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字面意义在惯用语理解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进 《现代语文》2006,(4):50-51
汉语惯用语是熟语中的一种.尽管学界对惯用语的定义还不尽一致,但是它作为汉语中富有魅力的表达形式一直备受人们的青睐.20世纪80年代后,惯用语的研究有逐渐增多的趋势,人们借鉴西方语言学者的惯用语研究成果对汉语惯用语深入剖析诠释,极大地推动了汉语惯用语的研究.近些年兴起的认知语言学或是认知心理学以其独特的视角开辟了惯用语研究的新天地,有学者已经注意到惯用语字面意义对惯用语理解的作用,但仍有忽视字面意义的倾向,我们拟对字面意义在惯用语的理解中的作用加以梳理,以科学认识惯用语字面意义的价值和功能.  相似文献   

2.
汉语惯用语是一种具有比喻意义的惯用的定型词组.本文以<惯用语例释>和<熟语大全--惯用语集锦>为语料库,阐述汉语惯用语语义的重要特点--"表意的双层性",即字面义和比喻义;并进一步探究隐喻在惯用语双层语义形成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惯用语比喻意义理解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惯用语比喻意义的理解受熟悉性、预测性、分解性、透明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探讨惯用语理解机制的过程中,研究者们对不同影响因素的重视程度不同,是造成理论观点分歧的主要原因。通过分析各种因素对惯用语理解的影响,结合汉语惯用语的语言学特点和汉语惯用语理解的有关研究,可以认为汉语惯用语在大脑中没有词汇化,汉语惯用语的理解是一个构造过程,汉语惯用语的成分字(词)时惯用语的理解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惯用语是口语当中一种短小定型的语言样式,它往往超越字面意义,而获得一种比喻性的整体意义。在惯用语意义形成的过程中,隐喻作为一种认知的模式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思维模式不仅帮助人们发现万事万物之间的相似点,而且激发人们创造事物之间的相似点,从而把具象概念系统和抽象概念系统,生理体验和心理体验联系起来,在惯用语的字面意和整体意之间构建了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文化语境的角度对汉语英语颜色词从字面意义、隐含意义、来源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比较其不同的象征意义、用途及文化价值。准确的理解颜色词,有助于有效地进行跨文化言语交流。  相似文献   

6.
汉语惯用语的形成与发展和人的认知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意义往往不同于其构成成分所组成的字面意义。本文运用Lakoff和Johnson关于惯用语产生的认知机制的观点,通过实例分析来探究概念隐喻,概念转喻和常规知识三种认知机制在惯用语理解过程中的作用,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惯用语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惯用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本文以外国留学生使用惯用语的大量偏误为语料,从惯用语的性质特点入手,分析了留学生惯用语使用中的三种偏误现象,即语义偏误、语法偏误和语用偏误,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提高留学生的汉语使用水平。  相似文献   

8.
韩刚 《现代语文》2007,(9):15-16
一、引言 在言语交际中,言语符号传递的信息分字面意义、语境意义和语用意义三个层次.字面意义是言语符号脱离具体语境时具有的意义,包括概念意义和命题意义;语境意义是言语符号在特定语境中具有的意义,包括语境真实意义和语境联想意义;语用意义是言语者在特定语境中运用特定言语的用意,包括逻辑用意和情境用意.  相似文献   

9.
哈萨克族的惯用语是固定结构关系和完整意义的词语组合。它是由词语组成的定型短语,但又区别于一般短语。一般短语是实指,而惯用语是字面意义的虚指。它的修辞手段既有一般共性,又有独特个性。从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和对偶5个方面揭示了哈萨克惯用语的修辞手段,概括了其修辞手法,展示了其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0.
人们在交际中往往不是直接表达思想,而是采用婉转的方式,将真正的意图隐含在话语中,读者或听者则需通过字面意义理解其隐含意义.话语的隐含意义可以不只是一种,那么怎样才能正确地理解写者的意图?这就需要借助语境.语境是隐含意义产生的基础和条件,是理解隐含意义的依据.它可以排除多义、歧义,确定和阐释语义.  相似文献   

