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菠菜、豌豆、蚕豆、菊花叶片有伤、无伤接种番茄灰霉病菌均可感染发病 ,马铃薯、生姜、山药块茎、萝卜块根、柑橘果实、蘑菇子实体有伤、无伤接种番茄灰霉病菌均不感染发病。不同菌株对番茄不同品种的致病力不同 ,且菌株致病力的强弱跟菌株与番茄品种的组合有关。灰霉菌也能侵染辣椒、黄瓜、茄子、草莓的果实 ,不同寄主来源的灰霉菌对番茄果实的致病力最强 ,对黄瓜果实的致病力最弱。  相似文献   

2.
番茄灰霉病菌寄主范围及致病力分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菠菜、豌豆、蚕豆、菊花叶片有伤、无伤接种番茄灰霉病菌均可感染发病,马铃薯、生姜、山药块茎、萝卜块根、柑橘果实、蘑菇子实体有伤、无伤接种番茄灰霉病菌均不感染发病。不同菌株对番茄不同品种的致病力不同,且菌株致病力的强弱跟菌株与番茄品种的组合有关。灰霉菌也能侵染辣椒、黄瓜、茄子、草莓的果实,不同寄主来源的灰霉菌对番茄果实的致病力最强,对黄瓜果实的致病力最弱。  相似文献   

3.
为了筛选对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具有拮抗能力的放线菌,从小麦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1株具有较好拮抗能力的菌株21-3.根据培养特征、生理生化反应及16S rDNA序列分析的手段对其进行鉴定,并且对该菌株的抑菌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菌株21-3为灰略红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  相似文献   

4.
以草莓果实为试材,研究了硅酸钠处理对草莓灰霉病的影响。并在离体条件下测定了硅酸钠对灰霉病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硅酸钠对草莓灰霉病具有抑制作用。其中在离体条件下,硅酸钠均能抑制Botrytis cinerea的生长。采用不同浓度的硅酸钠浸泡果实,可显著降低草莓果实人工刺伤接种B.cinerea的病斑直径。这说明硅处理对草莓灰霉病的发生与危害具有一定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5.
甘薯酸浆对某些种类霉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抑菌效果受温度的影响,在不同温度下处理的酸浆的抑菌效果具有较明显的差异。采用新制酸浆、体积分数为0.05的乙醇、新制酸浆加体积分数的0.05的乙醇、35℃处理的酸浆、60℃处理的酸浆对草莓进行处理,常温下进行贮藏过程中,观察其腐烂进程,结果表明新制得的原浓度酸浆的防腐烂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三种苔藓植物与甘草的抑菌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已经证实具有抑菌能力的中草药甘草为对照,研究山西省庞泉沟保护区内分布广泛、生物量较大的三种苔藓毛尖羽藓、山羽藓、青藓的抑菌能力,用滤纸片法和分光光度计法对3种苔藓植物的醇提液进行抑菌效果的测定。3种苔藓植物对4种菌株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啤酒酵母、灰色链霉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毛尖羽藓的抑菌强度为灰色链霉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山羽藓的抑菌强度为啤酒酵母﹥灰色链霉菌,青藓的抑菌强度为啤酒酵母﹥灰色链霉菌﹥大肠杆菌。3种苔藓中以毛尖羽藓的抑菌性最强,高达54.58%。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联苯乙酮缩氨基硫脲及其铜(Ⅱ)配合物,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联苯乙酮缩氨基硫脲及其铜(Ⅱ)配合物对草莓灰霉病的抑菌作用.实验证明:联苯乙酮缩氨基硫脲及其铜(Ⅱ)配合物对草莓灰霉病菌丝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而联苯乙酮缩氨基硫脲铜(Ⅱ)配合物的抑菌作用大于配体.  相似文献   

