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现状调查——以四川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四川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职业认同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职业责任感较强,但职业认同度不高;教师的职业认同在性别、年龄、学历、任教学科等变量上的差异明显;教师的职业认同受到职业认识、职业满意度、职业压力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2.
国家有关政策及法律要求社会各界要积极营造职业教育良好发展氛围,在普职分流及民众对职业教育接受度不高的情况下,中小学教师对职业教育的接受度值得关注。通过对全国15 625名中小学教师的调查发现:中小学教师让其孩子接受职业教育的意愿比较低,仅为27.9%,在各人口学变量间存在显著差异,学段越高的教师越不愿意让其孩子上职业院校,经济越发达的东部地区及地级市、省会地区的教师越不愿意让其孩子上职业院校,除了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高收入水平及职称未定级的教师外,年收入水平越高及职称越高的教师越愿意让其孩子上职业院校。为此,建议:为形成正确的劳动观与职业观,很有必要要求中小学教师在平时的课程与活动中逐步渗透有关的职业启蒙教育知识,应要求初中及普通高中教师越来越多地正面向学生宣讲职业教育,让学生明白职业教育同样是适合的成长成才途径,在正面宣讲职业教育中应更多地要求男性教师及年收入水平在10万元以下中的收入越高的教师及职称越高的教师,因他们更能接受职业教育,其有利身份与地位也更容易取得学生及家长的信任与接纳。  相似文献   

3.
近日,笔者在农村中小学发现,农村中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后,培训费、教材费、住宿管理费等无法报销,多的有上千元,少的也有二三百元,时间长的达半年之久,时间短的也有一月余,一位农村初中教师说:“像这样培训经费报销不了,今后谁也不愿意参加培训了”。这位教师的说法可谓道出了绝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心里话。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相对而言还普遍较低。有些是民师、简师,有些是中师、幼师;有些地方为了满足初中教学需求,拔高使用教师,把部分中师、幼师毕业的中专生调到初中任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逐步推进,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新的…  相似文献   

4.
谢华  赵雪 《安康学院学报》2012,24(3):120-122
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对四川省和重庆市的15所农村中小学调查分析后认为,"不研究、不合作、不反思"是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校本教研、教师合作、教学反思"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阴盛阳衰"现象作为当前的一个热点话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种现象受现行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家庭教育方武、文化传播、教师的性别角色观等因素影响.其中,教师的性别角色观尤其值得关注.对301名广东省中小学教师性别角色观调查显示:教师的性别角色观存在双性化倾向,理想男生和理想女生的主要特质没有显著差异;教师的双性化性别角色观利于女生发展.理想男生和理想女生的独有特质体现了性别刻板印象,说明教师的性别角色观也受传统文化的一定影响.总的看,双性化是教师性别角色观的一个误区,也是"阴盛阳衰"现象的重要成因.  相似文献   

6.
人们常说:“教师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们把教师比喻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比喻成“园丁”,辛勤地浇灌着娇嫩的花朵。这是多崇高的评价呀!这朴实的语言高度地赞美了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也充分地说明了教师这一职业的与众不同。特别是国家推行新课程改革后,农村中小学教师在特殊的工作环境和特殊的岗位,其职业观就更特殊了。  相似文献   

