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文以接受美学为观照视域,从读者期待视野的变化、主体认识的建构与发展等角度,对网络阅读的格局与主体格局、网络阅读的效果与主体认识能力、网络阅读接受过程对读者主体性的召唤等关系进行深入剖析,为我们认识和研究网络阅读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2.
在网络阅读时代,网络文本和读者都发生了迥异于纸媒阅读时代的结构性变化。网络在给大众带来阅读自由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如信息焦虑、阅读浅表化等问题,这使文本和读者主体性的构建成为网络阅读关注的焦点。接受美学对文本和读者主体地位的研究理论,为人们认识网络阅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并为网络阅读构建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接受美学与深阅读:图书馆可以做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情况下,图书馆阅读推广亟需向深层次拓进.文章在充分借鉴接受美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三个微观目标,进而为开展深层次阅读推广提出策略建议:重视读者的创造性,鼓励读者个体的解读和阐释;重视阅读交流;重视对接受史的探究.  相似文献   

4.
网络阅读共享是指读者以互联网为基础,利用互联网工具进行的以文本阅读为主体的阅读推介、分享、评价、传播的活动。随着网络技术对社会影响的加剧,当前逐步形成了几种比较有特色的网络阅读共享模式,这些模式有各自鲜明的特色,满足了不同网络读者阅读、发表观点、分享阅读体会以及知识扩散传播的需要。在这个过程中,阅读内容共享方式的变化,带来了新型的阅读关系和新的问题与挑战。参考文献16。  相似文献   

5.
接受美学认为,未经过读者阅读的作品只能是"第一文本",经过读者阅读后的作品才是"第二文本"。阅读使作品的意义得以实现。图书馆导读普遍存在居高临下、忽视读者的倾向。接受阅读理论中关于"第二文本"的观点为图书馆导读的实践指明了方向,即重视读者对作品的阐述及读者阅读经验之间的交流和分享。面对网络环境下阅读载体、阅读方式的改变,图书馆必须调整传统导读的内容与形式,并在此过程中寻找阅读理论和导读方式的创新和发展,从"第一文本"发现转向"第二文本"发现。  相似文献   

6.
罗杰·夏蒂埃的阅读研究对接受美学理论既有批判,又有继承。夏蒂埃对于阅读的研究一方面继承了接受美学的基本思想,认为读者在阅读活动中是积极的创造者,另一方面出于阅读史研究的主体性的要求,夏蒂埃更加强调文本物质形式以及读者的阅读实践的重要性。可以说,夏蒂埃对阅读的研究是对接受美学的扬弃,是将接受美学借用于书籍史研究的批判性继承。  相似文献   

7.
网络阅读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知识的重要方式。图书馆应针对网络阅读在主体、客体、外延上的特点,开展网络阅读的读者教育工作。帮助读者正确认识网络资源,养成健康的网络阅读心理,提高网络信息检索技能。  相似文献   

8.
目前,电子图书成为越来越多读者的阅读选择,电子阅读器作为电子图书的载体,也日益受到出版人和读者的关注.本研究选取阅读活跃的在校大学生作为阅读主体,新兴的手持电子阅读器作为客体,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电子阅读器接受和使用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以探讨电子图书的载体及其内客对于读者的适用性,读者接受、使用和阅读电子阅读器的倾向,以及电子阅读器的未来发展趋势,为电子阅读器制造商、运营商和电子图书出版人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9.
畅销书排行榜作为读者及其审美心理的缩影,是出版社策划组稿的参考依据,以接受美学理论为支撑,出版社要面向读者,留意读者阅读心理以及审美接受水平,细分读者市场。出版社在宣传营销时,更应将接受理论贯穿出版始终,开展全方位营销。畅销书是图书出版与读者消费的风向标,不仅遵循流行文化的发展规律,贴近当下生活现实,也满足了大众读者的阅读需求。分析畅销书排行榜,可把握时代风貌和读者群审  相似文献   

10.
网络阅读依托新媒介丰富并拓展了自身内涵,且具备公共性、复合性、社交性的显著特点。数字时代的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行为的区别首先体现在读者身份上,哲学研究中的主体间性转向、文论研究中的读者转向、阅读行为中的实践转向共同组成了读者身份重构的历史线索。网络时代阅读场景的革新和阅读行为的扩展,共同实现了读者在阅读空间中的主体间性交往。  相似文献   

11.
万宇 《图书馆杂志》2005,24(8):91-93
要领会编辑、出版活动对于读者乃至社会的多层面意义,从“阅读”人手无疑是最佳的途径之一。阅读,对于读者而言,是信息与观念的接受过程,对于整个出版产业而言,则是重要的消费环节及信息反馈,对于社会而言,正是这些接受或是拒绝出版物所传递的信息与观念的读者个体构成了各个社会阶层,  相似文献   

