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近年来,各种媒体的医药广告用语有了很大进步,但媒体医药广告用语普遍存在言过其实、庸俗化、破坏汉语规范、不适当地使用专业词汇、滥用模糊语言等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两点对策:一是应将准确性与生动性更好地结合;二是恰当地使用医学专业词汇.  相似文献   

2.
高卫华 《新闻界》2007,(4):62-63
报纸的新闻传播语言兼具书面语和口头语的综合特质。其运用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用词不准确,用语不规范、不严肃、不严谨。媒介语言,可以在社会上形成一种无形的文化导向。因此,准确规范、清晰畅晓地运用语言进行新闻传播和文化传播,是记者的基本功,也是记者的职业责任。  相似文献   

3.
利用调查研究、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宁夏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开通运营情况以及微信服务的特点进行调研分析。研究发现微信公众号存在开通晚、关注度低、图文发布频率偏低、微信平台运营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微信服务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因而建设性地提出宁夏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提升策略,如:规范微信平台管理、加强制度建设;打造本馆微信服务特色栏目;传播本校特色资源及宁夏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优化微信平台功能,嵌入电子资源和学科服务项目;全方位推广微信公众号等。为宁夏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建设、微信服务水平提升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电视节目用语肩负着信息传播和语言示范的双重职责,从语言规范的角度审视吉林电视节目,透过其用字用语失范现象,寻找媒体语言失范产生原因及解决策略,有助于提升电视节目传播质量,更好地实现其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5.
范玥 《新闻世界》2014,(6):286-287
微信的便捷性和随时性加速了信息传播的速率,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充分享受了集视觉和听觉于一体的感官体验。而微信的广泛应用,也为针对留学生的汉语教学提供了新的理念和教学方法,同时也为留学生的汉语学习提供了更为多样化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肩负着传播先进文化、传递时代之音、弘扬民族精神的职责,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要规范用语,同时在媒介融合下创新语言。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语言表达规范的体现,论述了播音主持的自我规范要求,提出了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语言的规范和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7.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应该杜绝语言暴力,减少不规范的用语,使用规范化的新闻语言,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上,全面准确地进行信息报道,减少因语言暴力带来的"次生伤害"以确保新闻的规范化传播。  相似文献   

8.
李嘉全 《新闻三昧》2005,(11):26-27
“MM”、“恐龙”、“粉丝”可能将成为课堂上禁用的教学用语。在上海市人大常委会议审议的《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字法〉办法(草案)》中规定:汉语出版物、国家机关公、学校教育教学不得使用不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规范的网络语汇。用法规来规范语言使用,将网络语言纳入法制化轨道,这个国内首次将规范网络语汇行为写入地方性法规草案无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当今,网络语言已经成为新媒体时代的特点,网络语言具有传播内容独特和具有时代气息的特点。网络语言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具有时代特点,可以丰富汉语词库、增加语言使用修辞;另一方面,过多使用网络语言会对现代汉语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冲击。所以,新闻媒体在使用网络用语的时候,一方面需要采取谨慎的态度对待大量出现的网络新词;另一方面要对网络新词进行慎重的取舍,使新闻媒体主持人对网络语言的使用更加丰富和规范,成为新闻传播语言用词的新鲜活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2014年兰州市自来水苯超标这一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为例,分析微信这一新型的传播媒介的地位和作用,并对该传播媒介的负面影响以及不利因素进行分析阐述,最后提出引导和规范微信传播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王静 《新闻爱好者》2011,(10):112-113
本文从传播表达方式、传播技巧、语言构词规范及传播批判等多角度深入分析淘宝流行问候语"亲",并挖掘出该用语背后隐藏的传播动机及其所掩盖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真实,是新闻的第一要素。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是对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体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新闻的真实,包括新闻事实的准确无误和新闻用语的准确规范。撇开新闻事实不谈,目前,经常可以发现,在各类媒体上频频出现一些不准确不规范的用语,其中涉及一些法定用语。这不但会降低新闻的价值和合法性,而且会误导受众,造成以讹传讹的不良后果。因此,在新闻报道中一定要规范法定用语。  相似文献   

13.
舒格兰  王勇 《新闻爱好者》2011,(20):112-113
本文从传播表达方式、传播技巧、语言构词规范及传播批判等多角度深入分析淘宝流行问候语"亲",并挖掘出该用语背后隐藏的传播动机及其所掩盖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微信建构的熟人社交平台,依托智能终端,借助互联网,用户发展迅猛,吸引了不少广告。本文通过分析微信特点、微信广告形式、微信广告传播力及微信广告传播瓶颈等问题,对微信广告传播和发展进行探讨,最后提出微信广告发展的几点建议,以期实现微信广告传播效果的最大化,构建广告传播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高迪 《新闻传播》2013,(8):185+187
解决电视节目用字用语不规范问题对于改善社会风气、提高人民群众文化水平、促进普通话推广、增强各地区的文化交流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做好这项工作是符合国家政策要求,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基于此,以吉林省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电视剧中用字用语不规范问题为例,探讨这一情况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6.
《新闻界》2017,(8):46-52
本文以2012至2016年"汉语盘点"活动评选出的50条"年度网络用语"为研究样本,运用定性的研究方法考察网络语言在传播过程中发生的意义变异,并从模因论角度切入,分析年度网络用语的强势模因特征。研究发现年度网络用语在保真度方面出现"失真",外形呈现模态衍生的趋势,意义上发生变异。意义变异主要通过新建所指实现,并在与传播形态的互动中发生转向,进入大众传播语境的网络语言的意义被纠偏扶正,主流媒体话语在转为网络语言时意义更倾向对抗。  相似文献   

17.
微信公众平台作为新型信息的传递方式,具有出版周期短、互动性强等特点,利于信息的有效传播.文章调查了汉语国际推广领域的官方类、高校类、个人类共十三个微信公众平台,从功能定位、菜单设置、信息类别、活跃程度、传播程度五个指标进行分析,得出微信公众平台在信息传播中的优势及需改进之处,以期从教师发展的角度推动汉语国际推广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络用语出现在报纸上,而一些网络语言让人难以理解,甚至会对年轻读者在汉字结构、汉语语法方面造成误导,让他们养成不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坏习惯。本文通过网络语言经常出现在报纸上带来的弊端,指出报纸版面应该尽量避免或少用让人理解起来晦涩的网络语言。  相似文献   

19.
鉴于大众传媒汉语中夹杂着越来越多的英文缩略词,国家广电总局要求所有媒体禁止使用不规范的英文缩略词,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汉语中使用的英文缩略词属于借词的一种,由于翻译缺失导致大量英文缩略词在大众媒体中的滥用。适当引导,合理规范,做好翻译工作,将避免英文缩略词对新闻传播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0.
网络语言为传统汉语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也对语言规范和社会心理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建立网络语言档案及语料库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它可以为推进汉语言与网络语言的融合发挥积极作用;尤其是可以对网络语言甄别归类,加以扬弃,正本清源,引导广大网民尤其是青少年自觉使用文明规范用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