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詹茂庆 《视听纵横》2004,(1):113-113
所谓组合报道,就是将与某一新闻事件相关的内容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多侧面、全方位的报道。在表现手法上把新闻消息、新闻背景、新闻特写、新闻回顾、新闻述评、新闻评论、口播新闻、深度报道等组合在一起,将电视表现手法综合运用,使观众对这一新闻事件有一个全面的  相似文献   

2.
杨凤娇 《现代传播》2003,(6):117-118
新闻是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 ,新闻是反映事实的映像。全部的新闻报道汇集而成的整个客观世界的新闻映像 ,我们称之为新闻图景。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 ,新闻图景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的外在化。客观世界与报道者的主观世界相互作用 ,形成了大量的新闻映像 ,这些映像构成了新闻图景。新闻图景既是客观世界的映像 ,又是客观世界的一部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融合了传播者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新闻图景本身也是任何人都必须承认它的存在 ,接受它的影响。新闻图…  相似文献   

3.
正面典型报道是引导社会舆论的一种传统手法,过去和现在都取得相当的成绩;但仔细研究,目前的正面典型报道还有许多缺失的地方。一是没有运用恰当的表现手法典型报道作为新闻的一种报道题材,还是应该按照新闻学的一些基本理论来进行写作或编播,但现在我们正面典型报道的表现手法往往是与新闻的表现手法格格不入的。用事实说话是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它要求记者尽可能的不要直接表露自己的意见,寓观点于事实当中,并且让受众自己来判断作品中的观点。同时要用对事实的精心的编排来表现自己想要说的话,使受众可以轻易接受其观点。惟有这样,受众才…  相似文献   

4.
曾凡英 《新闻世界》2011,(11):45-46
战役性报道作为一种报道方式运用于我国新闻工作实践中由来已久。本文结合2010年《城厢新闻》推出的“东圳库区饮用水源地环境整治”系列报道,从新闻策划、表现手法、团队协作等方面对如何做好战役性报道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以前,电视新闻报道都是以条来计数的,一条一个内容,如果内容多了,一条消息放不下,便可做成新闻专题。现在的电视新闻不同了,经常可以看到许多电视台在报道新闻事件或人物时采用一种新的表现手法,这就是以一条主线围绕事件或人物,采制若干条新闻安排在一起,在同一时间内播出,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报道,向受众介绍新闻的现实情况,分析事件的原因、背景、意义及其发展趋势,使观众全面了解事件的全貌,是一个主题的新闻有多种形式的多条新闻来表现  相似文献   

6.
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先,新闻在后。也就是说,新闻报道的基本任务,是如实地反映客观世界。[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一般来说,新闻媒体是通过对客观世界中所发生的新闻进行及时、客观准确的反映和报道,从而形成反过来对周围世界产生作用和影响,以实现自己的社会功能.但在现实生活中,媒体往往参与和组织一些活动,活动又产生了新闻,媒体通过对新闻的报道,又推动了活动的深入,这样循环往复,形成一种强烈的社会影响力,往往收到比单纯被动反映客观事物更为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19世纪以来,欧美报业一直奉行客观报道(Objective Report)的原则。所谓客观报道,是指运用客观叙述的方式表达意见的一种新闻写作方法,这种方法因为具有较强的可信度和说服力,因而在整个西方新闻报道实践中成为一种主流形态。  相似文献   

9.
潘攀 《新闻传播》2006,(10):36-37,39
所谓图表新闻,就是运用图表的形式对所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报道。它可以不依附于一定的文字而存在,也不仅仅是文字报道的一种补充、解释,而是成为了一种独立存在的报道形式,有着完整的新闻性,可以独立地陈述新闻事实。一幅好的图表可以用数字、图案等来表达新闻事实,更加客观地反映事实,起到文字、照片所达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谈新闻写作中的『物』『意』『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是对客观事物的报道,是主观反映客观的产物。新闻写作作为写作的一种形式,它是客观存在和大脑思维共同作用的结果,必然要经历一个由“物”到“意”再到“文”的过程。新闻中的“物”是客观事实,是记者的采访对象或观察对象。它是新闻的本质属性之一。从客观事实到新闻,要经历一个中间环节──作者的头脑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加工。这一过程就是新闻写作的“意”。人脑反映客观事物,不是机械、直观的反映,而是自觉的、能动的反映,它是指作者从客观世界中得到各种材料后,经过大脑的思考,形成某种思想认识,这是新闻“意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电视新闻报道的立体化是电视台在报道新闻事件或人物时采用一种新的表现手法,这就是以一条主线围绕事件或人物,采制若干条新闻安排在一起,在同一时间内播出,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报道,向受众介绍新闻的现实情况,分析事件的原因、背景、意义及其发展趋势,使观众全面了解事件的全貌,是一个主题的新闻由多种形式的多条新闻来表现的方法。这种报道形式气势恢弘,震撼力大,内容深刻,具有很强的舆论导向作用,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一种好形式。  相似文献   

