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汉语引用英语原词现象日益增多,这是语言的一种融合现象,存在于世界多种语种中,它有利于世界化交流和不同国家、民族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汉语是中国语言的同义词。 汉语是世界上最有个性,最需要费力气去学、去练、去体味的语言。 由于“个性”,由于“费力”,内含的优质、劣质往往同在。关键是怎样很客观地承认它的优质,怎样去冷静地识辨它的劣质。最终的目的又是如何使它的优质转化为优势,如何使它  相似文献   

3.
2010年2月6日,一项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网络媒体语言分中心、商务印书馆等单位联合主办的"汉语盘点2009"活动中,"被"字被网民票选为"2009年度汉语第一字".这里所说的"被"脱离了我们平常的词语运用,反映在大众传播学领域中,形成了一种"被"现象.  相似文献   

4.
金道荣 《文化遗产》2010,(1):134-139
本文从清代带满腔满味的"满汉语"的中介语现象入手揭示了有关老北京话与京味的前身,并为了证明本文的看法还解释了满语族所讲的"把"字句,即从阿尔泰语系的语言框架出发集中讨论了以《红楼梦》为首的"满汉语"中介语现象,直到《儿女英雄传》这种错误运用才大大减少,到了老舍时代,就几乎找不到语言的错误运用了,但是对于满腔满味渐渐变为京腔京味的过程很少有人注意,老北京人自己也不知道其来源,只不过无意识地人云亦云而已。研究结果显示"把"在北方汉语中占有主导地位的原因与阿尔泰语系语言长期接触而错误运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的框架希望能够帮助解释汉语史上存在的特例或者特殊语法的现象,还希望能够帮助让外国人更好地理解汉语本身的特点和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5.
杜晓莉 《新闻界》2005,(5):146-146,111
一、媒体语言中的“洋泾浜”现象 媒体是交流、传播信息的工具,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外加港台语言习惯的影响,我国大陆地区的媒体语言中夹杂外语词的现象不少,这些外语词或者以外语拼写形式的本来面目出现,或者以汉字记音的方式出现.本文要讨论的是那种以汉字记音的方式出现的外语词.我国的媒体语言以普通话为基础,间或夹杂一些穿着汉字外衣的外语词,可以说是新时代的“洋泾浜”。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近十年来,时尚类杂志异军突起,它们的销量之高,效益之好,令其他杂志难以望其项背,《时尚》、《新周刊》及《城市画报》等便是它们的代表。由于其目标受众主要是新兴的城市“白领”阶层,因此也有不少人称之为“小资刊物”。时尚类杂志的兴起,为我们研究受众细分理论提供了一个样本。这类刊物有着自己独特的形式和内容,它们从无到有,从只现身高档社区、高级写字楼到遍布于街头巷尾的大小书摊,呈现一派繁荣气象。那么,这些时尚类刊物得以产生与繁荣的土壤是什么?它们的传播实践有何独特之处呢? 一、媒介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受众细分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7.
李俊华 《兰台世界》2012,(16):79-80
在语言的接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某些成语,现在人们普遍使用时所传达的内容与它们本来所指有一些差别。这种情形在语言中较多地存在着,探索其间的演变轨迹对于汉语词汇学以及语用学等都是很有意义的。本文试以"梦笔生花"为例试作辨析,希望能起到引玉之砖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汉语人名凝聚了汉语语言和文化特征,这些特征应该在汉语人名的翻译中尽可能地得到保留,然而在翻译实践中汉语人名英译状态却非常混乱.造成这些混乱的原因既有对汉语语言和文化的误解,也有我们在向外推广自身文化时的不自信.编辑实践中应重视汉语人名英译工作所存在的问题,梳理和探讨汉语人名英译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龙德才 《大观周刊》2012,(36):189-189
热词即热门词语,热门词的产生正好验证了‘语言是时代的产物’这一观点,时代造就了语言,语言在表达着时代、描述着时代,语言是时代的一面镜子,热门词作为一种词汇现象和语言,它是时代的符号、也是时代的声音。所谓热词,即热门词汇,是最流行的时尚语词,它不仅新鲜,带劲,充满活力,而且更主要的是它反映了时代特征,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一个时期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的同时,文化也同步了,西方的疯狂时尚和消费主义也渗入到国人的思维方式中来。本文通过对Lady GaGa、时尚、疯狂的分析来看当今社会的时尚现象,探讨人们对于时尚的疯狂及时尚的本质,并对当今中国的时尚消费给予反思。  相似文献   

