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市域教育评估可以促使各地明确教育发展的优势、弱势和努力方向,为市域内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制订教育发展规划、调整政策措施提供必要的依据.本文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建立人类发展指数(HDI)的方法,在主要参考国内外教育发展评价思想的基础上,建立了市域教育发展指标体系,以教育发展指数(EDI)评价市域教育发展水平,并得出了湖南14个市(州)的教育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2.
数字     
全国15城市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价显示:成都教育发展指数0.928,位列第一 10月29日,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发布《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价与比较研究报告(2014)》,成都市综合反映各级各类教育普及程度和教育质量的教育发展指数达到0.928,位列第一。成都市教育公平指数为0.82,教育条件保障指数为0.659,教育经费投入指数为0.687。根据监测报告,教育发展指数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成都市、沈阳市、武汉市、杭州市和南京市。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综合办学效益应通过对教育投入成本指标和教育质量指标的评价完成。其中,教育投入成本指标是指教学成本、管理成本、服务成本和校内外实训基地成本等,教育质量指标是指教学管理质量指标、学生质量指标和特殊人才指标。本文建立了多科性高职院校综合办学效益评价体系,采用“分值/千元/生均”对综合效益指标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评价,结果分为三个等级:臆1.25+(特殊人才指数/教育投入成本指标)分值为不合格;逸3.33+(特殊人才指数/教育投入成本指标)分值为基本合格;逸5.58+(特殊人才指数/教育投入成本指标)分值为合格。  相似文献   

4.
重庆市围绕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工作,通过完善工作机制、构建质量标准、开展试点研究、实施质量监测,实现了综合评价与中高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对接,建立了区域教育质量内控机制,推进了市域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工作的深入发展。但这项工作还存在对评价改革重视程度不够等一些现实问题。为此,研究者结合教育发展的新时代背景,提出了要深入领会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国家精神,继续贯彻落实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专业人才与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探索强化对评价结果的运用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持续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要求和背景下,基于市域范围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实施亟须开展。针对教学监测重视程度不够、三级监测实施存在现实困难、监测未形成体系化等问题,探索构建市域中职教学质量监测体系,实现教育质量监测的省市校三级融通。宜宾市构建的市域“1+1+N”中职教学质量监测体系的实践,在市域范围内规范化、持续化实施了对中职教育文化课、专业课(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监测,推动了市域范围内中职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规范了专业课程的开设。  相似文献   

6.
科学评估人工智能教育实践水平,是推进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然而尚未有研究对此作出明确回应。为考察我国人工智能教育发展的综合水平和差异表现,本研究采用指数评估这一创新范式,明晰人工智能教育发展指数的内涵要点,设计测评框架,测度不同区域人工智能教育发展指数。研究发现:1)我国不同区域的人工智能教育发展指数水平从高到低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华中地区、华北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2)从东部、中部到西部的省(市、自治区),人工智能教育发展指数呈下降趋势;3)不同省(市、自治区)的人工智能教育发展子指数存在差异,且背景、投入、过程和产出等子指数共同制约人工智能教育发展的指数水平。本研究从区域、省(市、自治区)和子指数联动等层面,提出我国人工智能教育发展的实践路向:缩小区域差异,积极推进优质均衡的智能教育扩张模式;加强省市合作,努力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智能教育生态圈;协调子指数关系,切实优化动态发展的智能教育实践样态。  相似文献   

7.
地方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要求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对其加强管理。在市域范围内对高职教育实施发展性评价不仅能加强院校管理,还能作为推进发展的抓手,突破发展瓶颈,加速发展进程,形成自我发展机制,走特色多元化发展之路。因此,构建了高职院校发展性评价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8.
刘占兰 《学前教育》2010,(10):12-14
郭老师: 您好!鲥谢您提出的问题。 幼儿园教育中的评价和环境创设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的必要手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对教师教育工作的评价和对幼儿发展状况的评价两个方面),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湖北省黄石市(以下简称我市)在体制机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大胆改革创新,探索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管理体制和具有区域特色的教育发展机制,努力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在当前的教育质量检测领域中,对教育质量的监控更多地是对学生的学业成就进行监测,对于学校整体教育质量的评价也主要以外部评价为主。为了全面、有效地实施教育质量检测,本研究认为教育质量应包括教育工作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并提出了以学校为主体的教育质量自我监控与评价,初步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上海在实施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改革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办法”过程中,以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改革为切入口,构建以关注学生健康成长为核心价值追求的“绿色指标”体系,包括学生学业水平指数、学生学习动力指数、学生学业负担指数、师生关系指数、教师教学方式指数、校长课程领导力指数、学生社会经济背景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指数、学生品德行为指数、身心健康指数和跨年度进步指数等10项指数,实施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改革试验,从过度注重学科知识成绩转向全面发展的评价,努力形成实施素质教育的导向机制。(摘编自教育部网站)  相似文献   

