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师德是什么?师德就是教师的灵魂,就是教师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就是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没有德的教育只是一种工具,一种技能,没有内在价值。一个好教师首先必须是一个有灵魂的教师。然而,当前许多教师在师德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无心教学,精力分散;爱有偏差,有爱有恶;以教谋私,以生赢利,甚至买卖学...  相似文献   

2.
<正>人民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需要具备无私奉献精神。要时时刻刻把自己置身于一种做"无品"之官,行"有品"之道的境界,才能摒弃功利,勇于承担,提升自我,陶冶性情,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教师肩负教书育人双重使命,其所涵盖的内涵非常丰富,所承担的责任也是重大而神圣的。不能简单把它看作是谋生的手段,更是一种崇高的追求,一种责任,一种使命。做"无品"之官,行"有品"之道,就是教师履行责任、承担义务、完成使命  相似文献   

3.
《青海教育》2014,(9):1-1
第30个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师范大学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做好老师提出四点要求,第一就是要有理想信念。这一重要论断指出了新时代好老师的基本品格,为广大教师的成长进步指明了方向。广大教师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自觉坚守理想信念,争做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好老师。理想信念,是好老师的人格基石。“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递者、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梦想要以梦想去点燃,理想要用理想去唤醒。一个抱有理想信念的教师,才有可能在孩子、青年的心中播下梦想的种子。在价值取向多元的时代,我们要以理想信念为基,让每一个教师都有远大的志向、纯粹的心灵、高尚的节操。古人讲:“贤希圣,士希贤。”广大教师只有树立崇高的职业信念,把教书育人当作自己的伟大使命,我们的教育才会灿烂,我们的学生才有希望。  相似文献   

4.
<正>【推荐理由】《教育魅力:青年教师成长钥匙》由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于漪老师主编,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该书共有8章,全面回答了新时代的青年教师究竟应该学做什么样的教师的问题,指出纷繁世相下育人是教师不变的使命,开拓创新和潜心研究是彰显教师魅力所必备的职业志趣。教师捧起这本书,能加深对教育真义的理解,对自身教育生活的关注,从而对职业生涯有更高的追求。《教育魅力:青年教师成长钥匙》首先指出教育使命光荣、教育责任重大。青年教师努力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人们通常认为有知识就是有文化,知识越多文化水平就越高,知识分子就是文化人。然而,当今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存在着有人文知识但缺乏人文情怀,有道德知识但缺乏正义感,有人生理想但缺乏实践精神,有智力但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等问题,反映出学生身上知识与文化素养的脱节。一线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使命,有责任厘清知识与文化的区别,提升自身文化素养,转变常规教学追求,加强课堂教学人文渗透,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采取措施扭转有知识没文化的现状。  相似文献   

6.
黄俭 《湖北教育》2011,(11):56-58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独特的生命个体,每一节课都是这个独特生命成长的摇篮。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快乐、幸福、健康成长,既是时代和民族赋予每一位教师的神圣使命,也是每一位教师执着追求的教育理想。  相似文献   

7.
尹纪苓 《中国教师》2011,(23):59-60
<正>一个人真正的生命是思想,它使我们所做的一切有一种自觉的追求,使生命挺立。人要有属于自己的思想,尤其是教书育人的教师,"做有思想的教师,拥有幸福的教育"应该是我们毕生的教育理想和追求。一、以读、写和科研引领教育,成为思维的精英优秀教师的成长都是相似的,他们都善思考,勤写作,拥有各自独特的思想。读书学习、思考写作和教育研究是一切优秀教师通向成功的不二法宝。  相似文献   

8.
人们常说:一辈子能遇到一位好老师,是人生的莫大幸运.对于普天下的教师而言,教书育人一场,如果能成长为一位具有独特人格魅力、深受学生喜爱的老师,那更是梦寐以求的无上荣耀.“做—个怎样的教师?”“怎样的教师才是优秀教师?”“优秀教师应当有哪些标准?”……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也常在夜深人静之际反复追问自己.  相似文献   