8.
针对脐橙采后易感染霉菌,通过实验分离导致早期霉变的青霉菌,选择果园生产常见的抑霉唑、咪鲜胺、百可得、壳聚糖和改性壳聚糖等具有抑菌作用的保鲜剂,比较其对霉菌的抑菌效果.实验表明抑霉唑对青霉菌抑制效果最好,改性壳聚糖的抑菌效果比壳聚糖好.选择抑菌效果最佳的抑霉唑进行赣南脐橙常温损伤接种,结果证明,浓度在0.4 g.L-1时,脐橙发病时间比对照组推迟1倍.综合损伤接种和低温保鲜实验结果,在贮藏150 d内,抑霉唑能将脐橙腐烂率保持在14%.  相似文献   

9.
杀菌剂及其复配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灰霉病是导致棚室番茄减产的一种重要病害。本文采用孢子萌发法对6种杀菌剂及其复配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效果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单剂以25%立佳欣可湿性粉剂抑菌效果最好,而50%扑海因悬浮剂抑菌效果最差,EC50分别为2.61μg/ml、528.95μg/ml;复配剂以嘧霉胺+立佳欣抑菌效果最好,而速克灵+灰霉尽抑菌效果最差,EC50分别为2.03μg/ml,114.00μg/ml;增效作用以灰霉尽+扑海因最好,共毒系数为5.91.上述研究结果为该病的防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木霉菌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分离、纯化获得的6个木霉菌(Trichoderma spp.)菌株与玉米弯孢霉病菌(Curvalaria lunata)、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番茄叶霉病菌(Cladosporiaum fulvum)、苹果霉心病菌(Alternaria tennis)在培养皿中作对峙培养,测定木霉菌对病原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木霉菌抑菌强度和抑菌谱不同,在本试验中T5、T6菌株对4种植物病原真菌均表现出了较强的抑菌作用;有的木霉菌株虽抑菌谱较窄,但对某一特定病原真菌却存在较强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出对辣椒疫霉菌具有高效拮抗作用的木霉生防菌株,研究其对辣椒菌菌丝体和卵孢子的作用机制,评价其应用于辣椒疫病的生防潜力。创新点:首次在超微结构水平上报道棘孢木霉菌菌丝能重寄生于辣椒疫霉菌的卵孢子,为木霉生防菌的应用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方法:从土壤中分离木霉菌株,采用对峙培养法筛选木霉生防菌株。通过形态学和多基因序列(ITS、tef1和rpb2)进行鉴定,明确获得木霉菌株的种类。通过细胞学和超微结构观察,研究木霉生防菌对辣椒疫霉菌菌丝和卵孢子的拮抗机制。结论:本研究筛选出了对辣椒疫霉菌菌丝具有高效拮抗作用的一个木霉菌株(CGMCC 6422),被鉴定为棘孢木霉菌(Trichoderma asperellum)。细胞学和超微结构显示,该菌株能塌陷辣椒疫霉菌的菌落,通过缠绕和穿透辣椒疫霉菌的菌丝体,引起菌丝体解体;首次观察到该菌株能侵染辣椒疫霉菌的卵孢子,并引起卵孢子完全降解。综上所述,筛选出的木霉生防菌株CGMCC 6422具有应用于防治辣椒疫病的生防潜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对口腔白色念珠菌具有明显拮抗作用的菌株.[方法]通过纸片琼脂扩散法(K-B法)观察各菌株对白色念珠菌的拮抗作用;再利用试管法观察有拮抗作用菌株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效果.[结果]K-B法表明大肠杆菌、甲型链球菌、卡他球菌对白色念珠菌无抑菌作用,表皮葡萄球菌、微球菌有抑菌作用,但抑菌环小;枯草杆菌有明显抑菌作用.试管法表明表皮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对白色念珠菌均有生物拮抗作用,其抑菌率分别为98%和90%.[结论]枯草杆菌是白色念珠菌的理想拮抗菌株.  相似文献   

