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的幸福程度,是和学校有一个什么样的校长,有一个怎样的领导班子密切相关的。士为知己者死,教师觉得佩服你,信任你,跟着你干有奔头,就会产生幸福感。因此,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校长工作的着力点应是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指数”:让幸福成为教师一种愉快的心理体验,让每一个教师都充满希望,让每一个家庭都洒满阳光。一、改善工作环境,提高教师“幸福感受度”没有人能将自己不具备的东西奉献给别人,教师要给学生以幸福,自己首先应成为一个幸福的人。作为学校主要领导——校长应努力引导教师“快乐地工作、快乐地生活”,体验实现生命价值和职业…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幸福?刚刚告别童年时代的中学生也许还没来得及仔细考虑这个问题。英国的学校特意开设课程指点迷津,在课堂上教授学生,真正的幸福到底是什么?英国惠灵顿学校校长安东尼·塞尔登说:“一直以来,我们过于关注学业,而忽视了一些更重要的东西。”“我认为,任何一所学校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培养出快乐、让人放心的学生。”他说。从下个学年开始,惠灵顿学校将在10年级和11年级开设“幸福课”,此外,学校还将举行一些有关幸福问题的讨论会。幸福课每周一次,由心理学家担任教师。幸福课将告诉学生们如何创造幸福,而不是消费幸福,还将教授学生如何在…  相似文献   

3.
一、解读“幸福学校”的内涵教育的宗旨就是“用教育的理想打造理想的教育,用理想的教育实现教育的理想”。教育就是要教育出有理想的人,创造出幸福的社会。所以,要实现教育的理想,作为学校决策者的校长要有理想的一颗痴心、一片痴情和一份痴迷。笔者心中的“幸福学校”是一所能让教职员工感到自己很重要、让孩子充分享受学习快乐、让家长感到放心的学校。  相似文献   

4.
积极心理学定义的“幸福”包括三重含义——快乐生活、充实生活、有意义的生活,每重含义的内容都是能够教授的。幸福的理念被越早灌输,越会有效用。学校被证明是进行幸福教育的绝佳场所。在学校开展的幸福教育应该成为抑郁症的解毒剂,提高生活满足感的途径,有益学习和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好帮手。积极心理学将“同时教授幸福和传统技能”称为积极教育。  相似文献   

5.
要使孩子能成为有教养的人,第一要有欢乐、幸福及对世界的乐观感受。教育学方面真正的人道主义精神就在于珍惜孩子有权享受的欢乐和幸福。(苏霍姆林斯基)在一个日新月异、社会GDP长得像胡子一样快的年代,美国人富兰克林的名言“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是很容易被人们奉为座右铭的。在学校,与之相对应的版本就是:时间就是知识,时间就是学习绩效。在这样的生活哲学“引领”下,无数的孩子化身为学习机器上的一个齿轮,为了明天的所谓的“幸福”夙兴夜寐。信息时代所衍生的知识裂变,一波一波地不断推动着齿轮的加速,孩子们的学习负担大约…  相似文献   

6.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与学生各种知识,但却没有给与学生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幸福。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这种将幸福视为最核心和最终极价值理念的教育就是"幸福教育"。我们提倡以"幸福教育"为理念引领,就是以"幸福"为指向、为核心、为目标,建设幸福学校,做幸福的教师,  相似文献   

7.
自2011年以来,“幸福”已然成为社会的热议话题,“幸福教育”被提上了教育改革的日程。然而,在校园这个特定的“场域”中,“教育究竟促进怎样的幸福以及能够为人的幸福提供什么”的问题还是不明确的。笔者认为,校园既是师生教学的共同体,也是师生生活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8.
<正>幸福是每个人的终生追求,是每个人生命价值的实现。教育归根到底要回归于人,回归于学生的幸福成长。这是教育的价值本体,是教育的终极目的。林东第二小学前身为民国时期的启文学校,始建于1928年,是林东第一所公办小学。学校在90年的发展历程中,获得多项荣誉,成为巴林左旗小学教育的一面旗帜。近些年,学校秉承"共创共享,幸福教育"的办学理念,力求建设"人文情怀、书香气息、师生幸福、家长满意"的学校,打造"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培养"文雅、感恩、乐学、健康"的学生,为每一个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基础,让每一位教师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学校构建了幸福教育的五个支撑体系:幸福班级、幸福课程、幸福课堂、幸福团队、幸福环境。  相似文献   

9.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立意的教育改革就是要为人民更幸福而提供适合的教育服务。几年来,我们践行“为孩子的一生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实施“幸福教育”,走内涵发展之路,持续提升创优质,特色办学铸品牌。“素质提升的学园、精神文化的家园、享受幸福的乐园”成为学校办学的目标追求。  相似文献   

