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一天下午,放学前我到教室布置语文作业:“今天的语文作业是……”“抄写第六课生字三遍。”“老师,黄林已经写完了。”我的话还没说完,几个平时喜欢插嘴的学生抢着说。我一愣:“他们怎么知道作业的?难道上午上完课我已经布置了作业?没有啊!”仔细一想,疑团顿开。因为以前我们每次学习新课文后,家庭作业的第一题我总是布置写三遍生字,没想到这些小家伙竟摸出了规律。  相似文献   

2.
每当学习一篇新课文,语文老师们总要给学生留下写生字、抄新词的作业,以巩固所学知识。在提倡减负的今天,我采用了让学生对新学的生字词读一遍、抄一遍、默一遍的方法进行巩固记忆,可班里有几位同学作业总出现错字。给他打上“×”号,让他改错,今天改对了,过几天又写错了。怎么办呢?经过思考,我进行了如下的批改尝试:批改作业时,只在作业后面写上“错3字个字”或“错2个字”,不再出现红色的“×”号。发下作业本后,让学生根据老师的批语自己找出错字,自己改正。对写得全对、书写规范的同学奖给一颗红五星(画在作业下面),…  相似文献   

3.
昨天布置了一项语文作业,让学生回家将28课的生字写对为止。本着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原则,没有明确要求写多少遍。  相似文献   

4.
昨天布置了一项语文作业,让学生回家将28课的生字写对为止.本着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原则,没有明确要求写多少遍. 今天第一节是我的课,很想验证一下作业明确要求写几遍与模糊要求写对为止,哪一个更有效.于是,一上课我就迫不及待地让学生拿出听写本.  相似文献   

5.
<正>高中语文作业究竟应该如何布置学生才愿意做,才愿意用心做,才愿意快乐地做,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一般新课前,我都会布置同学们抄写生字词,奉行"三字原则",我的生字抄写只写三遍,重点注释抄写一遍。如果是文言文预习,我会让学生们在作业本上对照原文,翻译段落。诗歌鉴赏只要求学生在书上批注重点注释。学生按时完成了,但是很显然,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已经成了作业的奴隶,仅仅完成了抄写的硬性任务,远远达不到我们所要求的预习要求。  相似文献   

6.
最近,我发现学生特别怕写家庭作业。每每布置作业,总能听到学生说:“老师,能不能少一点.或不要布置。”我个人觉得布置的作业挺少的,为什么学生还是厌烦写家庭作业呢?众所周知.家庭作业是巩固当天所学知识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如何让学生由怕写作业到自愿完成作业甚至享受作业呢?本人就作业设计方面做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7.
曹洪玲 《山东教育》2003,(25):17-18
像往常一样,我又给同学们布置家庭作业。“同学们,今天我们的作业是把第十课的生字生词……”“带拼音写两遍。”我的话还没说完,同学们便齐声高喊。接下来就是一片吵嚷声:“又是这样,我早就会写了,还写!”聪明的班长张杰并不介意我的存在:“会写了,不会再写一写,巩固巩固嘛,显能!”嘴快的陈岩,耳朵也灵,接着话茬就来了一句:“就是,写两遍怎么了!”一向为老师利益着想的徐立强不失时机地补充着:“写就写,这不简单,抄抄就万事大吉了。”真有的同学已经动笔写了。“老师怎么总布置这样的作业!”班里不太喜欢说话的张琳琳和耿艺菲也在小声地发…  相似文献   

8.
一、语文作业要强调“质” 针对语文作业种类繁多的问题,我首先做出归类分析,按它的功能划分,把生字本、抄词本合成一项,这些作业基本上都是字词的认知训练,可以集中在一个本子上,字词每个写两三遍。有人问:那么少的量,学生能记住吗?其实,学生能否记住,跟他写多少遍的关系不大,有的学生记忆力好,或记忆方法好,  相似文献   

9.
开心 《小学生》2006,(7):67-69
老师的话 一天下午,我布置小朋友回家在2号抄写本上抄写第22课生字。 放学后,忽然电话铃响,是一位家长打来的:“陆老师,今天你没把2号本发下来,小祺做不了作业了。”怎么可能?我每天批完学生的作业本都及时发下去的。于是我说:“2号本我批完就发下去的,她找不到,写在别的本子上好了。”  相似文献   

10.
每次布置作业,总能听到学生小声嘀咕:“唉,又是写、背。”“又得干一两个小时!”可对于课后练习中的课外实践活动,学生一般都自愿完成。想到自愿,我突然灵机一动,何不让学生自己给自己布置作业呢?学完《小狮子爱尔莎》一课,我问学生:“学完这一课,你们想做些什么?”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我一定要找这本书看一看。”有的说:“我养过小猫,我想把养猫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听。”一位作文写得比较好的学生说:“我想把课文中感人的句子摘抄下来,写作文时用得着。”两个同桌的调皮孩子迫不及待地说:“我们悄悄商量过了,下课找几…  相似文献   

