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武术的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回顾中国武术的传统分类方法和现代分类方法的基础上,从价值论视角对中国武术进行分类。认为:中国武术在当今社会背景下的价值形态主要体现为击技武术、技艺武术和养身武术。提出:价值分类法为中国武术提供可持续发展空间,使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武术的认识更加清晰,有助于其推广和传播。  相似文献   

2.
当代武术的责任与价值审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确认识当代中国武术的价值功能是关系到中国武术发展方向的关键问题。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在认识传统武术价值的基础上,对当代武术价值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武术承担着对中国文化继承的历史责任;武术展示了东方体育所特有的体系,在当代有着多元化的价值和功能;武术产业化的价值也在不断地显现出来;武术科学化对提升当代武术价值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方法,通过对中国武术国际化进程以及中国武术的分类进行研究,进一步阐述了中国武术的"奥林匹克"出路,首先应积极发掘、创设、恢复和推动器械对抗、骑兵对抗、模拟仿古军事武术、武状元N项比赛、功夫竞技等新的武术竞技项目。重新审视中国武术运动的文化定位,跳出西方人的框架,逐步打造出一个中国武术的"奥林匹克",旨在为后奥运时代中国武术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4.
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学方法,以"中国武术史研究"作为研究对象,对近百年中国武术史学术发展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首先对近百年来中国武术史研究进行了不同阶段的特征回顾:民国时期武术史研究的开拓与发轫、新中国成立初期至九十年代武术史通史研究的勃兴以及新世纪以来中国武术史通史、断代史及专题史的全面发展。其次分析了当今中国武术史研究面临诸如人才断层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缺乏史料整理、有些武术史重大问题或影响大的拳种史研究没有获得学界公认的成果、武术史学术研究欠规范及人才培养不足、武术史研究指导实践的能力不足;最后对中国武术史研究的走向进行了展望:武术史研究领域将不断拓宽与深化、武术史研究方法的多学科融合、武术史相关课程设置、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体系逐渐完善。  相似文献   

5.
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的国粹,风雨无阻,饱受沧桑,一路走到现在,可喜可贺.但武术在新时代的发展不容乐观,存在许多问题:外来体育的冲击和挤压、对武术本质的认识不清等等.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对目前中国武术所处的现状进行剖析,研究认为:中国武术的发展应处理好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的关系,搞好武术的继承工作,加强国际交流,促进武术文化的对外宣传.只有这样中国武术才能走出“尴尬”的困境.  相似文献   

6.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专家咨询、实地考察并结合中国武术分类研究等方法,对武当山区域内所有的武术活动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武当山这个特定区域内,武当武术应是一个综合的、概括性的广义概念。结合中国武术常见的分类方法,我们把武当山的武术活动划分为武当民间武术、武当军事武术、武当道教武术、武当武术流派,并分别对其进行了简要阐述,以使人们对武当武术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7.
具有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性质的义和团运动在其发展过程中,对于推动中国武术的普及和传承,促进传统武术文化的交流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而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则为扩大中国武术与西方的交流,加速武术体育化的过程,促进竞技武术的发展以及改变武术的功能与价值提供了契机。可以说,义和团运动是中国武术发展史上的重要分水岭。  相似文献   

8.
武术在千百年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总是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并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和环境中生存下来,是因为武术是一种肢体文化,其技击性、健身性、娱乐性决定其有着极强的社会适应性。武术发展到当今社会,包含着传统武术、竞技武术套路、武术搏斗(散打与推手)三种不同性质的运动形式,也正是有这三大武术运动形式支撑着当今社会的中国武术,形成中国武术之“三足鼎立”之势,并在未来较长的时期内共同存在与发展着。  相似文献   

9.
中国武术与国外同类项目相比,有其明显的特点和独具的功能,正确认识这些特点与功能是关系到武术发展的关键问题.文章把武术流派与其适应性、技击与其体用兼备、外在美与内在美等特点与功能相结合进行比较分析,揭示出中国武术的价值与魅力,使中外习武者更客观地理解和学习中国功夫,从而为推动武术的发展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学校武术是中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武术发展现存在着许多问题,应采取相应对策,以便极大地发挥学校武术在中国武术现代化中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传统武术理论这个庞大系统的结构,分析整体与分支学科以及各个分支学科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各学科产生、发展的规律及不断变化的分支学科的分类原则,以及构建层次。初步提出了“传统武术理论科学体系”构建模式。  相似文献   