7.
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必须要提高教育教学科研水平.目前,由于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现状不是很理想,导致部分农村地区的教育科研水平低下,科研成果实效性不高,针对这一现象,对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采取措施是端正教师科研的态度,提高科研意识;开展多种形式的科研培训,加强科研理论知识修养;提高科研管理水平,转变思想观念;建立健全的科研制度,规范科研管理,让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走出"瓶颈"状态,迈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8.
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师良好的职业认同是稳定农村教师队伍、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关键.四川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职业责任感较强,但职业认同度不高;教师的职业认同在性别、年龄、学历、任教学科上差异明显.究其原因,教师的职业认同受到职业认识、职业贲任、职业满意度、职业压力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小学出现了严重的教师流失现象,这一现象严重影响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对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失问题的研究,必须跳出现象描述的思维定势,思考与分析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失的深层原因,也只有从根本上采取合理对策,才能使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失问题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描述四川省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心理枯竭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探索有效降低中小学教师职业心理枯竭的对策。方法:采用测量法,对四川省182名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心理枯竭现状进行测量分析,并系统考察四川省中小学教师职业心理枯竭的特点及对策。结果:四川省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心理枯竭与参照值相比情况较为严重,主要体现在个人成就感和认知枯竭两个维度上;职业心理枯竭的个人成就感维度在所教年级因素上存在差异;职业心理枯竭的情绪衰竭、去人性化、认知枯竭三个维度在有无辞职想法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职业心理枯竭的个人成就感维度在是否担任班主任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四川省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心理枯竭状况较为严重,同时教师的职业心理枯竭还具有受多种因素影响和心理枯竭状况普遍存在的新趋势和新特点,亟待社会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四川部分小学的走访,发现当前小学科学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小学科学教师素养不高,科学师资缺乏;教学设备不足,科学课程资源匮乏;现行小学科学教材无法满足城乡不同需求;大班教学,难以保证教学质量;小学科学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与执行不相适应。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主要是:加大对科学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提高科学教育教学质量;加大科学教师培训力度,尽快适应新课程改革;小学科学教师应着力提高自身科学素养,以适应新课程需要;编写适宜的地方小学科学教材,以满足城乡不同需求;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齐抓共管,提高小学科学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自编《教师心理健康问卷》对重庆、四川、贵州等地的896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躯体症状最严重,接下来依次是职业倦怠、挫折应对问题、人格障碍、人生态度问题、社会适应问题;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中师或中专学历水平的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大专或本科学历的教师。  相似文献   

13.
在对四川省绵阳市的47所乡镇中小学的音乐师资进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音乐师资的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应该强化农村中小学音乐师资再培训和扩大其进修体系,研究并修正适应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以进一步促进农村音乐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乡村教师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短板。十年来,我国政府不断补足政策短板,乡村教师政策聚焦于村庄学校、教学点教师,再进一步深度聚焦于最薄弱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国家级贫困县、“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的乡村教师。通过细化补充、强化保障、优化管理和深化质量等多方面不断加强乡村教师政策体系建设,有效缓解了乡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问题,为提高乡村教师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打下坚实基础。但乡村教师政策仍有缺失,尚需进一步以调查、监测手段,夯实政策改进的研究基础,并彰显教师政策制定的乡村立场。  相似文献   

15.
从教师职前培养的角度研究四川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当前面向四川农村学校的师范生培养中的问题主要在于:对师范生自学能力培养的欠缺;忽视了城市和农村的差异;轻视心理辅导学科的实践技能的培养。从四个方面总结出面向四川农村学校师范生培养的策略:1.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发展有效学习的技能;2.培养学生音乐或美术或体育方面的特长;3.心理辅导实践技能的培养;4.农业知识的讲授。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师要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为目标,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但目前农村学校语文教学工作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语文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巧设课堂导入,引发学生情感共鸣,加入游戏教学环节,设置趣味作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农村小学全科教师教学胜任力是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关键能力。通过对N省959位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课堂观察发现:农村小学全科教师教学胜任力水平一般,包班制全科教师教学胜任力整体高于协同包班制全科教师教学胜任力;不同胜任水平的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在教学各维度存在显著差异,全科教学内容维度得分最低;不同变量水平的农村小学全科教师教学胜任力表现存在差异。为了有效提高农村小学全科教师教学胜任力,需要正确理解农村小学全科教学;加强农村小学全科教师课程统整能力;重视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训系统化设计。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安徽省乡村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采用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问卷,对1 228名安徽省乡村中小学教师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安徽省乡村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处于中上水平;性别、年龄、教龄、学历是影响乡村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的个体因素;职务、学校属性是影响乡村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的工作因素。因此,有必要重点培养和提升女教师、青年教师、高中教师和高学历教师的心理资本水平,促进乡村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加快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是当今教育公平、社会和谐以及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需要,我们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把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第一要务来认识;要以人为本,关怀农村教师的生活;要全面协调,加大农村教育的经费投入;要统筹兼顾,促进城乡教师交流,为农村学校输送优质师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