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改体系中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师生学习共同体这一教育策略提出了相关的理论措施,主要目的是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其全面发展。但是如何才能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落实,成为各小学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视的任务。文章阐述了师生学习共同体的概念和开展小学数学师生学习共同体需要注意的问题,然后对小学数学课堂当中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的策略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2.
仲任 《英语广场》2021,(11):134-136
在高效课堂模式下,小组分工合作学习的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学应用中,它可以有效地促进师生之间的“共同体”关系,有利于增强整个课堂的融合性和联系性。在基于“共同体”理念的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和学生在民主、平等、互动、和谐的条件下,为实现共同的目标价值和理想追求,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打造共命运、同发展的师生共同体,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本文通过对高效课堂模式下小组合作学习各方面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有效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3.
教学过程实质上是师生共同活动的互动过程。只 有按照师生互动的思路去组织教学,才能深刻地把握新课程教 学的本质,使新课程得以顺利有效的实施。通过营造轻松和谐 的学习环境,培养独立自主的学习意识,从而构建活动化的课 堂、生活化的课堂、自主化的课堂,促成一个真正“师生学习 共同体”。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课堂学习共同体研究和实践中存在的概念理解片面、个体认知过程缺少关注以及内部组织层次受到忽视等问题,文章从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核心概念,即从“共同体”出发,重新阐释课堂作为学习共同体的内涵,揭示出课堂学习共同体对于当今教育改革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在此基础上,以“学习心理学”课程为例,通过对课堂学习共同体构建要素,即教师与学生、认同与协商、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分析,提出了构建课堂学习共同体的行动策略。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分析研究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内涵和基本要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课堂学习共同体的结构框架图;然后从“创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实现课堂学习共同体的自生成,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精心设计编排教学内容,执行有序化的课堂教学过程,多样化交流方式”六个方面说明枸建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6.
课堂沉默来自于学生、教师以及教学组织等多方面的原因。要让真正的教学发生在课堂,必须重建民主平等的师生课堂交往关系,用爱和理解构筑师生对话共同体。课堂是生生、师生间关系和意义发生与建构的场所;教学是师生间共生共长,构筑师生学习共同体的过程;学习是教学活动之后学生内部状态变化的过程,师生之间关系在课堂中是关联融通的,教学的目的要始终立足于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民主进程的加快,世界课堂正在发生“静悄悄的革命”,这种革命主要表现为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多重转变,而“学习共同体”这一概念就是在课堂教学发生多重转变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日本学者佐藤学是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外国学者之一。但不难发现,“学习共同体”理念其实有新瓶装旧酒之嫌,并未跳脱出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的相关理念。由此出发,通过文本分析研究,梳理、分析杜威和佐藤学文本语境下“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内涵,发掘两者课堂学习共同体理念在内涵上的一脉相承之处。最后,基于以上对两者课堂学习共同体内涵的分析以及学界的定义,归纳总结出符合当代语境的“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定义。  相似文献   

8.
学习共同体的缔造与课堂多元互动密不可分,学习共同体可改变传统课堂中缺少沟通的教学状态,使学生成为密切交流的集体,提升师生沟通的效果。教师要基于创建学习共同体的目标开展活动,可以通过师生互动问答、互动实践、互动讨论以及互动评价等方式实现多元互动。  相似文献   

9.
2013年12月,正值农历的蛇年之末,由重庆市教科院主办、江津区教委承办的重庆市农村小学“卓越课堂”研讨会在江津区举行。围绕小学语文、数学、科学、综合实践等10门课程,以“学生学习能力”“校本课程”“师生学习共同体”“课程辅助活动”为主题,进行了展示和研讨。  相似文献   

10.
"学习共同体",作为新兴的教学理念被逐步应用到课堂教学之中,也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高中政治教学内容枯燥乏味,高考压力巨大,导致大部分高中生对政治学科的兴趣不高,学习积极性不强。学习共同体模式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课堂留白,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运用学习共同体的教学策略,可以实现课堂上的多元互动,保证政治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小学科学课堂普遍存在学生学习内驱力未充分调动、探究式合作学习浮于表面、师生互动效率较低、科学课堂生态效果不佳的情况,通过研究并实践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广泛性、适应性的小学科学课堂学习共同体策略,建立师生共情共学、有机融合的小学科学课堂学习共同体,打造合作深入、共学共享、质优效高的科学课堂,以达到学生个人成长与课堂团队整体进步的双赢目的。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师生关系都是不对等的,师生缺乏有效的沟通,且教师一味地要求小学生改变学习习惯,增强学习主动性,但是教师对自己的要求却并没有提高。因此,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的理念被提上日程,而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小学数学教师应将自己和学生的目标统一起来,组建一个充满激情的学习团体,实现师生的共同进步。故分析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的意义,并提出数学课堂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的课堂,是一种公共空间,是师生对话协商、合作共享的场所。以此原则创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学习共同体,要在宏观上形成开放民主、多元交流、尊重信任的共同体内生文化;要在微观上通过对话协商构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体系、打造开放的学习空间、开拓师生和其他成员交流分享的渠道;建设心理健康网络学习共同体;促进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家校合作。  相似文献   

14.
动态生成的课堂是新课程所追求的目标之一,它要求教师从生命的高度重新审视课堂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走向师生互动的“学习共同体”。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数学课堂已不再是教师一厢情愿灌输、主宰的禁地。而是师生平等互动,共同演绎丰富多彩、鲜活生动的成长话剧的动感地带;是师生生命恣意流淌的溪涧;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潜能,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学习共同体在“发酵设备与维护”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提出了课堂学习共同体的设计内容、运行机制和评价方法,总结了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策略:既要安排多元化的学习任务,又要建设共同体活动的硬件条件及开发共同体活动的软件条件。  相似文献   

16.
把课堂理解为师生学习的共同体,其本质是要在对以知识为本位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建构一种以学生为本位的新型课堂教学生活世界.课堂教学活动既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生活世界活动,更是一种在此基础之上的以课堂教学内容为载体的专业世界活动.要使课堂中的师生成为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可通过向学生赋权、对话协商及培育课堂文化等途径来形成群体之间的共同精神、文化价值与心理倾向,并通过不断的社会化互动来激发和维持学习共同体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7.
“学习共同体”是支撑以知识建构与意义协商为内涵的学习的平台,成为信息时代知识创生的社会基础。而新课改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把课堂变成“学习共同体”。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的任务并不在于传统意义上的上好课,而在于保障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权。如何把课堂变为数学学习共同体?我们提出课堂转型的三个要素:活动式学习、合作式学习与反思式学习,以此实现课堂的转型。  相似文献   

18.
将数学课堂置于“和合”的视角下,师生是密不可分的学习“共同体”.教师能尊重差异,珍视个体的独特感受.在观点分享和碰撞过程中思想共振、闪现火花获得新的发现;在选择和比较的过程中,建构新知.课堂活跃灵动但又不失和谐有序,在冲突—和合中—冲突—和合中一次次达到平衡.  相似文献   

19.
学习共同体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到来自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以及人类学等方面的综合影响,最终形成了现在具有丰富意义的学习共同体理念。本文中的学习共同体主要是指课堂内的师生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的教育特性在于:给学习者以归属感和安全感、学习过程的共享与互动、共同体成员的异质性、促进学习是共同愿景。  相似文献   

20.
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热情慢慢减退,课堂的学习效率不高,教师上得很“累”,学生学得很“厌”的情况。为此,笔者试图以创设生态课堂为途径,为课堂注入生命力,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长久“保鲜”,营造师生共生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