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方法的转变离不开教学思维方式的转型,当前生成性教学思维成了大家持续讨论的话题。一时之间,预成性教学思维似乎成为人人唾骂的"黄世仁",生成性教学思维似乎成为教学改革的"伟大的拯救者",还有一部分人将预设性教学作为生成性教学的对立面进行了批判。  相似文献   

2.
现代远程教学范式是教育科学共同体在远程教学领域内,所共有的学术信念、价值规范、基本理论模型、教育技术及教学行为方式的总称。预成性远程教学范式具有预成性和去生活性的特征,在其统摄下,远程教学陷入了成效不佳的困境。而生成性远程教学范式是对预成性远程教学范式的建设性的超越,它具有生成性、情境性、生活性的特征。远程教学范式从"预成性"向"生成性"的转变,对于摆脱教学困境,扩展课程与教学的生成性空间,促进远程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预成性与生成性:课程的二重基本属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预成性和生成性是课程的二重基本属性,预成性与生成性并存于课程当中,二者并非对立而是互补关系。课程在预成性与生成性的交融中发展。实现课程在预成性与生成性的交融中发展,需要首先摆脱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的课程思维方式,坚持和合的课程思维方式;其次,要以学生的完满个陛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再次,要不断提升教师的课程智慧。  相似文献   

4.
在生成性思维受到关注以前,是预成性思维统领着教学设计.它过于关注教学目标的实现而使原本丰富的教学过程成了线性的教学流程,因此,必须实现从预成性思维到生成性  相似文献   

5.
从“预成”到“生成”:教学思维方式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教学思维方式的转换对教学的变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就我国当前的教育实际来说,急需实现教学思维方式从"预成"到"生成"的转换。预成性思维先在地设定事物本质和规律并按这种设定来认识和控制事物的发展。生成性思维认为事物及其本质是在其发展过程中生成的而不是预先存在的。实现教学思维方式从"预成"到"生成"转换,具有时代的必然性,它有利于教学范式的转型。  相似文献   

6.
预设性思维方式和生成性思维方式是科学完整教学思维的两翼,是有效教学的双基。预设性思维方式的整体特征是二元论与预成性,生成性思维方式的整体特征是差异性、不确定性、创生性等。二者虽然相互对抗排斥,但各有自身的适用域,新课改呼唤二者相互依存、优势互补,各自在适用域中把握好使用度和发挥自身优点,在科学完整教学思维统筹下实现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7.
预设性教学思维与生成性教学思维是完整教学思维的二重基本属性,是有效教学实施与教学实践性变革的基础性思维方式。预设性教学思维的整体特征是二元论与预成性,生成性教学思维的整体特征是差异性、不确定性、创生性等,二者表现在教学中时各有其独特之处。二者虽然有相互对抗排斥的一面,但在教学实践中又各有自身的适用域。新课改呼唤二者相互依存、优势互补,各自在适用域中把握好使用度和发挥自身优点,在科学完整教学思维统筹下实现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8.
预设性教学思维与生成性教学思维是完整教学思维的二重基本属性,是有效教学实施与教学实践性变革的基础性思维方式.预设性教学思维的整体特征是二元论与预成性,生成性教学思维的整体特征是差异性、不确定性、创生性等,二者表现在教学中时各有其独特之处.二者虽然有相互对抗排斥的一面,但在教学实践中又各有自身的适用域.新课改呼唤二者相互依存、优势互补,各自在适用域中把握好使用度和发挥自身优点,在科学完整教学思维统筹下实现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9.
论教学的二重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学二重性指教学过程中的预设性和生成性。预设性教学是预成性思维影响下的教学形态,关注教学性目标、教师的教学设计、学生的学习结果以及教学的秩序等,具有明显的科学主义取向。生成性教学是在生成性思维影响下的教学形态,关注表现性目标、教学过程、师生互动等,具有明显的人文主义取向。教学活动作为一种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活动,具有科学的预设性与人文的生成性的双重属性。教学的二重属性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而是共存、互补关系。教学研究应加强对教学生成性的研究以弥补过去研究之不足。  相似文献   

