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性学习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以培养今天的学生能适应明天社会的需要为己任。语文学科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语文学科领域和现实生活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语文知识技能,培养学习态度、研究意识、实践和创新能力。整个语文学科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像一般语文学科课堂教学活动那样,以施教者的身份存在,而是扮演引导者角色,这样就更能凸现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那么,语文教师又如何“引导”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课题研究形式的研究性学习,其起始点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为问题研究学习的载体——“问题”,它主要来自于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社会活动以及学生原有的生活体验与课文的知识、情感碰撞而产生的困惑。因此,要从  相似文献   

2.
李之龙 《广西教育》2012,(38):25-25
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的研究性学习,正日益成为新课程背景下的重要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的实质是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之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研究专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开展地理专题的研究性学习要从学生的经历和体验出发,选择与其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课题。课题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的实践,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有利于实现“亲历实践,深度探究”的目标,有利于帮助学生认识现代社会中各种生活现象的地理原因,理解不同生活方式的地理背景,正确鉴赏各具特色的人文地理景观,增强“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  相似文献   

3.
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 )》指出 :“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 ,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 ,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为适应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从 2 0 0 0年秋季开始 ,在新教材中出现了“研究性课题” ,为研究性学习的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就对高中化学教材的“研究性课题”的分析 ,谈谈学生能力的培养。一、以社会生活现实为背景 ,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在高中化学三册教材中有 1 4个研究性课题 ,在这些课题中涉及环境污染问题有 3个 ,如“…  相似文献   

4.
语文学科要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必须立足于教材,从中选择最有价值的问题进行研究,把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结合起来。课题确立具体可从单篇课文、多篇课文的综合或比较,课文的拓展性等方面去研究。一般应遵循自主性、实际需要和可行性原则。  相似文献   

5.
生物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目前研究性学习大多采用课外兴趣小组的形式进行活动,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中确定课题开展研究。课堂是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主战场,生物学作为自然科学中的一门  相似文献   

6.
林新红 《教师》2011,(18):66-66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高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语文学科领域和现实生活情境中,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与高中语文学科的问题相关联的专题,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表达与交流等类似科学研究的探究活动去研读课文等语文现象,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调查了解社会、深入研究、应用知识、获得知识技能、培养学习态度和研究意识的一种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7.
当今社会 ,知识信息迅猛发展 ,各种资源层出不穷 ,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信息化的社会赋予小语教学的新使命。对此 ,小语修订大纲指出“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 ,通过教师的指点 ,围绕重点问题展开讨论 ,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崔峦同志也特别强调“适应时代 ,要在思想上重视 ,在教学中落实 ,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加工、运用信息的能力”。特级教师周一贯说“研读 ,正在成为阅读教学的时代趋向”。那么 ,在语文学科课堂上 ,我们应该如何营造研究性学习的人文空间、凭借课文开展研究性学习呢 ?一、研究主题———尊重差异 ,突出主体研究性学…  相似文献   

8.
“寻访如皋长寿食品”是如皋初级中学利用如皋市“长寿文化”课程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活动之一。作为一门基于生物学全开放性研究性学习课题,唤起了学生学习生物、探究如皋长寿文化现象的热情,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有利于学生了解绿色食品和食品安全方面的有关知识,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相似文献   

9.
我校在开设研究型课程的同时,把研究性学习的理念融入到所有学科,语文学科倡导“长作业”,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所谓语文“长作业”,实际上是学生个人有关语文学习的小型课题研究,它是语文课内学习的有效拓展,也是语文学科对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种积极的应答。“长作业”的题目可以是教材中某些内容的延伸,也可以是学生在课外阅读或在整个社会大课堂里学习语文所碰到的某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高职语文开展研究性学习时,课题选择存在着两大误区,分别是:无限扩大课程的外延,课题选择脱离语文学科范畴;过分强调课题的研究功能,课题选择过于艰深。选题是研究性学习成败的关键,高职语文研究性学习选题应遵循四大原则,分别是:学科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兴趣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  相似文献   

11.
语文研究性学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较好地整合知识和能力,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信息能力、创新能力等。本文从四方面浅谈了开展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取得的初步成效。一、在教材中发现课题进行语文研究性学习;二、在活动中发现课题进行语文研究性学习;三、在生活中发现课题进行语文研究性学习;四、利用网络,拓展研究时空。  相似文献   