9.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职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是高校的办学方向 ,也是教师的神圣职责 ;教师法对此亦有明确规定 ,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从高校当前的现状看 ,许多教师能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合到教学、科研的全过程 ,在教书育人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也有部分教师认为 :教师是教书的 ,把书教好就行了 ,育人是团委、班主任、学管处的事。针对这一思想 ,我要说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一、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育作为上层建筑 ,是为统治…  相似文献   

10.
教师的神圣使命是教书育人,他们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素质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新教师是教学工作的新生力量,他们面临许多难题,迫切需要外部力量的支持与帮助.学校必须关注新教师的成长,针对新教师的实际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帮助他们缩短适应期,提高实际工作能力,更好地承担起教书育人的重任.  相似文献   

11.
浅谈高职教师的教书育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书育人是教师神圣的使命和职责,每位教师责无旁贷,应为完成这一使命而终身努力。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和特色出发,提出了高职教师应提高履行教书育人光荣使命的自觉性,从多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相似文献   

12.
生命有一个不可剥夺的权利,那就是成长;生命有一种不可战胜的力量,那就是对成长的捍卫;生命有一种永不凋谢的美丽,那就是对成长的守望。  相似文献   

13.
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讲,要完成这一光荣的使命,不仅需要精湛的业务素质,还需要具备一颗爱心。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并宽容学生的错误,从而才能使师生关系变得和谐,使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教书育人、作为一项工作、一种活动、一种行为,原属于党和国家的政策性的提倡。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正式确认:“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从此,教书育人成为一项原则,成为教师的重要使命。 学术界、舆论界对教师的“教”和教师的“育”进行过多方面的讨论和研究,这无疑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还应对教书育人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进行深入地探讨。但是,也应当看到:教书育人并非是教师的单项活动和简…  相似文献   

15.
教书育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学校工作的基点与轴心,也是广大人民教师的崇高职责和光荣使命.教书育人的根本目的是为国家实现"四化"培养和输送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建设的合格人才.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在教书育人中占有主导地位.他们和学生一起的时间长,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教师的职责定位就是"教书育人",然而,一所学校要可持续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密不可分。教师只有通过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提升自身理论水平,才能源源不断地为"教书育人"提供强劲的动力。在农村中学,对教师专业成长的认识几乎还是一片空白,只增教龄不增专业水平的现  相似文献   

17.
赵国良 《宁夏教育》2012,(Z1):36-37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使命,教师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如果千篇一律、不加区别地以一般的教学方法对待这些情况各异的学生,效果可能并不理想,有时甚至适得其  相似文献   

18.
教师肩负着在新时代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要切实担负起这一重要使命,需要学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需要教师努力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文化素养,关心和爱护学生,努力做有高尚品格、深受学生喜爱的新时代新型教师。如此,教师才能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准确理解各种教育理念,正确分析各种教育现象,才能将独到的教育智慧融入每一堂课、每一次作业、每一个学生心中,这样才能实现“用教师的一颗心唤醒学生的一颗心”的教育目标,从而引领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做人做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相似文献   

19.
教师从事的教育活动,是一种综合运用自己的知识、智力、品质等完成教书育人使命的复杂脑力劳动过程。面对性格各异的学生,教育情境多样,需要教师及时选择、调节教育行为,灵活机智地妥善处理,才能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教育智慧就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巧妙地、创造性运用教育活动规律,对学生产生使其心智为之震撼的影响力量,或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或唤醒学生的美好情感,或引发学生对人生的深沉思考。  相似文献   

20.
感谢语文教学这个岗位,它让我坚守着一份淡泊和宁静,不断净化自己的心灵;让我陪伴着学生一同成长与成熟,始终恪守育人的使命;让我一直迷恋教与研这方热土,不断播种,不断收获.我的语文教学活动始终贯穿一条鲜明的主线,那就是“教书育人,文道统一”.三十年来,尽管有波折、有艰辛,甚至有失败,但我始终坚守着、探究着、践行着,朝夕如斯,不弃不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