12.
论武术套路的传统特性与奥林匹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分别从文化传统、武术民族特性、竞技体育精神三个维度对中国武术与奥运接轨问题进行探讨。认为:在传统文化的总体氛围中长期繁衍的中国武术,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特性:庞杂性、内倾性、竞艺性。武术文化内涵中竞争意识的淡化是它与竞争精神始终高扬的奥林匹克运动之间难以轻易接轨的主要阻碍因素之一。但是二者都具备教育与文化的价值,这为他们走向融合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最后提出了武术套路与奥运接轨的途径与思路。  相似文献   

13.
武术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其本身有很多值得学习的理念及教育价值。调查武术课中的武德教育在高校中的运用现状能够使我们更加了解武术武德教育的现状。本研究对5所高校选修武术课的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在认知水平上,对武术技术碑作偏重较多,对武德及武术礼仪认知较少,未形成合理观念;在课程教学方面,大学武术课对武德教学均有涉及,但未能形成较深的教学效果,需要加强内容及方式的设计;在自学方面,教师需要增加武术相关理论书藉及网络学习渠道的推荐。  相似文献   

14.
武术负载着中华文化的丰富内容和人文精神,折射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与精神气质。在当今文化全球化的影响下,对于传统武术的现代化转换迫在眉睫。本文从学校武术教育改革、大众武术规范发展、传统武术产业化以及国际化角度来剖析传统武术的现代化转换,为武术的可持续传承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针对当前中国武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从而提出:着力打造中国武术"网络化",拓展新型空间;着力打造中国武术"社会化",加深民族记忆;着力打造中国武术"生活化",服务人民群众;着力打造中国武术"世界化",推进文化入世,从而使得中国武术越走越踏实,实现武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16.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归纳分析法,从武术传播的相关概念与内容入手,在充分了解中华武术传播现状的基础上,对《武林风》栏目的成功运作进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进行分析,且剖析韩国跆拳道迅速成为世界性运动项目的传播途径及方法,并对两者进行深入的探讨,认为现代媒体与中国武术文化相结合,势必为中华武术文化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实践经验和相关启示;在武术传播过程中借鉴跆拳道传播的成功经验,对我国武术传播和普及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7.
从“道家”思想看我国明、清时期武术文化的繁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申亮  肖焕禹 《体育科研》2004,25(3):24-26
明、清时期,我国武术文化出现了一个繁荣阶段,以道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其发展起到了极大理论支持的作用.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这一时期武术文化的特点和道家思想中的一些观点进行分析比较,阐述这一时期武术文化汲取了道家思想中部分的观点作为其自身发展的理论基础,并提出其对促进当代武术文化发展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中西体育文化差异的研究,提出了武术发展的策略,丰富了武术国际化发展的理论,促进了中华武术与世界体育的融合。对提高中华武术在世界体育中的地位,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日本学校武道发展历程与现状进行梳理,得出体系化的日本武道各项是日本学校武道发展的基础等结论,并基于结论提出以下建议:(1)中国学校武术需要基于武术拳种形成完善的学校武术体系;(2)中国学校武术需要形成适应学校教育的教材、教法;(3)中国学校武术发展要重视学校武术类场馆建设;(4)中国学校武术协会(俱乐部)活动是解决学生体质下降、高校武术人才选拔的基础;(5)中国武术在学科建设方面走在了日本武道之前,要继续保持和发展学科优势。  相似文献   

20.
武术的“珍贵”体现在其作为民族传统体育的核心一一武术蕴藏着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和厚实的教育价值。本研究以武术教育思想为研究对象,运用了文献资料、历史研究等研究方法,从国民教育发展的视角出发,探索当代武术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认为救国强种、克己复礼、塑造完人是承载武术教育思想的三个着力点,强化尚武精神和民族血性,是国家弘扬民族精神的需要;注重武德、武礼等传统武术教育思想的培育,是构建“德治”社会的需要;增强“文化坚守”对公民的教育引导作用,是培养合格公民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