11.
邻居家的孩子在楼下写作业。妈妈正在给孩子听写生字:“词语、词语、文明、文明……”我从旁边路过。妈妈有事让我代替她看着孩子学习。于是,我拿起课本,就从听写任务的最后一个词开始读起,孩子一脸茫然的看着我,我读第二遍,他更茫然了,我接着读第三遍。孩子轻轻的对我说:“不是这个。”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深化改革指明了新的航向,也引导我们提升了语文作业设计理念。以前布置作业总是让学生整段整段地抄课文,一遍又一遍地抄写生字,不管学生程序,作业总是“一刀切”,缺少选择性,  相似文献   

13.
学完课文《秋天》,像以往一样,我把听写本发给学生,说:“老师先给大家一分钟复习生字新词。”学生很快翻开了书,但是大多数学生只是把生字新词读了一遍,有的甚至只是看了一遍,便胸有成竹地拿着笔等老师来报生字新词。可我却说:“今天请同学们自己把这些生字新词默写在听写本上。”话音刚落,学生先是楞了一下,随即便写了起来,  相似文献   

14.
新学期开始了。这天,李丹准时接到了邵宇。邵宇显得特别的高兴,他高举着一杆黄绿相间、中间有一个硕大的“让”字的小旗。队伍刚解散,他就连蹦带跳、嘻嘻哈哈地冲着妈妈跑来:“妈,你知道吗?”他大声叫着,好像故意也让其他家长听见似的:“我们的作业在学校已经做完了。”李丹马上反应过来:“哦,对,‘减负’了是吗?”邵宇根本没有听妈妈说什么,还一个劲地说他的:“原来一个生字写八遍,今天改了,一个字才写三遍,一会儿就写完了。”看到儿子高兴,李丹当然也非常高兴。俩人一路笑着回了家。进了家,放下书包,邵宇便脱口而出:“妈妈,我干什么呀?…  相似文献   

15.
《中彩那天》是人教版第五册一篇新选的记叙文。文章通过父亲解决“道德难题”告诉学生:“诚实+信用=财富”这一道理。备课中,我对本课作了如下教学设计:一、略读课文,初知文章大意首先板书课题,从解题入手:同学们知道彩票吗?什么叫“中彩”呢?如果你家中了头彩,你和你家人会是怎样的心情?可是文中的父亲中了彩之后,却没有一丝喜悦,为什么呢?在学生轻读课文,克服生字词障碍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让学生标画出哪些自然段是写中彩“那天”的事情的;哪些自然段写的不是中彩“那天”的事情。学生带着问题略读课文…  相似文献   

16.
我上学时所受的教育是传统的应试教育,每天都要抄几页的生字,做几十遍的数学题,经常累得手疼。后来,我做了老师,重温了那段上学的岁月。虽然我尽力少布置重复性的作业,可是,无奈与枯燥还是写在学生的脸上。  相似文献   

17.
思考之一:语文作业的目的是什么 作为语文教师,为学生布置一定的语文作业是基本工作之一。但在一般教师的眼中,布置作业实在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事情了。让学生抄抄生字、背背课文;找一本练习册,让学生从某页做到某页;再或者,让学生自己回家预习课文;今天心情不好,多布置两页;明天没时间,让课代表代劳;后天感到没什么可布置的,干脆没有……但当我们追问“为什么要布置这些作业?布置这个作业目的是什么”时,有的老师却往往茫然。如此布置作业,又能起到什么作用?任何事情只有目的明确,才能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18.
翟晓芳 《河南教育》2005,(10):45-45
昨天布置了一篇短文,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并做文后的几道题。今天上午一上课我就问:“完成作业的同学请举手。”“刷”,全举手了,我很高兴。又问:“谁能说说短文写了什么?”这回和刚才完全反了,全班学生竞没有一个人举手。我疑惑了:“你们不知短文写什么,怎么做的题?”“我是抄的答案。”一个同学大声回答。  相似文献   

19.
一次,我正在布置作业:"每个生字写5遍."就听有个同学小声说:"都会写了,还让写!"我没说话就下课了.在班会上,我提出一个问题让大家讨论:老师应该怎样留作业?一个平时思维活跃的孩子发言了:"老师,您平时教的生字,我在课上就记住了.可我的字总写不好看,我能不能不抄生字,自己练练字?"经他一说,大家立刻七嘴八舌地说起来:有的想少抄生字多练口算;有的却想多练朗读;还有几个同学要挤出时间写观察日记……看着孩子们兴奋的样子和期待老师认可的目光,我感动了--八九岁的孩子也有自己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呀!  相似文献   

20.
“今天晚上写一篇日记。”通常语文老师都是这样布置日记作业的,学生们听到这样的作业时常会叹口气:“哎!又是日记。”日记属自由习作,指不加任何限制让学生练习写自己最熟悉、最感兴趣、最爱写的。这种练习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作文兴趣。可为什么学生们却不感兴趣呢?我想,原因出在老师设置日记的漫无目的和缺乏技巧上。如何设置才能让学生爱写日记,会写日记呢?在日常教学中,我主要采取以下三个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