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已越来越突出。新《语文课程标准》也对初中生写作提出了新要求: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作文,适应新形势新课标的要求呢?从作文教学的实践中,我深刻地体会到:走出课堂、体验  相似文献   

2.
刘红 《中学文科》2007,(11):68-68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学生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的要求,我们采用开放式教学,突破写作教学误区,给学生的心灵插上翅膀,闯出了一条新路子。[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文言文具有语言艺术,还有丰富内容,也有深刻思想内涵,形式、内容、思想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入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条基本原则。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新课标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如何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如何理解文章的思路是关键。文言文教学也应体现新课标"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发现生活中的丰富多彩,扑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新意地表达"等写作要求。如果孤立地进行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则谈不上深入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4.
陈献红 《中学文科》2007,(10):66-67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搞好作文教学,语文教学无疑成功了一半。但综观现今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普遍存在作文为应试而生;作文教学无计划性、无系统性;作文评改指导不得力。加上农村学生阅读面窄,知识积累少,作文水平普遍偏低等特点,使得农村初中生普遍对作文兴趣不大。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写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这一写作要求的提出,让我们对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有必要进行重新思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张忠民 《现代语文》2013,(9):127-128
《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作文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可见,写作是学生个性化行为的表现。语文新课标理念下的写作教学,教师要积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展学生自主写作的空间,引导学生从个性化表达入手,写出自己特色鲜明、风格迥异的文章。只有这样,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张扬,创新表达的能力才能提高。  相似文献   

6.
一、课例研究背景 写作是展示学生的个性化世界的最佳途径。语文新课标也为初中作文教学指出了明确的方向:“要求学生说真话。写作要感隋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然而,当前的初中学生难有闲暇体悟生活的酸甜苦辣,也似乎没有空间拓展情感的喜怒哀乐。  相似文献   

7.
一、课例研究背景 写作是展示学生的个性化世界的最佳途径。语文新课标也为初中作文教学指出了明确的方向:“要求学生说真话。写作要感隋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然而,当前的初中学生难有闲暇体悟生活的酸甜苦辣,也似乎没有空间拓展情感的喜怒哀乐。  相似文献   

8.
张小洋 《成才之路》2014,(14):28-28
写作教学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语文教师要努力培养初中生从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能力。让学生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生活即语文。生活有多大,语文就有多大。紧密联系生活,语文教学才有活力。新课标赋予了作文教学新的内涵:"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作文教学要通过设计、指导、评价等环节,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这样才能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写作素质,真真实实地提高写作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张菁 《现代教学》2008,(9):53-54
当前,作文教学的现状依然堪忧,学生害怕、厌倦作文的现象比比皆是。尤其是许多学生的作文言之无物、内容空洞,或脱离生活,或对生活理解肤浅,而学生作文缺乏个性已经成为当下学生的通病。《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写作教学中提倡个性化写作,这是个性教育在写作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个性化写作做如是阐述:“力求有个性、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对7—9年级写作阶段目标中的要求是“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这就给我们作文教学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现实问题:作文教学应如何开放课堂,走向生活,引导学生在与文体对话的同时.走向社会.走向大自  相似文献   

12.
曹永华 《现代语文》2009,(11):124-12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深入发展,初中作文教学必将有效体现语文新课标的要求,紧跟理性作文教学的步伐。语文新课标对写作作出了如下要求:强调表达学生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叙写丰富多彩的生活;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凸现个性,显扬人性。  相似文献   

13.
卞娟 《考试周刊》2011,(85):69-70
作文占据了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学生作文成绩直接影响了其语文成绩。《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中学生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然而,我们面临的现状却是:学生怕作文,教师怕判文。  相似文献   

14.
胡德方 《现代语文》2005,(6):106-107
众所周知,作为语文学科的重头戏——作文教学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关于第四学段写作目标明确要求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在“关于写作的教学建议”部分也明确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15.
《考试》2008,(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要求老师要指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而写作历来被多数师生认为难以创新,但是,如果语文老师能动一点脑筋,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及时抓住学生的写  相似文献   

16.
陈西川 《现代语文》2010,(5):146-146
语文新课标指出,写作应"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就为作文教学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达成这一目标,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学会感知生活,认识生活,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本质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人生、社会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生活化作文是学生习作教学必须选择的理念。  相似文献   

18.
贺昕 《华章》2012,(25)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面,《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作文教学要让学生在写作中“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本文从作文教学评价内容综合化的角度对作文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本质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人生、社会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生活化作文是学生习作教学必须选择的理念。  相似文献   

20.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已越来越突出。新《语文课程标准》也对初中生写作提出了新要求: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作文,适应新形势新课标的要求呢?从作文教学的实践中,我深刻地体会到:走出课堂、体验生活,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并加以正确引导,适时激励,将会很好地把学生引入作文成功的轨道上来。一、体验生活,勤观察,多积累在刚接任两个班级的语文课时,我也像别的语文老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