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绿色”,是植物的色彩,是大自然的骄傲,象征着平静,也预示着希望和活力。时下,“绿色”是一个时尚的词语。绿色食品、绿色起居、绿色新闻、绿色通道……“绿色”已不仅仅是一种生命的颜色,更是一种文化的体现。人文精神的象征。而“绿色”一词运用于教育领域,则衍化为一种教育理念,一种艺术化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绿色”,是植物的色彩,是大自然的骄傲,象征着平静.也预示着希望和活力。现代意义上的“绿色”,不仅仅是一种生命的颜色,更是一种文化的体现,人文精神的象征。而“绿色”一词运用于教育领域,则衍化为一种教育理念,一种艺术化的教育,一种将“人的智慧、才千和人对入的爱”统一的教育境界。  相似文献   

3.
绿,是生命之色,也是教育之色。绿色代表生命,代表未来。在“绿色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的课堂也应该进行“绿色革命”,提倡“绿色教学”。  相似文献   

4.
绿色教育在中国:思想与行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绿色教育在中国既是思想上的探索,又是行动上的创新,是思想与行动相互促进的结果.中国绿色教育的第一种理解源于世纪之交的环境保护浪潮以及由此产生的环境保护教育的需要,无论是“中国中小学绿色教育行动”还是全国性的“绿色学校”创建都是如此.中国绿色教育的第二种内涵是把环境保护与人类发展结合起来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以人类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探索与行动创新.随着生命教育思想在中国的提出和传播,中国绿色教育又开始了对生命教育思想的交融和借鉴,这构成了第三种中国绿色教育内涵.面向未来,中国绿色教育应该在可能的涵义范围以及国家社会与教育使命中寻找其社会与教育内涵.  相似文献   

5.
2010年1月21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与石景山区教育委员会签约共建“石景山区绿色教育发展实验区”。绿色教育以尊重生命,促进生命的健康成长为核心,包括以“绿色—生命—爱与尊重”为主题的师德教育、基于绿色教育理念的课堂改进行动、基于绿色教育理念的名校品牌建设工程、基于绿色教育理念的优秀师资培养项目和北京.  相似文献   

6.
绿色是生命的颜色,绿色代表着我们对自然的尊重,对规律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绿色教育”是运用科学的教育理念、内容、方法激发每一个儿童生命活力的可持续发展教育。  相似文献   

7.
绿色教育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中国给此届奥运会的定位是“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由此可见,“绿色”不仅仅是一种生命的颜色,更象征着一种文化、一种文明。 凡称之为“绿色”者,即是未受到污染与破坏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指出:“现代教育应该是绿色的、科学的、人文的,中国教育应该努力办  相似文献   

8.
教育的本质在于诠释生命,诠释生命的教育是绿色的教育,它承载着学生心灵的生长。威海市皇冠小学以追求“绿色教育”为办学宗旨,通过绿色管理、绿色校园、绿色教研、绿色育人等途径,营建和谐、健康、向上的学校文化,促进学生在灵魂的对话和心灵的交流中,快乐地、有品味地成长。让我们置身一隅,从学校“做有根的人”系列特色活动中,感受“绿色”所孕育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9.
张峰 《广西教育》2011,(34):41+55-41,55
绿色是大自然赐给人们的生命之色。把“绿色”用于教育,衍化为一种教育理念,是一种艺术化的教育。数学教师应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充分挖掘课程中的环境因素,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绿色教育,实现数学课程与绿色教育相整合,使学生不仅学到数学知识,而且受到绿色教育,提高整体素质,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绿色,代表着自然、生机、生命。“绿色课堂”、“绿色教育”、“绿色文化”越来越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可,教师的教育教学观也已被不同程度地“绿色化”.各式各样的绿色教育教学研究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然而,笔者关注到在现实教育教学生活中很多教师总是戴着面具,并未将一个绿色的自我呈现给学生,  相似文献   

11.
绿色,代表生机,孕育希望,是让人心生温暖、焕发精神的颜色。在笔者的眼中,绿色还是一种教育理念,倡导将“智慧、才干和博爱”的艺术情怀和音乐教育的完美结合。“绿色课堂”是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是闪耀智慧光芒的课堂,是关注生命成长的课堂。  相似文献   

