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扬明 《云南教育》2007,(6S):23-24
“我的发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语文一至四年级“语文园地”中一种训练形式(五、六年级为“交流平台”),人教版教科书编者对这一栏目做了创造性的安排。第一学段的内容由识字,初步了解字、词结构为主,第二学段转向以发现词、句、段、篇等语言规律为主,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思想,我们只有认真解读编写意图,才能用“我的发现”这一平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2.
"我的发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语文一至四年级"语文园地"中一种训练形式(五、六年级为"交流平台"),人教版教科书编者对这一栏目做了创造性的安排第一学段的内容由识字,初步了解字、词结构为主,第二学段转向以发现词、句、段、篇等语言规律为主,很  相似文献   

3.
蒋卉 《小学语文》2008,(1):111-115
一、教材编排意图 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我的发现”是自主学习方式的重要体现。承接四年级上册“我的发现”的编排特点,本册依然主要通过两个小学习伙伴对话的方式呈现学习内容。与一至三年级相比,内容由以前的发现字、词特点为主,逐步转向以发现句、段、篇的特点为主。教材共安排了八次学习内容,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了解一些语言现象,初步掌握一些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4.
曾桂花 《江西教育》2023,(18):22-23
<正>“长文”的篇幅长意味着教学内容的丰富。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往往是成正比的。笔者以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为例,从立足学段目标、依据文本特征、锁定语文要素、参考课后练习、结合学生认知五个方面阐述如何从这篇课文中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学习,落实“这一课”的教学。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语文教材有很多套,虽然教材选用的文本各有不同,但是一些经典的文本还是会被不同版本的教材选用,而且往往是在不同的学段。如叶圣陶先生的游记散文《记金华的双龙洞》,人教社小学语文教材编入四年级下册第3课,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入六年级下册第4课。不同文本相继选入小学语文课本,但却被安排在不同的学段、年级。这时我们能用同样的教学设计去给四年级和六年级的不同学段的学生教学吗?我们又该如何定位文本的教学价值呢?本文将以《记金华的双龙洞》为例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正>统编版语文教材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内容,既注重不同学段知识的梯度关系,又注重各单元内部的整体联系。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单元整体出发,在整体中着眼局部,有序推进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围绕“改变”主题编排了《大象的耳朵》《蜘蛛开店》《青蛙卖泥塘》《小毛虫》四篇童话。结合本单元每一课的课后习题(如下表),我们不难发现,编者除了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落实“借助提示讲故事”这一能力训练之外,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读”“演”“移”“编”能力,  相似文献   

7.
李一衬 《小学语文》2010,(7):98-100
一、教材解读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八个《语文园地》(以下简称《园地》或《园地×》中有一个固定栏目“我的发现”,这一栏目的编排,是为了鼓励学生自己探究发现,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特点及构字规律,掌握科学的识字方法。  相似文献   

8.
刘如燕 《广西教育》2014,(45):49-50
正关于"书面语表达"这个概念,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中,不同的学段有不同的表述:第一学段1-2年级为"写话",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为"习作",第四学段7-9年级为"写作"。这间接表明,在书面语表达的教学方面,不同学段有不同的要求。从新教材的编排上看,一、二年级语文教材以识字、阅读为主,语言表达以"听说活动"的形式呈现,注重培养听和说的  相似文献   

9.
<正>第二学段的统编版语文教材中,基于生活并以观察为主的习作训练有19次,如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猜猜他是谁》,要求选择一名同学,用几句话或者一段话写一写他(她),而且强调不能在文中出现所描述对象的名字;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我做了一个小实验》,要求写清楚实验的过程。此外,该学段的想象类习作训练有7次,其中不乏依托生活想象的习作要求。如何引导学生在习作与生活之间多“走”几个来回,帮助学生用生活的钥匙开启习作之门呢?  相似文献   