13.
实验用85%和95%脱乙酰度两种壳聚糖,通过滤纸片药液浸泡法和液体培养分光光度法(青霉是测量菌丝浓度)对食品中常见的三种不同类别的菌(大肠杆菌、酵母菌、青霉菌)进行测定,经分析得出:用同一种壳聚糖对同一菌种,随着壳聚糖药液浓度的增大,其抑菌效果也越来越强;相同浓度的壳聚糖药液对不同的菌种有不同的抑菌效果,抑菌效果由强到弱依次是啤酒酵母、大肠杆菌、青霉菌;两种脱乙酰度的壳聚糖对大肠杆菌抑菌圈测定结果差别不大(P>0.05).液体培养分光光度法在壳聚糖浓度为0.002%和0.006%时,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脱乙酰度的壳聚糖对酵母菌和青霉菌抑菌性差别不大(P>0.05).85%脱乙酰度的壳聚糖比95%脱乙酰度的壳聚糖抑菌性略强.  相似文献   

14.
文道 《安徽教育》2014,(6):29-30
<正>蒋秀芝是合肥市长丰县第一批草莓种植户。从1994年开始,蒋秀芝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种植草莓,如今她家的草莓种植面积40多亩,每亩年产1500公斤,年收入约30-40万元,成了当地远近闻名的"草莓皇后"。蒋秀芝的草莓种植之路是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对桃褐腐病有显著防效的链霉菌并解析其生防因子。创新点:本研究筛选到一株新型稻瘟霉素链霉菌JZB130180,其对桃褐腐病具有显著防效。通过对其生防因子解析及发酵液分析,为后续分离抑菌次生代谢物奠定了基础。方法:通过对峙培养和离体实验,检测链霉菌对桃褐腐病的抑制作用。通过平皿抑菌实验,计算链霉菌发酵液的室内毒力;随后进行了发酵液的理化性质检测。通过酶活力测定等,解析链霉菌中的生防因子。结论:链霉菌JZB130180及其发酵液对桃褐腐病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发酵液对桃褐腐病菌的半数有效抑制浓度(EC50)为38.3μg/mL,且对酸碱、温度和紫外线都有一定的耐受能力。此外,该菌株可以分泌几丁质酶、纤维素酶、蛋白酶等重要生防因子。  相似文献   

16.
冬季大棚草莓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峰 《中学生物学》2009,25(8):32-33
1 选题目的 草莓集营养保健为一体,被称为"果中精品",但是人们只能在春夏之交吃到新鲜的草莓,而在秋冬季节的市场上草莓却是空缺无货.根据材料记载,草莓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按常规种植,大多数品种是在秋天培育苗株,冬季休眠,春季生长,春夏之交采收果实.那么,冬季能否进行草莓栽培,能不能获得高产?现在其他蔬菜都能反季节栽培,草莓又为何不能呢?我校初二年级科技小组决定进行栽培试验.为此,科技小组成员走访了县果菜研究所和县内的几位草莓种植大户.  相似文献   

17.
淡竹叶提取物抑菌防腐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淡竹叶提取物的抑菌性能。结果表明:提取物对所试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对霉菌的抑制效果不明显;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6.2%,对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都是12.5%;耐热性好;抑菌pH范围在pH4—9之间:具有良好的防腐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8.
茶多酚防腐作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不同浓度的茶多酚影响常见微生物的抑菌圈直径及茶多酚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表明,茶多酚对细菌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对酵母菌和霉菌的生长抑制效果较弱;茶多酚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40g/L,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80g/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160g/L.  相似文献   

19.
寡雄腐霉和木霉对辣椒疫霉拮抗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峙培养测定、菌间交互作用机制观察及拮抗菌培养滤液对疫霉菌生长影响的测定,探讨寡雄腐霉Pythium oligandrum和木霉BT-95对辣椒疫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是否有拮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0.
木霉菌生防机制及分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拮抗木霉菌的作用机制,包括产生抗生素、重寄生作用、溶菌作用、竞争作用等,或以多种机制的协同拮抗作用,抑制病原菌生长与繁殖及木霉分类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