12.
胡中方 《培训与研究》2009,26(10):107-109
高职语文开展研究性学习时,课题选择存在着两大误区,分别是:无限扩大课程的外延,课题选择脱离语文学科范畴;过分强调课题的研究功能,课题选择过于艰深。选题是研究性学习成败的关键,高职语文研究性学习选题应遵循四大原则,分别是:学科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兴趣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  相似文献   

13.
研究性学习 ,是近年从国外引入的一种旨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新的教学方法。从广义上讲。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泛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从自身与社会中选择研究的课题 ,以类似科研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主动探讨问题的学习。从狭义上讲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实践性的教育活动 ,这种“实践”指的是一种学习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 ,“研究”是一种引导学习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手段 ,而不是目的 ,更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要学生发明创新。目前“研究性学习”这种新的教学手段正为不少教师在教学中自觉地进行运用 ,并收到了明显…  相似文献   

14.
语文学习中,如果开展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课题的研究,一方面能使我们加深对课文的题旨、情趣或章法的理解,另一方面又能培养我们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要善于发掘课文中的研究性因素,充分利用课文来开展研究性学习。那么,该如何去发掘课文中的研究性因素呢?总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从课文的历史文化背景处发掘。有些课文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有时要真正弄懂一篇课文,必须了解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这就是所谓的“文”与“史”不分家。如《六国论》中“六国破灭,弊在赂秦。”作者提出这一观点的用意…  相似文献   

15.
一、“语文研究性学习”中存在的误区语文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 ,现已全面走进我们的课堂。可是 ,一些学校在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时 ,未能考虑到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 ,对研究性学习缺乏系统的认识 ,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过分追求“自主” ,不关注研究过程。一些教师为了突出学生“自主” ,不介入学生的研究 ,完全放手让学生去做 ,自己只做一个旁观者 ,至于学生选什么课题 ,采用什么研究方案 ,如何实施研究方案等一概不管。使得研究过程呈现“放羊式”的自由化状态。2 .只重表面…  相似文献   

16.
黄芳 《科学教育》2006,12(2):44-45
语文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的学习方式,现已全面走进我们的课堂。但是,在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时,一些老师未能考虑到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对研究性学习缺乏系统的认识,忽视了教材自身的研究价值,使得教材中一些极富研究价值的课题较少被关注;即使对课文进行研究,教师要求学生研究的也大多是单篇课文,而很少要求对多篇课文进行综合性研究;不善于指导学生学习教材后继续去研究教材.针对以上现象,笔者认为,中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开拓教材的研究价值。笔者从事初中教学十几年,对H版教材颇为熟悉,认为文言文教材中有许多极富…  相似文献   

17.
随着21世纪的基础教育改革,研究性学习的理念迅速融入了语文学科领域中。语文课程改革,学生学习发展,教师专业成长也全方位的呼唤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但是,语文研究性学习在实践操作中遇到了多方面的排斥,一些关心语文教育发展的人士对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潜在价值认识得还不够。本文从“研究性学习”、“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一般描述入手,全面论述了在语文学科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从学习方式的角度看,研究性学习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人们谈论的研究性学习主要有两种指向:一是指研究性学习课程,二是指研究性学习方式。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它是渗透于学生学习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之中。作为一种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为了使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展开而提供的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也就是在课程计划中规定一定的课时数,以便有利于学生从事“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课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一、课题的选择是数学研究性学…  相似文献   

19.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课题设计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共同构成“综合实践活动”,现已作为必修课程列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研究性学习可以增强学生与社会发展的联系,它将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培养创造性人才提供时空上的保证。一、语文学科研究性学习的特征语文学科研究性学习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主动探求问题的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  相似文献   

20.
一、正确认识研究性学习是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基础 1.弄清概念研究性学习广义的理解是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狭义的理解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现象、社会和自我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高中阶段的研究性学习主要指狭义的理解。人们谈论的研究性学习主要有两种指向:一是指研究性学习课程,二是指研究性学习方式。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它是渗透于学生学习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之中。作为一种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为了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展开所提供的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也就是在课程计划中规定一定的课时数,以便有利于学生从事“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课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