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采用导频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中,常采用离散傅里叶变换(DFT)插值的方法来实现信道估计。针对DFT算法中虚子载波的缺失而导致冲激响应有频谱泄漏的现象,对DFT算法进行了两种改进,一是采用维纳滤波插入法重建虚子载波的信道信息,二是通过优化有效导频的LS信道估计来减小噪声的影响,并提高系统的性能。通过仿真证明,改进算法明显优于传统DFT算法。  相似文献   

2.
OFDM技术预计将成为第四代移动通信的主流技术。它的特点是各子载波相互正交,这样不但减少了子载波间的相互干扰,还大大提高了频谱利用率,而且该系统能够很好地对抗频率选择性衰落和窄带干扰。OFDM系统中二进制数据比特以PSK或QAM等调制方式调制到相应的子载波上。为了准确恢复信号,接收端需进行信号检测。时域差分检测通过比较当前OFDM符号子载波与前一个符号对应子载波的幅度和相位来实现。  相似文献   

3.
LTE关键技术之一是OFDM技术,将高速输入数据流串并转换成很多低速数据流,通过DFT将每个低速数据流调制于一个与其他子频带相互正交的子载波上,这会带来叠加信号的高峰均比,从而对发射机的功率放大器件提出很高的要求.为此,对PAPR进行分析、量化并提出降低PAPR的方法.先分析传统的削波方法对降低PAPR的影响,再提出一种新的改进方法SC-FDMA技术,通过对上行用户集中分配子载波,可以较好地降低上行的PAPR,实验测试也表明SC-FDMA较之于OFDMA的PAPR有了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OFDM信号的峰值平均功率比(PAPR)问题,从瞬时功率包络出发,基于初始状态矢量的重心,得到了一种降低PAPK的OFDM子载波初始状态分布的规律.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新的初始状态分布规律,OFDM信号PAPK大幅度降低;子载波数目加倍,OFDM信号PAPR增加不足1.0dB.  相似文献   

5.
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中子载波间干扰(ICI)对系统的误码率性能有很大影响。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复数加权的ICI自消除算法。与数据取反自消除算法不同,该算法首先将发送数据进行复数加权,且复数权系数中的参数根据子载波数目而变化。通过选择合适的参数,使接收信号中的有用信号达到最大,从而抑制子载波间干扰。仿真结果表明,复数加权自消除算法可以减小子载波间的干扰,提高系统的误码率性能。  相似文献   

6.
分别在平坦衰落和频率选择性衰落的无线信道模型中建立了基于多用户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和分布式天线的认知无线电系统中子载波分配模型.该模型不再用"干扰温度"限制认知用户来保护主用户,而是规定主用户在其所有子载波上的吞吐量之和需要高于一定的门限.然后,根据不同信道模型的特点提出了最优子载波分配方案,该方案利用分支定界法和隐枚举法最大化系统的吞吐量.最后,利用Pegging算法提出了效率与公平折中的子载波分配方案.仿真证明,在不同场景中所提出的子载波分配方案与现有方案相比在吞吐量和公平性方面均具有较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在Q/GDW 1379.4-2013通信单元检验技术规范对载波通信单元功率消耗的限定要求下,为了有效提高低压电力集抄台区电能信息的采集速率,建设高速实时、双向智能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子带的电力线载波速率最大化算法。以带宽2~30 MHz为信号载频,结合Homeplug AV规约下的子载波自适应调制方式,将相邻子载波进行逻辑分组为子带,以中值信噪比门限算法为基础,融入贪婪功率分配机制,合理分配分子带比特数,得到了最大化载波速率。仿真结果表明:较传统的信噪比门限算法和Homeplug AV自适应比特分配算法,提出的算法具有更高的载波速率,而相比于传统贪婪算法,虽达到的载波速率略低,却极大地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和硬件开销。  相似文献   

8.
电力线载波通讯是指利用现有电力线,通过载波方式将信号进行高速传输的技术。电力线载波数传模块是电力线载波通信的核心部件和硬件基础。  相似文献   

9.
多载波调制(MCM)是利用并行等带宽子信道进行信息传输的基带技术,通常采用快速傅立叶变换(FFT)技术实现,在码间干扰(ISI)环境下具有良好的性能并可避免单频干扰,增加了信号的峰值与平均值之比(PAVR),是实现4G目标的一种新技术。  相似文献   

10.
针对侦察接收机信号调制模式识别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全数字接收机理论的信号调制方式识别技术,结合AGC、FFT、位同步环和载波跟踪环技术,能够有效识别输入信号强度、载波频率动态变化的BPSK、QPSK和FSK信号。利用载波跟踪环路频率跟踪曲线完成FSK和PSK识别,利用解调的基带数据完成BPSK和QPSK识别。在Altera 公司的Stratix II器件EP2S180F1020C4上利用该方法完成实现,并对中国电子集团提供的空口信号进行识别验证。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保证识别率的同时可降低算法复杂度,易于硬件实现。  相似文献   

11.
近体诗是以“切韵”音系为代表的中古声调系统来调平仄的,从普通话声调分析近体诗平仄的关键在于辨认古人声字,这里以古今声调的对应关系为依据,归纳了排除法,声母辨认法,方言声调与普通话声调对应法等3种方法,使古代诗歌爱好能以他们所熟练掌握的今声调准确分析近体诗的平仄。  相似文献   