12.
李国英 《新闻前哨》2006,(11):11-12
新闻真实性问题是关于新闻本原的问题。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它要求本着公正的立场、客观的态度报道与事实一致的新闻。新闻的真实来自事实的客观,违背事实客观的新闻就对它的真实提出挑战。客观事实最终编码成媒介产品即新闻本,首先要转化为记的经验事实。经验事实是对感官世界中事实的认识,是客观事实的主观化,经过记的选择和本化过程进入新闻之中,成为新闻事实。但新闻事实还不完全等同于新闻,它指新闻中的事实,而新闻还包括记对新闻事实的选择、加工、整合,并赋予其一种表现形式,或是短讯、通讯,或是深度报道,从而揭示客观事实的意义。从客观事实、经验事实、新闻事实到新闻,记的主观认识和意志伴随始终。从哲学的角度说,客观事实是一种存在;新闻真实也是一种存在,但这种存在只存在于人们的脑海。新闻只有具体的真实,没有抽象的真实。所以,从客观上讲,新闻完全绝对的真实只是一个神话。媒体及其从业人员的职责是让新闻无限地逼近真相,做到局部真实与整体真实的统一、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陈彬 《青年记者》2007,(10):42-43
深度报道是通过系统提供新闻事件背景,用客观的解释和分析,来拓展和延伸新闻领域的一种报道方式。近年来,深度报道已经而且愈来愈受到新闻界的重视和受众的青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新闻报道作为报道主体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认识与反映。不可避免地带有潜意识中的主观性。也就是说,就算记者在进行采访报道时力求客观、准确,也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做到这一点。而一直以来,我们都将新闻的客观公正视为新闻的生命。这就凸显出新闻文风在整个媒介产业链中的重要性了。如果不能将求真务实的新闻作风在新闻采编中一以贯之.必然会让新闻作品严重偏离客观、准确的轨道。甚至踏上虚假、错误的歧途。  相似文献   

15.
否定客观报道的理论误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唯物论的新闻观必须坚守客观原则,任何主观内容都不应强加给事实,否则就是以杜撰的事实欺骗受众。统观今天世界各国媒体的报道,在整体上反映出世界的面貌和变化,大量新闻是客观的,否则我们无法认识国内外的各种事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田艳 《记者摇篮》2005,(2):24-24,45
新闻报道是一种理性的、客观的、公正的报道,这早已是广大新闻从业者的共识。至于新闻报道是否应该具有情感色彩,则是新闻界的一个敏感话题。纵观中外优秀的新闻作品,笔者以为,情感色彩是一篇新闻佳作问世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图表新闻纸质媒体的“图像化生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一段时间以来,图表新闻作为一种新的报道形式活跃在新闻报道当中。顾名思义,图表新闻就是运用图表的形式对所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报道。它可以不依附于一定的字而存在,也不仅仅是字报道的一种补充、解释,而是成为了一种独立存在的报道形式,有着完整的新闻性,可以独立地陈述新闻事实。图表的最大特点就是“用事实说话”,一幅好的图表可以用数字、图案等来表达新闻事实,更加客观地反映事实,起到字、照片所达不到的效果。目前,它在我国各大纸质传媒的报道中也占据了越来越大的份额。  相似文献   

18.
时政报道是党报、党刊新闻报道中的重头戏,也是党报、党刊增强权威性、指导性和公信力的主打“产品”。然而,时政新闻多属于硬性新闻,时政报道的约束相对较多,难以创新,其老套陈旧的表现手法,枯燥乏味的新闻语言,严重影响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削弱了时政报道自有的影响力,一直为许多受众所诟病。  相似文献   

19.
新闻是最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是客观世界的如实反映。其本质是主体(新闻报道者)对客体(新闻事实)的如实反映,新闻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 这就要求我们的新闻必须真实。真实既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新闻的力量,是新闻的共同要求。只有全面、深刻地理解新闻真实性的科学含义,才能准确把握新闻的真  相似文献   

20.
所谓深度报道,顾名思义,是一种全面深入的新闻报道形式,是相对于客观报道的平面性、片段性和孤立性而言的。它在交代事实的同时,更侧重于提示、说明事实产生的原因、发展过程及后果,对事实进行解释、分析,使受众对新闻事实的本质及意义有全面、纵深的理解。如果说客观报道的基本要求是“实事”,那么,深度报道的本质要求则应该是“求是”。与传统的动态新闻相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