在学校中对于教学规律、教学问题、课程与教学的关系、课程的开发与利用、教学方式、教学效能、学习方式、教师成长、师生关系、教学环境等方面进行的一种研究。与传…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内容以“新、活、实”为立足点.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建构适应新课程内容改革的“有所为一有所不为”思维模式“有所为”,即紧扣新课程内容之“本”来选择授课内容,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把握与学生生活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关联的内容,以能力培养为着眼点,灵活处理教学内容。“有所不为”.即舍弃新课程内容之“末”去更新授课内容,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逻辑性.不必照本宣科、局限师生的“随意性”发挥.不拘泥于教材中已有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教育教学研究活动简称教研活动。在科学研究的思想、规范、方法引入之前,只能算做经验型教研,可以称为常规教研,基本形式为备课、说课、上课、评课等。科学研究引入教研活动后,常被称为教育科研,基本程序为选题、假设、开题、实施、结题、鉴定。于是,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不再是狭义的只包括常规教研的教研活动,而是在内容上、程度上都得到深化提高,既包括较低层次水平的常规教研,又包括较高层次水平的教育科研的广义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常规教研和教育科研共存教育教学研究活动的统一体中,谁也离不开谁,谁也取代不了谁。常规教研的侧…  相似文献   

7.
在新课程培训中有幸聆听了特级教师魏洁老师执教的新课标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找规律”一课,听课后笔者感想很多,现把自己的听课感受与同行交流。[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实施新课程以来,教师的教学理念、教与学的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线教师大胆、独特、新颖的教学实践给课程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期特编辑一组感悟新课程的文章,供大家交流学习。[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学生不仅要有昕、说、读、写的能力。还要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是对学生必须具备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最好诠释。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近年来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关注的焦点。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要达成这样的目标,我们一定要处理好文本、教师、学生三个主体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位置和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读书·积累·发展”的教学实验对象为本人所带的两个教学自然班,共156人。在学校领导和各位专家、老师和同事的指导与帮助下,三年实验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一、问题的提出本实验开始的时间是1998—1999学年度的上学期。当时我们已清醒地认识到传统的中学语文教育已举步维艰,有限的课本内容,单调的教学模式,僵硬教条的考察、考试办法,使得学生无法体会文学作品的整体美和内在美,不能形成良好的文学沉淀和积累,更谈不上对文学的鉴赏和感悟。在省教育学院毓明笠、李元昌两位老师启发、指导下,我确定了一条以“广泛阅读”…  相似文献   

11.
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重头戏,校本教研如果脱离课堂教学实践,不仅有可能成为纸上谈兵,而且极易被老师们视为负担,激不起兴趣。因此,校本教研只有紧密围绕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真实问题开展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才能受到教师的欢迎。在语文课堂教学的教研方面。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质量一直是困扰小学语文教学的棘手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了“多读·厚积·勤练”的小学作文教学改革思路,并进行了积极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13.
语文学习,归根结底,要引导学生读书,这已经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探索一条使学生在读书中积累,在读书中发展的语文教学之路,对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是非常有意义的。因此,我们在1998年9月,提出了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为目的的“读书·积累·发展”的语文教改实验课题,并选择了吉林大学子弟中学这一可以为学生读书提供良好环境的学校进行实验,选择了年轻肯干、敢于探索的杨宏杰老师作为实验教师。三年来,杨宏杰老师为这一研究课题做了大量的工作,使我们看到了学生自主阅读之后在语言能力上的发展,在思想认识上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来自第一线的真人真事,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忆想.支教老师一年的支教生涯结束了,师生欢聚一堂.讲、说、唱等等形式,笑语连天、歌声振耳、祝福联篇。欢送会结束的瞬间.学生拿着笔记本,要求支教老师签名留言、留住地址、留住电话号码、心想日后加强联系,进行思想情感交流。有好多学生热泪盈眶,甚至泪涕满脸,拉着支教老师的手不放松.真是真情难忘.笔者异想,现今提倡感恩教育很有必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不待老师改。”可见,教师的职责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和作方法。笔在多年的初中作教学中总结出了一套作训练的方法。那就是“模仿、积累、创新”,这是学生易于掌握的一种方法。古代理论家刘勰说过:“夫缀情动而辞发,观披以入情,情以辞为载体,按方能入情。”模仿、积累、创新正是初中学生所寻求的作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吴涛 《四川教育》2003,(2):79-80
一、激趣、揭题. 1.小朋友,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板书"荷叶")它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谁能用一句话把三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相似文献   

17.
为改变农村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的落后状况,更快地缩短与先进地区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004年我县部分小学参加了区重点课题——“构建‘激趣·自主·实践’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新模式的实验研究”课题实验,尝试用“激趣·自主·实践”新模式进行口语交际教学,取得较好的成果:喜欢上口语交际课的学生由45%上升到98%,学生们乐于参与交际,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要求执教者必须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在多彩多姿的教学活动中把准时代教改的脉博,无论使用哪种版本的实验教材,都必须用崭新的教材观、德育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去指导教学,以凸现新课程的特色。目前广丰县使用的是北师大版实验教材,半年以来通过对新课标的感悟和新教材的实践体验,我们觉得处理好教材与教学、学习三者的辩证关系,把握好其活用、活化、活动的特征,是取得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教研和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感悟是:一、活用———优化教学内容,创造性处理教材教育部颁布…  相似文献   

19.
王海燕  王博 《教书育人》2002,(11):25-26
课堂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主渠道。传统的课堂模式过分强调教师的“讲”,使课堂变成了教师演讲的舞台,学生变成了不能选择的观众。内容是规定的,答案是统一的,使学生的思维产生了定式,折断了他们想象的翅膀。而新的创造性的课堂则要求教师把这个舞台还给学生,老师变成幕后的导演,用创新性的教法指导学生思考、质疑、探索,不仅掌握知识的结论,而且懂得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20.
面对一线教学研究不是走向"圣"化(认为只有专家学者才有教学"研究"的能力)就是走向"泛"化(校校搞课题,人人搞"研究",实践就是"研究")的现实,笔者忧心忡忡。根据个人成长的经历,笔者认为,"圣"化教研没道理——真理是朴素的,就教育教学而言,我们一线教师其实离真理最近;泛化教研无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