10.
深圳,特区之首,开放之窗。作为深圳的首善之区,福田提出全力打造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发展动力,以“学校自主办学、教师自主发展、学生自主学习”为发展特色,以“公平、多元、开放、优质”为主要特征的“幸福教育”品牌,着力培养大写的“人”。德育为先的学校内涵式发展,使“幸福教育”成为“幸福福田”华章的最美诠释。  相似文献   

11.
《新作文》2006,(6)
什么是幸福?那些刚刚告别童年时代的中学生也许还没来得及仔细考虑这个问题。英国一所学校特意开设课程指点迷津,在课堂上教授学生,真正的幸福到底是什么?英国惠灵顿学校校长安东尼塞尔登说“:一直以来,我们过于关注学业,而忽视了一些更重要的东西。我认为,任何一所学校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培养出快乐、让人放心的学生,这比教育部发布的任何通告都重要。”他说“,名誉、金钱和财富经常被年轻人视为是否幸福的标准,而事实上这些并不是幸福的所在。我们的孩子应该知道,社会变得越来越富有,但并不一定会使他们更加快乐,这是社会科学研究业已证明的…  相似文献   

12.
对“幸福课堂”我有这样的理解:它能帮助学生实现当下的幸福生活,它能表现和实现教师幸福的教学生活,它能为学生未来的幸福生活提供帮助,并且有合适的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学生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因此,学生是否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学习是否幸福.课堂的幸福可分为学生的幸福和老师的幸福,而学生的幸福来自于教师对于学生课堂表现的一种发展性的评价.我们有的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没有激情、没有鼓励、没有宽容,有的是大声的训斥,有的是负性情绪的宣泄,常常听到这些话:“你怎么这么笨?”“你没得救了!”……不仅摧残着学生,也摧残着自己,教学也就毫无生趣、毫无幸福.  相似文献   

13.
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生的目标.而人生是为让自己幸福而存在的.所以我们说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人的幸福。“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应是教育事业恒久的追求。  相似文献   

14.
十八大报告中多次提到“幸福”这一概念,作为学校如何响应号召建设“幸福学校”呢?要通过对幸福学校建设意义的研究,分析什么样的学校才能称为“幸福学校”,并探究幸福学校建设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课本《幸福是什么》一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三个孩子通过自己的人生实践回答了对于幸福生活的理解:成为医生的孩子认为为别人解除痛苦是幸福;成为农民的孩子认为用自己的劳动供养了许多人是幸福;成为工匠的孩子认为靠自己的劳动生活是幸福。亚里斯多德说:“人生的主题就是幸福的主题。”中国的学者也认为:“幸福问题是人生哲理,  相似文献   

16.
齐跃 《辽宁教育》2023,(6):75-78
“双减”政策下,沈阳市齐跃小学语文工作室积极响应沈阳市打造“幸福教育”品牌的号召,以工作室主持人及其成员所在学校为实验校,深入开展小学生开放性作业设计的系列研究,创设“线下+线上”齐头并进“、课内+课外”双管齐下“、校本+组本+班本”灵活自主、学科整合融会贯通等实施途径,实现评价标准多元化、评价主体多元化,真正减轻学生作业负担,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幸福,让教师在从教中体验幸福。  相似文献   

17.
教育的过程是人体验幸福的过程,真正的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用教育智慧实现人生的幸福.在当前创建幸福中国、幸福教育、幸福学校的时代背景下,鄞州区高桥镇中心小学从实施“幸福教育”的核心,即“让学生接受到幸福的教育”和“让教师享受到教育的幸福”两个方面来探讨基础教育小学阶段开展智慧型幸福校园创建的新策略,构建幸福校园育人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南京市瑞金北村小学创建于1984年,是“江苏省实验学校”。建校以来,学校逐步确立了“幸福教育”的办学特色。围绕这一特色,形成了“让学校成为创造幸福生活的地方”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和发展思路;构建了“幸福教育”文化体系(幸福管理文化、幸福课程文化、幸福课堂文化、幸福校园文化和幸福网络文化等)和课程体系(幸福基础课程、幸福拓展课程和幸福潜在课程);确定了“幸福课程”的价值取向、课程目标、基本内容及实施方式。  相似文献   

19.
正学校长廊里长有一颗郁郁葱葱的幸福树。有人问:"什么是幸福?"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的幸福就是桃李芬芳,亲眼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教育下品行端正、学业优秀,这时我内心甜蜜而快乐。但我以为这种快乐主要缘于教育工作的过程,这过程才是真正的快乐所在。  相似文献   

20.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奏响幸福主旋律——先让学校幸福起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奠基幸福人生.今年两会召开,“幸福中国”引起了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高度关注,“让人民更幸福”成为中国政府未来工作的主题.本文重点介绍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主张先让学校幸福起来的观点,系统论述了:为啥要创建幸福学校,理想的幸福学校是啥样,如何创建幸福的学校,从而为办幸福学校和发展幸福学校联盟奠定了理论基础,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