11.
儿童身体隐喻理解能力的发展:语境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制隐喻理解量表,以某县城小学2、4、6年级共168名学生为被试,考察儿童在有和无语境中身体隐喻和非身体隐喻的理解成绩。实验结果表明:(1)随着年龄增长,在语境下儿童的隐喻理解能力越来越强;(2)2年级儿童的隐喻理解极不稳定,语境对隐喻理解的作用小且具有不确定性;(3)4年级儿童无语境的身体隐喻理解水平最低,有语境的非身体隐喻理解水平最高;(4)6年级儿童有较高的隐喻理解水平,能比较准确理解有语境的非身体隐喻,语境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2.
汉英两种语言中都有着丰富的动物习语。植根于不同的文化土壤,这类动物习语有其显著特征。英汉动物习语可以通过三个方面来比较:(1)比喻物体相同,比喻意义也相同;(2)比喻物体相同,而比喻意义不同:(3)比喻物体不同,而比喻意义相同。习语承载着一个国家丰富的文化信息。收集和研究它们将对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文化差异与词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诸要素中 ,词汇最能承载文化信息和反映社会生活。由于世界观、文化心理、价值观念、文化渊源、习语惯用法等方面的差异 ,一些常用词及其文化内涵迥然不同。因此 ,应联系文化差异传授词汇知识 ,或追根溯源 ,或随语随文加以诠释 ,或剖析其文化喻义 ,或点明其文化规约 ,从而在更高层次和更深意义上学好和用好词汇  相似文献   

14.
采用句子启动技术和词汇判断任务探讨了句子语境在外国留学生汉语词汇识别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解释性语境和有语法标记解释性语境在留学生汉语词汇识别中发生促进作用;无语法标记解释性语境只有在高年级留学生的汉语词汇识别中才产生促进作用;与无语法标记解释性语境相比,无语法标记推理性语境更能促进留学生的汉语词汇识别;在低、中年级中,有语法标记推理性语境比有语法标记解释性语境更能促进其汉语词汇识别;语法标记在解释性语境对留学生汉语词汇的识别产生促进作用;语法标记在推理性语境只对低、中年级留学生汉语词汇识别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习语是语言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深厚的民族文化的沉积。由于英汉两个民族的地理环境、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有不少习语明显地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民族形式。从总体上看,英汉习语在表现语义和文化特征方面,主要有三种类型。即对应关系、半对应关系和不对应关系。在翻译时,对应关系的习语可采用直译的方法,半对应关系和不对应关系的习语,应该首先弄清它们的文化内涵和实际意义,再根据上下文的意思灵活处理。  相似文献   

16.
成语是汉语中最能表现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的部分,但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起来却有很多困难。他们运用汉语成语的偏误主要表现在书写形式有误、语义理解有误、语义搭配不当、句法运用不当、语用范围不妥等。造成这些偏误的主要原因是:第一,缺乏对汉语成语语义全面正确的理解;第二,对汉语成语语法功能掌握不够;第三,对汉语成语使用语境了解不多;第四,成语工具书的误导等。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讨论如何从成语词典中了解成语的内部意义和外部意义,提出了解成语的方法:直接了解、综析了解和专题了解,涉及到了解成语须具备相关的背景知识.文章结合本人的"辞书学"课程教学讨论了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汉英习语翻译中的文化意蕴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习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因而形成汉英习语语义的不对应性,阐述了中西文化差异所导致的汉英习语指称意义与联想意义的不对应性;分析了汉英习语互译过程中所出现的几种翻译错误,强调在翻译过程中注重文化因素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荣格和弗莱的原型批评为进行人类化和学深层结构的整体性研究,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本认为,探究中国化精神内核,审察神话原型“天”的隐喻意义,至为重要。在此。力图追根溯源。透析远古神话中“天”的概念及其天人关系,提出对中国化的一种解读。  相似文献   

20.
对隐喻意义的理解一直是语言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隐喻的理解有过阐述。无论是从哪个角度去解释隐喻的意义,都离不开语境的作用。试从语境的角度分析隐喻意义的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