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皈依基督后的北村置身神界看人界,努力在关注现实人生意义和价值的追问探寻中,突出基督对于处在精神绝境中的人的拯救。在当代语境中,为了确立这种神圣话语,北村在他的小说叙事中往往采取了一种极端表达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2.
依基督后的北村置身神界看人界,努力在关注现实人生意义和价值的追问探寻中,突出基督对于处在精神绝境中的人的拯救。在当代语境中,为了确立这种神圣话语,北村在他的小说叙事中往往采取了一种极端表达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3.
文学关注的重点之一即在于人的终极价值的追求。以先锋小说创作走向文坛的北村,曾执着于叙事技术的探索和语言迷津的营造,但他的先锋实验表面上不关注意义问题,实际上却基于对终极意义的求索。在苦苦求索、挣扎与迷惘之后,1992年归入基督成为北村的转折。他自信找到了终极的答案,也就是基督信仰,并将自己的信念融入写作,不再把语言技术和形式当作文学关注的重点。立足神性价值,北村的作品中重估一切属世的事物价值,否定一切属世之物的救赎可能。价值观念的矫枉过正,也致使北村转型初期写作呈现模式化弊病。  相似文献   

4.
北村是中国当代文学中有宗教情感的作家,文章从其皈依基督以后的小说的二元对立的神性图式分析人手,从中西基督文学的比较中探讨此种叙事对中国文学是否有意义及有何意义。  相似文献   

5.
先锋作家北村1992年以后的写作通常被称作神性写作。他立足基督的信仰,力图传扬上帝的救赎和永生之道,宣扬圣经神圣启示的权威性和唯一性。本文通过对北村后期小说的介绍,试分析基督教文化在其小说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先锋作家”北村1992年以后的写作通常被称作“神性写作”。他立足基督的信仰,力图传扬上帝的救赎和永生之道,宣扬圣经“神圣启示”的权威性和唯一性。本文通过对北村后期小说的介绍,试分析基督教文化在其小说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北村以先锋派作家的身份登上文坛,1992年皈依基督后,其创作发生重大转型,先后发表《施洗的河》、《张生的婚姻》、《玛卓的爱情》、《消失的人类》、《鸟》、《长征》、《公民凯恩》、《愤怒》等多部中长篇小说。北村转型后的作品在展示一个充满着罪恶和苦难世界的同时,总是把他笔下的人物推向绝境,最终在基督光芒的照耀下走出绝望,获得救赎,以神的爱来拯救整个人类。  相似文献   

8.
姜杉 《文教资料》2012,(27):100-102
作为中国当代作家,北村完成了从早期受卡夫卡等影响的先锋创作到后期依附基督文化与《圣经》的神性写作的巨大转变。通过对北村的创作转变的整合,可以窥见在吸取西方文学资源的过程中,作家如何面对和解决存在这一终极问题,如何在写作中表达和解决作家本人的困惑,并最终找寻存在的终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北村在1992年3月10日皈依基督。然而通过对他此后的一系列作品(《施洗的河》、《伤逝》、《玛卓的爱情》、《水土不服》和《强暴》等)的文本读解,却发现他表面上向终极皈依,内核深处却存在摇摆。  相似文献   

10.
《圣经》的上卷《旧约》是上帝创世的故事,因了人性之恶,充满了许多具体的罪孽和迷失,以至于连上帝都开始后悔造人于尘世.为了挽救世人,耶和华派其子耶稣降生尘世传播福音,下卷《新约》就是基督拯救世人的故事.北村的写作也经历了这样一个从虚无到皈依,从罪的控诉到灵魂的救赎的过程.北村是一个始终关注存在的作家,早期形式上的先锋掩饰不住内心的迷失,作品中充满了死亡的阴影.皈依之后,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执着于对人性原罪的渲染和揭示,在否定人类种种自我救赎的可能性之后,拯救的道路无一例外都被引向上帝的仁爱和良知的复苏.  相似文献   

11.
北村1992年皈依基督教后,便以一个基督徒的眼光关注世界、进行创作。他揭示出人世充满着罪恶与堕落,这种罪恶源于人类的诗意的栖居地的丧失与人性欲望的膨胀;人靠自身是无法弃恶从善、获得拯救的,只有依靠上帝才能获得救赎,否则将走向毁灭。他把创作与布道合二为一,成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一个特例。但是,在其创作中,也体现了宗教万能的偏执及强烈的宗教专制性。  相似文献   

12.
基督教的“原罪”思想即罪感文化,是西方文化中的核心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类似于西方文化中的“原罪思想”。本文通过莎士比亚的悲剧《麦克白》和北村的长篇小说《施洗的河》两个文本中所表现的人物在面对原罪时的人生姿态对比,认识基督教的原罪意识对东西方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北村皈依前的作品透露出一种对存在真相的苦苦找寻,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真、找、死。北村渴望自救,但怀疑一切和对精神洁净的过分苛求使得他的人生只能在神造的虚幻中得到解脱,从而最终走向皈依。  相似文献   

14.
北村后期作品都是在指斥现有生活残缺的基础上表明神圣信仰的必要性,虽然有着明显的矫枉过正的倾向,但从北村的破与立中读者依然能发现许多值得深思、并在生活中予以借鉴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北村大部分小说,都是在回忆。在《发烧》中,北村却以当下“非典”为背景,展现人们的生存危机。主人公以游戏生命的态度来体验自己的“存在”,与其交织在一起的是种种“荒诞”构成的悖论,共同完成了北村的救赎母题。  相似文献   

16.
What pedagogical routines and rhythms can teachers in Christia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adopt to teach for justice? The article explores this question by detailing efforts to incorporate the practice of lament into the learning routines of a survey course on global poverty. Drawing on recent scholarship on practice-oriented pedagogies and lament theology, the discussion articulates a lament pedagogy that aims to deepen students' empathetic engagement with the voices of suffering they encounter in the course and to engender a performative response to injustices they confront beyond the classroom. In particular, the article details how the use of literary accounts written by non-Western authors who explore themes of disruptive social change, poverty, and injustice in their works intersects with an overarching practice of lament to foster enduring processes of dispositional formation in students. A closing discussion considers how the pedagogical routines developed in a global poverty course might be adapted to and implemented in courses across the liberal arts curriculum. The article makes the case that educators in Christi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critical in the ongoing public recovery of a practice of prayer and worship that is fundamental to one's engagement with suffering in the world.  相似文献   

17.
The central question of this article is whether separate Christian schools are defensible in a pluralistic liberal democracy. This question is answer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ristian parents and based on the premise that these parents want to send their children to separate Christian schools. We argue that Christian education and separate Christian schools can be compatible with civic education of children towards a liberal democratic citizen, but that for some Christian communities this will not be easily achieved.  相似文献   

18.
《雷雨》弥漫着浓厚的基督教文化气息,这是由于《雷雨》的创作暗合了基督教"罪感——惩罚——救赎"的模式。《雷雨》全剧再现了周公馆的罪恶,把周公馆各色人物的罪感表现出来,周公馆的罪恶最后受到惩罚,罪孽深重的周朴园皈依了基督教,周公馆成为了教会医院,基督教救赎场景再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