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关于村民自治若干问题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民自治是农村村民依法自主地管理本村经济和社会事务的基层民主制度,它是伴随着我国农村经济改革进程而出现的村民自治管理模式,也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经过20多年的村民自治实践,这一基层民主制度逐步趋于完善,由于诸种因素的存在,影响和制约村民自治的发展。文章就村民自治的实践及内容加以探讨,并对影响和制约村民自治发展的若干因素加以分析,并提出一些完善村民自治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村民自治制度既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又是宪政制度的创新与民主政治的进步。村民自治是法治之下的由村民组成的“村共同体”之治,强调村民自治主体的宏观性、概括性与相对性。,村民自治的主体是集体行使自治权的全体村民,村民自治的性质是具有特定内涵的“基层自治”。基层自治的特殊性是自治主体在法律不禁止的情况下充分实现自己的权利,是在国家权力之外法律之下的权利自治。村民自治既不同于国家主权之下的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也不同于同一社会制度下国家权力有限让渡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相似文献   

3.
论村民自治发展的原则与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群众自治、直接民主、普遍平等、基层自主为主要原则和重要特征的村民自治,是中国农民创造的一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层民主制度,是对社会主义自治的创新与发展。基于村民自治的精神实质,村民自治的发展需要贯彻社会主义民主自治原则、民众认同原则、绩效原则等。由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国家治理体制的变革和政治制度创新等多种因素决定,民主化、制度化将构成未来村民自治发展的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4.
村民自治作为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的民主管理制度,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方向,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反映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特征,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发展社会主义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必须与时俱进,正确处理村委会与集体经济组织、基层党组织、基层政府和非正式组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村民自治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基层民主制度,其发展和完善的程度已成为衡量我国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标志。文章立足于我国村民自治的立法和实践,运用宪法与行政法的相关理论对村民自治的涵义进行阐述,分析了村民自治对我国基层民主建设的积极作用,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的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6.
摘要:村民自治是国家推进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措施,但现实状况却与民主构想相悖。文章通过分析山西省Y村村民自治的过程,发现作为村民自治发展较快的村庄,Y村村民自治中存在一些问题:村委会选举中家族势力渗透、民主决策中农民失利、村民无力管理村庄事务,需要从三方面完善村民自治:合理引导家族势力的影响、提高农民民主参与能力、完善村民自治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7.
加强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实地考察川南某乡村自治实践的基础上,侧重分析了现阶段村民委员会在乡村治理中的困境,提出了基层群众自治良性发展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村民自治30多年的实践表明农村村民自治是符合国情的基层民主制度,但实践中已日益突显一个重要的问题.即民主选举之后如何实现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可以称为是“后选举治理”问题。本文拟从推动农村基层民主管理的角度出发.纵览农村村民自治发展历程,分析目前农村村民自治的基本现状和面临的困境。诸如村务行政化趋向、宗派化问题和载体缺失问题,以求尝试提出解决相关问题的途径和思路。  相似文献   

9.
从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的角度来讲,完善农村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应该坚持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相结合,深刻认识村党组织领导下村民自治制度的内涵和特点。我们应以全体村民的民意为农村自治制度的权威基础,建立村党组织领导农村自治的工作机制,吸纳各类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参与,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运作,在某些行政管理体制和党组织管理制度方面进行大胆改革,构建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制度。  相似文献   

10.
推进和深化村民自治,加强基层民主建设,不仅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而且对深化农村改革,维护农村稳定,提高农村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切实推进经济发达地区的跨越式发展也至关重要。结合党的十六大报告的学习,回顾我国实行村民自治以来的历史,把握实施村民自治的历史趋势,需要我们对村民自治作进一步的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四川省南充市小龙镇村民的政治参与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笔者认为,要全面提高村民的政治参与水平,必须寻求和疏通“低成本”的参与途径,实现参与成本的理性“转移”或“置换”;“两手抓”,杜绝参与假象的存在;拓展农民参政的“权力”,关注农民政治生存状态;全面提升农民的参政能力。  相似文献   

12.
村民自治是我国在广大农村实行的一种最基层的民主政治制度,村民自治在实施过程中还面临诸多困境。要以民主、法治、公平等政治价值目标引领,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使之保持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村民自治从产生到制度化,对农村的社会生活各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但是,任何制度都离不开现实基层的制约。当前村民自治所依赖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和历史传统都制约了它发挥自身的优势。因此,必须深化改革,使民主铭刻于乡村社会的内心。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村民自治的理论内涵着手,分析了其在中国农村政治生活民主化、法制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村民自治这种特殊的自治组织产生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民主集中制的社会背景下,凸现出积极效应与消极影响的双重性。最后,针对村民自治组织的特殊表象,提出了一系列对于村民自治组织建设有推进作用的规范化举措。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学界关于村民自治对中国社会变动之影响的研究颇多,而对于村落社会结构对村民自治制度如何作用的关注较少.村落作为村民自治制度实施的一个基本载体,其结构要素对这一制度实施产生的功能作用如何直接关系到制度实施的成败,甚至关系到村落这个"小"社会系统的稳定与平衡.文章通过对东北4个村的一项社会学的实证调查后指出:在村落系统中,国家一村组织一村民这三个结构要素在村民自治制度实施过程中的功能作用极不平衡是导致本项制度实施容易流于形式的一个根本原因.并且,如果各结构要素的作用力发生激变,有可能导致村落社会系统处于极不稳定状态而失谐.  相似文献   

16.
村治变迁中的宗族命运--以普宁南阳山区的四个村庄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当前宗族的影响力状况,学术界有“复兴”论和“衰落”论两种不同看法。对南阳山区四个村庄的调查情况显示,该地区的宗族认同感尚存并能发挥一定的凝聚功能,但其影响力极其有限。所谓的宗族的“复兴”应该只是物质层面的宗族即宗族形式的复兴,“衰落”却是精神层面的宗族即宗族内核的衰落。  相似文献   

17.
农民跨区域流动是现代化过程凸现的普遍现象,国内外学者曾给予广泛的关注。本文试图对20世纪90年代中国农民的跨区域流动特点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村民自治对促进农村政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对村民自治在中国民主建设中的定位问题还有深入探讨的必要。文章认为 ,村民自治在民主建设中已先行一步 ,但它永远不是民主建设的全部内容 ,中国的民主成长更需要高层的民主建设 ,需要高层民主与基层民主的联动、协调与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9.
非自愿性移民从农村动迁到城市,户籍身份由村民变为市民,但这并不意味着村民就成为真正的市民。从村民到市民,要经历职业、社会规范、精神文化、价值观等一系列的嬗变。这一嬗变过程将是一个艰巨而又漫长的过程。只有在这些方面嬗变实现之后,村民才是真正的市民。  相似文献   

20.
非自愿性移民从农村动迁到城市,户籍身份由村民变为市民,但这并不意味着村民就成为真正的市民。从村民到市民,要经历职业、社会规范、精神文化、价值观等一系列的嬗变。这一嬗变过程将是一个艰巨而又漫长的过程。只有在这些方面嬗变实现之后,村民才是真正的市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