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身正为范,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人们经常说:“教师为人师表。”所谓“为人师表”,是指教师应该成为学生效仿的表率。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被后世誉为“万世之师”的他最早倡导以身作则,揭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道理。孔子的一生是“以身立教”的一生,受到学生的爱戴和尊敬。陶行知说过:“我们深信教师应当以身作则。”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由于腐朽思想文化的冲击,不少教师放松了个人修养,学生又怎么会尊重他们呢?这样一来,也就谈不上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了。所以,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  相似文献   

2.
自省与自律     
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教师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孔子一贯倡导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孔子说:“子师以正,孰敢不正。”教师要率先垂范,言行一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学生。如果言行不一,教育学生助人为乐,互相关心,自己却自私自利,对学生的困难无动于衷;  相似文献   

3.
也谈成人院校教师的为人师表王敏慧孔子指出:“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苏联老一辈领导、教育家加里宁更是重视教师的表率作用,他指出:“如果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留下痕迹。”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也是...  相似文献   

4.
一 (一)为人师表是教师的本色 西汉的杨雄说过:“师者,人之模范。”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方面,既是教书向学生传授知识的经师,又是教学生学会做人的导师。教师自身是教育的重要手段,教师是学生学习知识和学习做人的模样,是知识与美德相结合的以身示范者。纵观人类教育史,古今中外,为人师表一直做为教师职业的传统美德,为人们所赞颂,并为历代教育家发扬光九 春秋时代的孔子是我国最早将为人师表作为教师道德要求的人。他说:“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大力倡…  相似文献   

5.
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当代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而育人则是教师的根本。育人崇德,重在身教。只有以身立教,才能赢得家长、学生及社会的信任,才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光荣的称号。古今中外许多有成就的教育家既是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倡导者,又是身体力行的实践者。我国春秋时代的孔子在论述教师以身作则的重要意义和师表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时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充分地肯定了教师以身立教的重要性。教师是学生心目中…  相似文献   

6.
李斌 《教育艺术》2002,(11):40-41
孟子继承孔子的教学方法 ,并在自己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加以发展 ,提出了不少符合人类认识规律的教学方法 ,其中有不少至今还值得借鉴。孔子主张教育者必须“正身” ,即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他说 :“其身正 ,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又说 :“不能正其身 ,如正人何 ?”(同上)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这个思想 ,他说 :“大人者 ,正己而物正者也 ,”(《尽心上》)“其身正而天下归之。”(《离娄上》)大人物要端正自身 ,外物才能跟着端正 ,天下就会归顺了。由此出发 ,孟子主张教师首先必须端正自己 ,用正道教育学生…  相似文献   

7.
教师要讲究“师德”。什么是“师德”?古代教育家孔子认为:教师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爱护学生,关心青年;讲究教法,循循善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孔子比较全面地概括了师德的内涵。近代教育家徐特立说:“教师是有两种人格的,一种是‘经师’……一种是‘人师’。经师是教学问的,人师是教行为的。”这就是说:教师要把学生教好,而要教好学生,教师的知识能力和思想品质都应该有高度的修养。建国以来,党的政府都把师德建设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1997年8…  相似文献   

8.
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如何发挥好“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师德修养。 一、师德修养是时代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的职业道德对教育效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率先垂范,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对学生来说,无疑是耀眼的旗帜,是效法的榜样。教师职业中提倡的:“要以德化人,以智育人,以行感人,以理服人”,所指的德、智、行、理就是教师本身的道德情操、文化修养、政治素质和教育思想水平的表现,也就是教师教育工作中行为规范的总和即师德。 教师的师德水平对被教育者有着深、广、远的影响。这是因为师德的影响直接见诸于学生性格品质的塑造,而且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相似文献   

9.
小议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薇 《教育探索》2003,(5):93-94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教师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本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这一主题,即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优良传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由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的;以身作别、为人师表是教师重要的教育手段。  相似文献   

10.
陈炜杰 《师道》2011,(7):115-117
师者,范也。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早有古训:“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身正,不令则行。”班主任要想管理学生必先管理好自己,要以身作则,令学生信服。  相似文献   

11.
孔子从事教育40年,以“六艺”为教材,把“德行”列为四科之首,体现了他全面发展、德育首位的教育主张。由此出发,他全面阐发了为师之道,对教师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比较系统地提出了他的教师素质观。一、修己正身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他还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颜渊》)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指出:“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子路》)可见,要使学生身正行直,教师自己先要正身,身正行直是教师的首要条件。教师只有以身立教,率身…  相似文献   

12.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教师这一职业的最佳诠释.教师不仅要“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传道”,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学习的方法.江泽民同志说过:“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我想,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人师表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凡是不允许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教师能否起到以身作则的作用,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成败.  相似文献   

13.
朱少玲 《教师》2012,(2):50-50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每个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与学生产生着极大的关联,这就是无声路标的示范性。因此,教师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真正为人师表。  相似文献   

14.
大教育家孔子所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益的模范,是学生活生生的榜样。”“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神圣职责,也是教师最崇高的荣誉。说明教师的品德和素养是能否培养出好学生的重要前提,关系学生甚至国家的命运。  相似文献   

15.
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教师是否能爱岗敬业,决定着他是否能尽职尽责地教书育人,也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教师能否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尊重家长,廉洁从教,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形象、威信,也影响着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和对学生的感召力与教育力,从而影响教育效果。教师能否为人师表,严以律己,思想高尚,举止文明,直接影响到学生。因此,教师职业道德对教育对象具有极为重要的教育功能。一、教师为人师表的教育功能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明了教师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  相似文献   

16.
把握特点教书育人瞿谆教书育人抓稳立足点邓小平同志说:“教育全国人民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这四条里面,理想和纪律更重要。”教师是为“三个面向”培养“四有”新人。我们电大教师同样应做到教书育人,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多年...  相似文献   

17.
试谈身教的心理机制和应遵循的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谈身教的心理机制和应遵循的原则蒋士会我国历代教育家部十分注重“身教”,指出身教重于言教,提出了以身作则的教育原则。孔子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国外教育家对身教也有诸多论述.著名教育家加里宁在《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学》一书中说:“...  相似文献   

18.
朱道亚 《职教论坛》2002,(14):51-51
体育教学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方面有着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它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寓思想品德教育于体育运动之中,使德育教育具有广泛的实践性和渗透性。笔者认为体育教学中可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德育教育。一、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是思想品德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康德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当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发展,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可见,德育不是简单的说教,而需要言传身教。体育教师与学生有着密切的接触,在学生心目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如…  相似文献   

19.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师的全部工作实际上就是“为人师表”,也就是说应该把“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作为教师职业最基本的原则。何谓为人师表?对于这个问题,江泽民同志曾经作过最精辟的论述:“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那么,新时期的教师又该如何为人师表呢?笔者认为,从现代社会需求与教师的职业特征来看,新时期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应该体现在其“德艺双馨”上,即:“品德表率”和“知识表率”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师者,范也。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早有古训: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身正,不令则行。班主任要想管理学生必先管理好自己,要以身作则,令学生信服。我作为一名班主任,对此深有体会。老师的举手投足,衣着谈吐,对学生的习惯和行为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有些甚至是影响到他们的一生。曾经有老师说过,看学生的气质就能猜出是谁当班主任,这句话一点不假。因为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