12.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指出,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委托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承担教育教学指导、教育质量评价、教师培训等职业教育公共管理和服务工作。作为区域教科研机构的人员,必须要思考区域职业教育评价的策略、路径和方法。通过不断的探索,发现构建行之有效的市域中职教育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需要明确评价指标,构建中职学校教学质量诊断运行机制;加强评价结果运用,促进中职学校教学质量整体提升;不断优化评价方式,助推中职教育评价连续、系统地开展。  相似文献   

13.
教育评价模式与发展特征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如 《江苏高教》2000,(1):71-74
一、教育评价的四个历史发展阶段 教育评价(educational evaluation)是按照一定的教育目标,对所实施的教育活动的效果及其活动本身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教育评价的形成与发展同一定社会制度及意识形态紧密联系,至今经历了四个历史发展阶段: (一)测验运动:教育评价的“序曲”。谱写和奏响教育评价“序曲”的是美国早期的考试制度和测验运动。美国的教育测验之所以会在20年代形成一种运动,除了针对传统考试的弊端外,还有其客观的历史背景,即三种研究思潮的影响:(1)德国实验心理学的发展;(2)英国对…  相似文献   

14.
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而从县域内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升到市域层面是大势所趋.成都市结合三圈层空间结构特点,提出城乡教育互动发展联盟实践模式.该模式将成都三个圈层20个区(市)县组成10对“一对一”的互动发展联盟体,通过跨区域学校结对,以多样化推进方式促进城乡学校共同发展.城乡教育互动发展联盟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在“全域成都”的统筹配置,有效促进了成都教育圈层融合和高位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5.
苏州高职院校数量众多,专业设置的门类齐全、覆盖面广、布点数多,在部分专业领域具有明显优势,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但也存在专业"扎堆"现象和新兴专业发展缓慢的问题.应尽快在市域范围内建立专业设置的协调和激励机制,引导市域内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进行教育现代化水平评价是监控教育发展目标实现程度的重要信息反馈机制。采用指数形式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教育现代化水平是可行的评价方法。教育现代化评价指数包括存量指数、增量指数、投入指数和贡献指数。评价研究表明,我国31个省区教育现代化水平综合值平均值约为0.74,其中13个省区处于平均值以上水平,18个省区处于平均值以下水平。  相似文献   

1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教育科技局(以下简称教科局)坚持科学的质量观、评价观、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致力在“五力”上下工夫,助推教育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应理解为“高等职业教育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其内涵中既包括所提供的服务质量,同时包含自身的发展质量。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应建立层级分明的评价机制,包括国家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区域(省级、地市级)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高等职业院校教育质量评价等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9.
根据国务院教育督导办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榆林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和改进教育评估工作。一是建立教育评估(评价)归口管理机制。按评估对象来分,教育评估可分为学校评估和区域教育工作评估两大类别。我们要加快建立教育督导部门归口管理、专业机构提供服务、社会组织多方参与的教育评估体系,逐步实现教育评估资源和评估信息的沟通共享。  相似文献   

20.
《职教论坛》2007,(10S):42-42
朱国清在《江苏高教》2007年第4期撰文指出.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的活动.是对教育活动现实的(已经取得的)或潜在的(还未取得,但有可能取得的)价值作出判断.以期达到教育价值增值的过程。成人高等教育社会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成人高等教育社会评价是成人教育社会主体性评价.是以成人高等教育系统外部的社会力量为主体.以社会发展和群众需要为尺度.对成人高等教育行为或现象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为了构建成人高等教育社会评价体系,亟须采取如下对策:(一)必须建立多元、独立、专业的社会评价组织。社会评价组织建设是开展成人高等教育社会评价的前提.首先.建立多元性的评价组织。一是因为成人高等教育内涵多元;成人学历教育、继续教育、技能教育、职业证书教育等;[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