10.
张瑞 《湖北教育》2023,(11):55-56
<正>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是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第一学段的教材文本以故事为主,教师如何通过教学故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呢?笔者认为,朗读是一个重要抓手。笔者以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的教学为例谈谈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1.
汤良菊 《教学随笔》2016,(8):109-109
小学语文低中学段的语文教学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脱节现象,特别是学段间写作要求跳跃性大,习作训练的脱节现象特别明显。从课本的编排来看,低年级语文教材以识字、阅读为主,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一直到二年级第二学期,课本中才出现了少量的书面表达练习,如写家乡的风景或特产,写熟悉的动物,画图写话,写写一学期的收获等,这样的“写话”,要求低,内容少,学生容易写,教师容易忽略。可是一进入三年级,教材一下子安排学生写“作文”,有写活动的,有记事、状物、写景的,包罗万象,几乎包含了小学作文的全部。就算是二年级的“写话能手”,也不适应教材这种跳跃式的训练,学生畏写问题严重。  相似文献   

12.
王芳 《天津教育》2021,(2):39-40
教师在进行复习检测中,一定要指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新课标》)的学段目标,但是学段目标囊括两个年级,要指向哪个年级、哪册教材,就要结合某个年级的教材,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语文新课标》学段目标进行分解细化,凭借分解细化的要求进行复习检测,以达到复习检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王琳 《湖南教育》2023,(8):69-70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学习任务群的安排要注重整体规划,根据学段特征,突出不同学段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求,体现连贯性和适应性。”新课标的这一变化体现了从以单篇课文为主的教学转变为站在单元整体高度进行的教学,从而建构促进学生完整学习的有效方式。为进一步落实新课标要求,在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对大单元、大概念、学习任务群、学习情境等进行梳理,尝试开展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4.
[案例]人教版课标教材语文一年级下册《两只鸟蛋》的教学片段教材中当“我”听从妈妈的话,将鸟蛋送还给鸟妈妈之后,有这样一句话:“我仿佛听见鸟儿的欢唱,抬起头来,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句中的“仿佛”一词是教学的重、难点所在。如果只是单纯地让一年级学生明白“仿佛”就是“好像”的意思,并让他们带着“仿佛”说句话,多数学生定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也有悖于学生是学习主体的理念。我在反复研究文本后,发现这里蕴涵着课文的主题——人与自然(鸟类)的和谐相处。于是,我将此处变成了一个小小的“研读课题”:自读课文后,小组讨论“我”是…  相似文献   

15.
陈昌发 《小学语文》2010,(1):112-113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宽带网”的教学。 【设计理念】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小学三年级正是学生们探究欲望特别强烈的时段。  相似文献   

16.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教学目标是开发教学资源和确定教学策略的依据。就词读教学而言,目标的确定有其共性和个性,“共性”即《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学段目标,“个性”即每组教材的编写意图及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共性要求教师从学段目标的角度出发。《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共有10条,依这组教材来看,最主要的有:  相似文献   

17.
进入第二学段,翻阅人教版语文教材,发现《语文园地》"我的发现"中并不像第一学段那样安排一些有关字词的基础内容。第二学段教材中的"我的发现"时常安排有词语的感悟、修辞的学习以及一些语法相关的知识。每次教学完一个单元,进入《语文园地》的学习,笔者总会在教学"我的发现"时惊奇地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我有幸聆听了江苏省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执教的苏教版五年级教材《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感觉这堂课真正是以“语文的方式”走“语文的路”。  相似文献   

19.
《今日快报》2001年4月9日曾刊载了这样一篇文章《“坐位”“座位”能否通用,小学语文教材有错误?》。文章说,一名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让学生分别用“坐”和“座”、“做”和“作”组词,并加以区别。有一名学生组词“坐位”,于是,同学们有的说错,有的说对,说错的同学称应该是“座位”;说对的同学称书本上是这样组词的,互相争执不下。为此,记者找到了新版六年制一年级语文课本(试用修订本),见到了习题中的“坐位”一词,并就此电话采访了该教材编著室的负责人。该室负责人称:“座位”和“坐位”两个词都正确,《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坐”与“…  相似文献   

20.
李会华 《小学语文》2009,(1):101-103
[教材分析]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紧密围绕本组教材内容,安排了“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等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