10.
思维方式是决定一个人行为的深层次、根本性因素,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和实现专业成长,必须从转变思维方式入手。教学思维范式是教育者对教学实践活动认知、思考的模式,具体体现为知识观、学生观、教学观和师生观等。当前,教学思维范式从预成性教学思维转变为生成性教学思维,基于此,教师必须转变思维方式。思维方式转变的内在机制,即思维冲突——教学理论启蒙——教学实践反思,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激发自身自主发展,积极转变意识,养成生成性教学思维。  相似文献   

11.
预设与生成:有效教学范式之嬗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有效教学自初生之际便弥漫着"预成性"的阴霾。它的工具性、线性思维、独白和嵌入论等特点已与当今教育教学改革新理念相错位。而生成性教学把握住了现代教学从抓标准化和大规模的扩张到多样化个性张扬这一变革脉络,体现了人文关怀、复杂性理论、对话和建构论等特点,实现了有效教学范式的重要变革。  相似文献   

12.
预成性高等教育管理范式是按照事先设定的管理目标,开展管理活动的管理方式,往往能够得到与管理目标一致的管理结果。而生成式管理范式是根据学校实际发展情况开展管理工作的管理模式,更具发展性和动态性,也更加符合现代高校教育管理的要求。本文分析了预成性管理范式的弊端和生成性管理范式的特点,并探讨了高等教育管理范式从预成性向生成性转变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预成性思维到生成性思维的转换,是现代哲学的最强音,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生成性思维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需关注人的生成性,关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生成性。生成性思维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观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出了崇尚过程民主、崇尚整体价值、崇尚整合方法论、崇尚生活经验的实践诉求。  相似文献   

14.
目前大部分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依然是预成性思维统领着的“规律”课堂,过于强调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准确性、唯一性,不允许出现“意外”。实验教学需要精心预设,也要为生成创设情境、留下空间;同时也需要教师不断捕捉“意外”,及时判断、重组,并调整自己的教学预设,推动实验教学由预成性思维统领着的“规律”课堂向生成性思维主导的“动态”课堂转变。  相似文献   

15.
目前大部分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依然是预成性思维统领着的"规律"课堂,过于强调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准确性、唯一性,不允许出现"意外"。实验教学需要精心预设,也要为生成创设情境、留下空间;同时也需要教师不断捕捉"意外",及时判断、重组,并调整自己的教学预设,推动实验教学由预成性思维统领着的"规律"课堂向生成性思维主导的"动态"课堂转变。  相似文献   

16.
"生成"作为一种思想,在古希腊就已产生,但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则开始于现代哲学。生成性思维认为事物及其本质是在其发展过程中生成的而不是预先存在的。它具有重关系、重创造、重非线性、重过程、重具体等特征。在生成性思维视阈下,学生是生成性的存在,具有无限的发展可能;教学是过程性的存在,具有无限创生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叶蓉 《华章》2011,(20)
生成性教学是相对于传统预成性教学而言的,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用爱包容、捕捉细节、转变教学观念,激发、创造生成性教学资源的生成,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实现语文课堂中无法预约的精彩.  相似文献   

18.
生成性是对接受性的一种批判和超越,是对预成性的补充和修正。生成性教学的实施需要进行弹性化的教学设计,从以教定教转变为以学定教。体育课堂具有极强的现场性和随机性,学习的状态、条件等随时会发生变  相似文献   

19.
教学的恒定性与境遇性分别是在预成性思维和生成性思维视域下看到的教学图景。应然的教学是境遇性与恒定性的统一,但由于理性思维的膨胀,人们一直痴迷于恒定性的探求而忽略甚至压抑了境遇性。强调教学的境遇性是对传统中人们过于重视恒定性的纠正。恒定性是对教学静态的描述,境遇性是对教学动态的表征,它们是教学性状的两个极点,二者之间存在一个连续的区域,从而存在无数的教学形态,当我们将其中的一种形态当作教学的全部形态时,教学就走向了极端。  相似文献   

20.
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评价以预成性为主,容易忽视学生主体性,教学过程相对固化。生成性评价是一种强调引导、启发、唤醒,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追求学生个体发展,关注学生生命价值的评价理念。生成性评价具有评价内容全面性、评价语言规范性、评价时机恰当性、评价方式多元性的特征。生成性评价强调教学过程的动态形成,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能力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