11.
情报检索语言“标引偶合”现象是一种普遍现象,作者对这种现象的原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将其运用于情报检索语言词汇对应关系的研究及情报检索系统或检索工具查全率和查准率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新闻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深入研究英汉语新闻标题的语言和修辞差异,有助于促进新闻英语和新闻翻译的教学。本文从语言和修辞两个方面对英汉语新闻标题进行了比较,旨在更深入认识新闻英语的语言特征,并更好地欣赏新闻英语中的修辞韵味。  相似文献   

13.
如果以1980年2月《时装》创刊为发端,中国时尚期刊已经走过了近30年的发展历程。但在近30年中,中国时尚期刊市场一直呈现出阴阳失衡的现象:女性时尚期刊一路高歌,风潮迭起;男性时尚期刊曲曲折  相似文献   

14.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作为标准语音的,这当然要排除北京话中不合规范的土语土音。但北京语的语音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它的自然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新的语音现象,有的可能被普通话所承认,作为新的规范,有的则可能被视为土语土音,弃而不取。这时普通话的标准性和汉语规范化有不可忽视的关系。电台  相似文献   

15.
在汉语学习者日益多元化、学习需求多样化的背景下,建设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的小语种汉语教材、不啻为进行汉语教材改革及突破、开拓海外市场、让汉语教材走出去的一条捷径。本文在分析小语种汉语教材建设与出版的背景及所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小语种汉语教材建设不是简单的语言注释问题,更要加强其本土化、个性化,为各个层次、各种类型、使用各种语言的汉语学习者量身定做。  相似文献   

16.
目前,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在通过报纸或网络了解新闻时,通常是先看标题.然后决定是否看详细内容,所以,新闻标题就显得尤其重要.要想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标题除了要准确,还要新颖,这时候,社会上流行的时尚语言就会进入新闻标题.本文主要从类型、表达作用等方面考察新闻标题中的时尚语言.  相似文献   

17.
汉语新词的发展深受英语的影响。英语主要通过直接使用、汉译、英汉词汇结合使用、语法渗透等途径影响汉语新词的产生和发展。受英语影响而产生的汉语新词又具有义类广泛、简洁方便、生动时尚、委婉含蓄等特点。汉语新词中的英语元素让我们更加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和动态发展的特点。同时,在使用这类汉语新词时还要注意规范化问题。  相似文献   

18.
当下广播电视中的语言传播注重对时尚的观察与跟随,这一现象是值得肯定的。在大众文化影响日益深入的时代,跟随和引领时尚是语言传播利用大众文化传媒的特长保持和强化语言传播时代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语言传播的时代感要求语言传播要体现时代氛围,折射时代发展轨迹,体现时代精神,引领时代潮流。广播电视语言传播需要有时尚意识。但是在当今的语言传播的现实之中,存在着时尚意识价值偏移的倾向,应该引起业界从业人员和研究者的重视。这种偏向表现在:一、时尚价值判断缺失时尚是易变的,它能在一定时期内造成一种社会依赖性,这就需要传媒…  相似文献   

19.
担心字母词汇威胁了汉语纯洁性的背后,更迫切的,是怎样在既定规范与现实使用的张力中,以一种开放的心态,使汉语保持独立而健康的发展曾被认为是第一部确定现代汉语词汇规范的《现代汉语词典》(下称"现汉"),在历时5年的最新修订之后,却被举报为"违法"。举报者言辞激烈,称其"从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这一根本搞乱汉语汉字""这是汉字拉丁化百年以来对汉字的最严重的破坏,这是一场历史空前的汉字大动乱""这是一场自毁长城的文化内乱,是中国文化空前的大灾难""中华汉字文化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等等。  相似文献   

20.
由"谢朝平事件"到宜黄拆迁事件,再到"李刚门",网民围观的范围已然伸向了政治权力领域,出现了网络时代的"围观政治学"现象。本文从布迪厄的实践语言理论出发,分析语言在网络时代围观政治过程中从开始、冲突至事件消解过程中如何发挥作用,以及在事件发生过程中,当事者、围观群众与事件处理者是如何达成"合谋",最终消解群体性事件的。认为网络时代的"围观政治学"现象,是一种政治的进步,同时也是新媒体时代舆论监督的一种有效手段,应给予积极肯定与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