12.
用科学阅读观引领大众阅读新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文章读者为主体的大众阅读已进入读纸与阅网各擅其长的时代,要辩证看待大众阅读的功利性、娱乐性、快餐性;"三种书"的"大阅读教育"应以纸本书阅读为主导,学会用经典文本的"深阅读"带动网络文本的"浅阅读".  相似文献   

13.
刘艳 《图书情报工作》2019,63(10):21-30
[目的/意义] 在社会化阅读趋势下,将社会化阅读主体的网络身份与图书馆未来数字阅读服务相结合,明确图书馆开展社会化阅读服务的原因,探索社会化阅读平台的构建渠道,以期为未来图书馆阅读服务提供相关建议。[方法/过程] 通过对网络身份的哲学思辨,指出社会化阅读主体网络身份的特点及带来的阅读问题;区分社会化阅读主体在网络空间中数字足迹的类型,并详细论述社会化阅读对阅读环境、读者阅读行为、读者阅读能力的影响。最后,从为何构建社会化阅读、如何构建社会化阅读、如何规避风险问题三个方面提出图书馆构建社会化阅读服务的建议。[结果/结论] 社会化阅读主体网络身份具有真实身份在场缺席与数字身份虚拟在场的特征,"去身体化""匿名性"的网络身份,给予现代读者广阔的话语空间,促使数字足迹的产生与社会化阅读的形成。针对阅读方式的浅表化、阅读思考的懒惰化、信息推送的同质化、信息文本的游戏化等问题,图书馆在未来服务中可以通过在线网站、检索平台、移动阅读APP及第三方软件构建社会化阅读的渠道;可以通过数据聚合进一步优化信息推送;可以通过签订数据使用协议、加强网络发布内容监管、开展线下读书活动、实施数字素养培训、设置信息数量推荐上限规避社会化阅读的风险问题。  相似文献   

14.
论理论读者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确定读者和阅读范畴在图书馆学基础理论框架中的核心位置,对于纠正图书馆学的客观主义倾向具有积极作用。这一任务只有理论读者学可以完成。理论读者学的建立,要吸纳心理学、学习理论、传播学等对主体和阅读研究的成果、方法,总结情报学和网络技术中主体认知规律的运用经验,从而建立把阅读作为存在、命题和核心范畴的理论研究体系。参考文献22。  相似文献   

15.
网络阅读日渐成为大学生的一种新的阅读方式,而许多大学生网络读者并没有真正认识和充分发挥网络阅读的价值。通过分析网络阅读的特征和当前大学生网络阅读的现状,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开展网络阅读指导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随着智能手机等互联网终端的日渐普及,越来越多的读者选择通过手机、电脑进行数字化阅读,传统纸媒受到巨大冲击。其中,纸媒的副刊版面面对汹涌而来的无纸化、即时化阅读趋势,难以为低龄读者所接受。副刊版面应该利用当前手机阅读用户付费意愿淡漠,手机阅读盈利模式尚不成熟的机遇,利用虚拟网络社区等手段,争取并巩固自己的读者群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 基于社交网络开展群组式阅读推广,有利于扩大社交网络对阅读的积极功效,实现读者系统性、深层次、有意义的阅读。[方法/过程] 对基于社交网络的群组式阅读推广的内涵意蕴、环境构成要素、实现策略进行论述,并在阅读推广过程中,对该模式进行实践应用。[结果/结论] 案例研究显示:基于社交网络开展群组式阅读推广具有提高读者阅读成绩与思维层次,增强阅读主体意识及交互激励行为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移动互联环境下,用户的数字阅读行为日益普遍,沉浸式互动体验传播也因此有了新的用武之地.沉浸式体验理论和沉浸式传播理论为沉浸式互动体验传播在数字阅读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沉浸式互动体验传播可以提升读者的阅读审美体验,增大读者对数字阅读产品的接受程度,强化作品的教育引导功能.然而,沉浸式传播技术的更新、传播形态与作品内容的契合、对读者阅读心理的满足才能保障数字阅读产业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9.
解析新媒体环境对阅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阅读?加拿大学者阿尔维托·曼古埃尔是这样认为的,"阅读,几乎就如同呼吸一般,是我们的基本功能。"中国学者王余央等认为,阅读是"人类特有的文明行为和社会现象。可以说,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阅读史"。一关于阅读说到阅读,我们对它需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一)阅读概念的界定长期以来,人们把阅读与读书等同起来。其实,阅读是阅读主体(读者)与文本(可以是一本书,也可以是整个宇宙)相互影响的过程,是阅读主体实  相似文献   

20.
合作阅读推广发挥合作主体的资源优势为读者服务,实现读者与合作主体的共同发展,营销策略揭示合作阅读推广的共同要素、各环节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为合作阅读推广的研究提供借鉴。分析合作阅读推广营销策划的必要性,引入定制营销、网络整合营销4I原则、服务营销组合7P、体验营销,构建基于营销策略的合作阅读推广框架,制定推广策略,建立读者、图书馆、出版发行机构三维评价体系,探索合作阅读推广策划和开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