12.
前人学者对莆仙方言单字声调的调类归并与调值描写存在各种观点。采用实验语音学研究方法,与传统研究相结合,探讨莆仙方言单字声调,进一步描写莆仙方言的时长特征,与传统调值进行对比分析。本次实验所得莆仙方言共有7个调类,即: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阴入、阳入,单字调调值分别为533、334、331、51、31、41、3。  相似文献   

13.
亲属称谓语反映着婚姻、家庭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从他亲属称谓语则是亲属称谓语中比较独特的构成部分,庆阳方言从他亲属称谓语呈现出浓郁的地域色彩。主要探析庆阳方言从他亲属称谓语的类型、特点和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4.
方言区人学习普通话,声调偏误是突出的问题。以广西桂北平话区为个案,从声调的实验分析出发,对“方言式普通话“声调偏误的种种现象所作的考察表明:“方言式普通话“声调的偏误主要表现在调域(调值)和调型两个方面,利用语音分析软件进行普通话声调学习是一个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5.
据《诗经》用韵研究古四声,有四点需要分辨:一,《诗经》押韵有必韵句和非必韵句的区别,非必韵句对声音(本文关注声调)和谐的要求宽于必韵句,不重复的必韵句韵脚更能反映古声调情况的客观。二,《诗经》同部字相押,有的既同部又同声调,有的同部但不同声调。在符合一定韵式的规律性转换中,同部不同声调也是诗人有意识的换韵,应当视为四声分押。三,因假借、引申派生、语法音变等原因,有些字一字多个声调,根据音义相应的原则,应区别其不同意义和不同语法功能,以定其在具体诗句中的实际声调。四,《诗经》中,平、上、去、入各声,阴、阳、入各声,用韵情况很不同,了解古四声发展演变的不平衡性,各声应区别统计。根据上述四点主张,发现一些新的定例、韵式,以义辨音。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诗经》用韵的四声数据库,从而利用计算机对全诗305篇、1133有韵之章、1696韵段、5308入韵句的用韵关系进行分析和统计。得到以下数据:4548必韵句中,通押183句,占全部必韵句的4.02%。各声通押比依次是平声2.27%,上声5.42%,去声16.71%,入声1.44%。阴、阳、入三声的通押比依次为阴声韵5.88%,阳声韵3.29%,入声韵1.44%。阳声韵中,平、上、去声的通押比依次是1.26%、15.05%、17.86%。阴声韵的去声和阳声韵的上、去声,在《诗经》时代可能处于四声系统上发展完善的晚期。  相似文献   

16.
毕节方言属于西南官话川黔片,包含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个声调,其调形格局中高调多,低调少,是一个以高平、高降(包括高微降、全降)和低凹等调形共同组合而成的较为稳定的格局类型。毕节方言当中还存在一些比较特殊的声调现象,包括作为非区别特征的假声和嘎裂声等,这是传统声调研究中没有发现的。毕节方言中阳平调和上声调这两个降调的调头等高,要通过其调尾才能区别开来,这说明声调调尾与声调调头一样也可以作为降调的一个重要区别特征。  相似文献   

17.
《洛阳伽蓝记》几小类复音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曾穷尽式地讨论了《洛阳伽蓝记》中的复音词,占比重较大的类型的复音词曾在其他文章中介绍了,这里主要介绍几种占比重较小的类型的复音词,主要包括:主谓式合成词、动宾式合成词、补充式合成词、附加式派生词和几种难以确定类型的复音组合。主要是从组成合成词的词素性方面分类介绍了它们的类别,属于描写的性质,这些基础性研究可以为理论研究提供语料帮助。  相似文献   

18.
英语语调是说话人组织话语意义的一种手段,是达到交际目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语调可以传递不同的信息和话语含义。语调的话语功能是不容忽视的。在言语交际中,发话人通过语调的常规及非常规使用来表达句子的常规及非常规意义。受话人则根据语调,结合语境及会话"合作原则"来推导句子的隐含意义。语调也是发话人传递新信息的一种交际策略。用关联理论的话来说,受话人可根据语调,获得新信息并改变自己旧的语境假设,以最佳关联为取向,去推导话语含义。因此,英语语调在话语含义推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沈谦《词韵略》开创了依附于诗韵.结合对唐宋名家词作韵脚的抽样调查.而折衷取用的词韵编纂方法。沈谦探讨并确立词韵押韵的原则.填词用韵应该平声独押.上去通押.入声独押.又偶有平上去三声通押的情况.又在《中原音韵》的基础上.归并组合出十九韵部,并主张参用古诗押韵之法。《词韵略》面世之后.得到词坛的激赏。对清代的词韵制作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其韵部分合原则和编纂方法成为后世词韵取资沿袭的渊薮。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现代语言学的方法,结合其他学科知识,特别是实验的方法,就聋哑儿童声调发音状况进行实验研究。本论文通过群体调查得到了第一手资料,利用计算机语音分析设备和设施进行分析,并通过对基频数据进行归整,绘制语图,确定实际的调值与调类。结果表明:在听力障碍儿童中声调发音以平调和降调为主,调值变化幅度小,基频偏高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