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模式举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相对于一般的地方课程而言,体现出鲜明的多元文化教育特点.以科目为主的地方课程模式,因其本身固有的局限,使得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难以充分发挥其独特的课程价值.以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目标为导向,应以参与、活动、探究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主,整合其他课程类型的"统合模式",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模式.  相似文献   

2.
药物合成反应课程是制药相关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专业基础课程,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所处的地域特点决定了其办学宗旨,即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各级各种专门人才.结合民族地区院校的办学特色与生源特点,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程教学实践中对所采用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3.
地方课程的开设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论述了地方课程的概念、地方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作用和意义,阐述了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有效实施地方课程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地方课程--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载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元文化教育是地方课程特征之一,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阶段,可以把地方课程作为对少数民族学生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载体。将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与地方课程理论相结合不失为地方课程理论研究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5.
转变教育观念 不断推进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义务教育体系中的重点和难点。课程改革能否在少数民族地区顺利推进,直接影响到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败。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育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基础薄弱,合格教师短缺,教育发展水平低。在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广大少数民族地区与全国其他地区几乎同时进入新课程,虽然其在课程理念、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评价等方面及时得到更新,但是所遇到的困难会比全国其他地方更加艰巨,出现的问题也相应地更多、更尖锐。问题由于受经费、教师、办学条件等因素制约,…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多元文化园本课程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补充更能关照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从深层促进各少数民族地区学前儿童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中交往交流交融,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培养学前儿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据泰勒原理与校本课程开发理论,在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双重性和多元文化教育的场域中,我国民族地区多元文化园本课程开发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目标。  相似文献   

7.
李萃哲 《教学随笔》2014,(8):20087-20088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长期以来采用的国家统一的课程设置显现了一些弊端,少数民族一直接受的是主流文化的教育模式,不仅不符合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也不利于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质量的提高,也不能很好的传承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按照国家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应积极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建设,形成适合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课程。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藏族地区,研究和开发校本课程对于更好地实施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传承藏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多元一体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地方课程开发彰显着教育公平的价值取向,地方课程的开发追求教育过程平等、教育结果平等的差异教育理念,可以弥补长期以来少数民族地区只注重入学机会平等的不足,超越入学率、巩固率的数量诉求,给边疆民族地区孩子创造一种高质量的“有用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学校课程政策经历了重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强调民族语文课程建设;重视乡土课程,强调乡土教材建设;强调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有机整合;强调双语教材建设和教学研究四个阶段,呈现出阶段性、有效性和发展性三个特点,促进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教育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反思我国少数民族学校课程政策的历史和内容,我国少数民族学校课程政策还存在对课程本质问题持续关注不足;政策制定中少数民族师生的意愿体现不足;对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的特点关注不够三方面的问题。今后关于我国少数民族学校课程政策顶层设计应充分关照教师、学生及家长的课程意愿;适当扩大地方和学校在课程建设中的自主权;以多元文化理论为指导,建立科学、合理的中国少数民族学校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0.
多元文化教育是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地方课程是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安顿各民族文化的理想栖身之所。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少数民族地方课程开发应秉持“一”与“多”、“他文化”与“我文化”、正式与非正式、继承与创新、统一与差异并重等基本原则,以达成“多元一体,美美与共”的文化和谐与自觉境界。  相似文献   

11.
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中存在着理论薄弱、认识模糊、能力欠缺等问题。少数民族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有效实施.必须获得相应的政策支持.提高教师的开发能力.注重咬流合作以达到资源共享。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开发地方课程资源.建立适应地方教育需求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2.
广西崇左市是典型的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确立多元文化课程观,建立实验学校,创建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共享信息库,用足用好各类资源,发挥教育行政部门的组织、协调作用,引入院校合作机制等是我国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3.
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中存在着四个问题:群众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供子女上学的能力弱;应试教育;教育经费不足、办学条件差、师资短缺;忽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发展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应以“多元一体教育”理论为方向,在改革中通过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传承民族文化,加强民族地区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4.
依据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和特点,探讨了其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的目的、原则和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设置应达到如下目的:既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又要继承和发扬广西各少数民族本身的优秀文化传统,促进民族平等;要为经济建设服务;要从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需要出发,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课程设置应遵循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适应与提高相结合、全国统一性与地方民族性相结合、继承与革新相结合、教学时间安排的灵活性等原则。在课程设置中要重点解决学制与课程设置、课程设置的类型与方式、多种语言课的设置等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及其政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地方课程是为了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的需要,由地方根据国家课程管理政策、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及学生发展需要,结合本地的优势和优良传统,充分利用本地的课程资源而自主开发并由地方管理的课程。我国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的政策、目标与内容等均有着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云南大部分高校是地处民族地区的地方高校,民族地区的地方高校区别于发达地区高校的明显特征是地处少数民族地区和拥有众多少数民族学生,这既是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发展的不利因素,也是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发展的有利因素。利用当地的民族文化资源和少数民族学生的优势确立本土教学方式,研究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发挥高校社会功能,开发民族民间产品,确立民族地区地方高校本土教学特色,以增强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及其学生的生存竞争力,并进一步保护传承民族民间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少数民族地方高等院校中开展宗教学课程教学很有必要。这对于少数民族地方高等院校学生了解现实国情、认识民族文化现状、正确对待民族宗教关系、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人文素质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对此,少数民族地方高等院校宗教学课程教学可以在教学内容、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民族文化传承,是文化全球化和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走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目标,主要是使学生在了解和掌握本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形成对本民族文化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内容包括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能力三个方面;途径主要有开发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以及加强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合作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除汉族外,有55个少数民族,据2000年初步统计,全国民族自治地方已有小学10万余所,中学1.2万余所,普通高校近百所,在各级各类学校就读的少数民族学生达1851万人,占全国在校生总数的7.5%左右,民族地区初等教育落后的现状是众所关注的问题,这种落后的现状既表现在民族地区农村对基础教育的支持薄弱,亦表现在基础教育对民族地区农村发展的作用不够,以及学校课程设置的不适当。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就课程设置方面,谈谈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路。一、正确理解校本课程的意义校本课程是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  相似文献   

20.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开设民族民俗文化课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的民俗文化教育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促进各民族和谐共处、构建和谐校园和维护地方社会稳定的需要。在少数民族地区改革发展稳定的关键时期,民族民俗文化教育将增进各民族学生对彼此文化的了解,促进民族团结,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边疆的热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