12.
生命教育论纲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人是三重生命的统一体: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以此为据,全人的教育是由自然生命的教育、精神生命的教育和社会生命的教育构成的一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开放的复杂教育系统。“全人教育”理念的论证。既超越了以往所提出的“全面发展教育”和“完满人格教育”的“不全面性”,具有全面性;又超越了以往对人的教育的一种工具性理解,具有生命性。  相似文献   

13.
现代意义上的“绿色”,不仅仅是一种生命的颜色,而且是一种文化的体现,人文精神的象征。“绿色”一说运用于教育领域,则衍化为一种教育理念。“绿色”作文是一种健康、积极向上、充满生机活力、以“真”为纲的作文。“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是其生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教育的起点在于对学生是什么这一问题的思考与解读。绿色教育理念认为:学生是一个生命体,学生生命兼具生物性、社会性和精神性三重属性。学生生命的三重属性共同决定了教育对人生命关怀的三个维度,即:基于学生生命的个体性、当下性与超越性,教育既要尊重学生的自然生命,又要关照学生的社会生命,更要提升学生的精神生命。三个维度的融合共生是理想教育的本真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15.
绿色,是大自然的色彩,它象征着自然和谐、蓬勃发展,它是自然界中富有生命力的主体生命的外现。而现实意义上的“绿色”,不仅仅是一种生命的颜色,更是一种文化的体现,一种人文精神的象征。在教育领域,在灵动着鲜活生命的课堂上,则衍化为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育境界。叶澜教授说:“课堂教学应被看做师生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中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这种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我们将之称为“绿色生态课堂”。  相似文献   

16.
一、实践“绿色教育”。呼唤“绿色教师” 作为自贡市高新区举办的九年制义务教育窗口实验学校.我校自2002年创建以来,专任教师由22人增加到178人,学生由276人增加到4100余人,占地面积由43亩扩展到170亩。在“绿润生命,盛及未来”绿色教育理念指导下,创造顺应天性、激扬个性、激发活力、适宜学生生态发展的绿色教育,呼唤一支充满生命活力、具有优秀个性品质的绿色教师队伍加速成长。  相似文献   

17.
宋立文 《中国德育》2013,(21):47-49
武昌,作为中国内地新式教育的发祥地,集湖北百年教育之大成,名师云集,名校林立,在历史上的每一个阶段都保持着教育高位运行的姿态,素有“学在武昌”的美誉。近年来,武昌教育更是在“绿色教育”理念的指引下焕发出蓬勃的生机。“绿色教育”是以生命为起点、以生命为载体、以生命为发展对象的教育,它具有生命性,尊重和呵护生命是其前提和本质;它具有规律性,是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遵循;它具有开放性,需要以开放性的大教育观将一切能促使学生发展的学校、家庭和社会融为一体。“绿色教育”的目的就是让每一个学生在彰显个性的基础上激起发展的欲望,实现全面发展、最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金秋十月,我们慕名前来,深入学校,对话局长,希望通过几个维度的展示带您一同感知“绿色教育”的温度。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教育理论界对于生命教育(life e-ducation)内涵的理解还没有形成共识。有学者认为,“所谓生命教育就是为了生命主体的自由和幸福所进行的生命化的教育。它是教育的一种价值追求,也是教育的一种内在形态。”“生命教育的宗旨就在于: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1〕也有学者认为,“生命教育就是指对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中,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生存意识,陶、生存能力培养和生命价值升华,最终使其生命质量充分展现的活动过程,其宗旨是珍惜生命,注重生命质量,凸现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本,育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思想,课改自始至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也必须树立人本思想始终体现育人性。就此我们应该建构一个绿色课堂。所谓的绿色课堂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一个平等和谐的课堂,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一个师生互动的课堂,更是一个智慧生成的课堂。建构绿色课堂,体验生命活力,是新课程改革中的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20.
生命教育是教育的一种价值追求与存在形态,其蕴藏着广博而深刻的哲学内涵:生命教育作为真正人道的教育,它关涉一切“有生之命”;生命教育以“人性向善”为基本的价值预设,是对传统道德教育的超越与提升;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价值追求,要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生命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论,它不仅是纯粹的理论或理念,而且是涵盖了多重主题的教育实践领域.在当下中国,以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为目标的生命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