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产业集群扩大了组织的边界,形成集群外、集群内企业间、企业内三个层次的劳动力市场;产业集群的劳动力池拥有更大的包容能力和吸引力,能够储存更多的专业性人才。文章揭示了产业集群的人才集聚是一个动态形成过程,存在着初始裂变—吸引—共生—嵌入—自增强形成机理,并构建了产业集群人才集聚模型,剖析了产业集群人才集聚自增强效应。  相似文献   

2.
人才集聚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河南省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过程中,人才聚集可以引领重点产业集聚,加快传统产业提升,催生新兴产业崛起。为加快河南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人才集聚,必须把人才工作作为产业结构优化的关键,多途径培养人才,多渠道引进人才,用环境留住人才,充分发挥人才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的支持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河南省经济转型和创新发展,吸引和留住海归科技人才成为河南省人才战略的重点.本文从影响海归科技人才发展的经济、科教、生活、自然、就业和创业环境等6大因素入手,选取22个统计指标对科技人才发展环境现状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海归科技人才发展有一定潜力,但也存在一定问题,并从多个方面为河南省海归科技人才发展提供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发展,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对高等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和内涵提升至关重要。人才引进是新建本科院校的工作重点之一,发挥后发优势和集聚效应,是深化人才工作的重要选择。从人性引进、柔性引进、弹性引进、刚性引进等方面阐述高校人才工作的价值观,对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工作创新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长三角城市圈的就业迁移和人力资本差别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等有关数据,分析长三角城市圈的就业迁移基本态势和人力资本差别效应,其结果表明,就业迁移总体上对长三角人力资本水平具有一定的提升效应,但是,长三角内的迁移与来自长三角外的迁移反映于各城市的人力资本效应具有很大的差别。因此,长三角的人力资本优势既应体现为对海内外各类人才的集聚———吸引力,更应体现为对长三角全体劳动者尤其是外来人员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力。  相似文献   

6.
制度环境是影响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产生与提升的重要环境因素。在论述了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制度环境的内涵,从人才身份管理制度、人才配置制度、人才产权制度、人才使用制度以及人才激励制度五方面探讨了制度环境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提出了优化我国制度环境的对策,以促进科技型人才聚集经济性效应的产生与提升。  相似文献   

7.
实行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政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东北地方高校引进、培育、留住高层次人才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积极推进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有效解决改革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能够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发挥人才的集聚效应,促进东北区域经济振兴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了推动区域人才集聚、增强高校的各项职能,从人才集聚效应入手,分析了高校在人才集聚过程中发挥的四个作用,基于一般系统理论构建了包括高校、区域人才集聚系统、区域经济系统、人才个体等四个要素的人才集聚模型,并运用协同理论进一步分析了区域人才集聚系统三个阶段的演进过程,对不同阶段的集聚模式、产生的集聚效应和高校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高校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产生和提升与人才聚集环境密切相关,经济环境是科技型人才聚集的主要环境之一。文章在分析经济环境构成要素的基础上,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产业集聚和风险投资等四个方面探讨了经济环境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提出了优化经济环境,促进人才聚集效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城市发展中,人才的集聚效应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集聚人才、积极发挥人才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对城市发展影响举足轻重。文章对扬州地区人才集聚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和分析,找出在吸引人才与发挥人才作用方面存在的不足,并从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树立人才国际化战略目标等几个方面对如何促进扬州地区人才集聚效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对影响区域人才集聚动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安徽省的实际情况,从收入因素、环境因素、区域效应三个方面构建安徽省人才集聚效应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对合芜蚌综合改革试验区的人才集聚力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合芜蚌综合改革试验区人才集聚环境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2.
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创新人才成长环境,是提升公司科技创新及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创新人才是决定公司创新能力的基础因素,也是单位发展和壮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集聚高层次人才,首先要建立人才畅通流入的招引机制。从集聚人才的长效目标来看,科学规范的招引制度是人才集聚基本保证。根据中国医药城的发展经验,集聚高层次人才,首先要建立高层次人才高端"猎聘"制度、高层次人才特殊流入制度和高层次人才载体接纳制度。中国医药城之所以产生高端人才的集聚效应,就是因为其在推进人才国际化战略的基础上,推进制度创新,建立了较为科学的高层次人才招引机制,破除了人才政策壁垒,打通了高层次人才集聚的"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2008—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sys-GMM方法检验技术、人才和包容度三个因素对高校教师资源集聚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高校教师资源大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和中部高校较集中的省份,中西部其他省份高校教师资源集中程度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技术、人才、包容度三个因素均对高校教师资源集聚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包容度是限制东部地区高校教师资源集聚的主要因素,而技术水平是提高中西部特别是西部地区高校教师资源集聚程度的关键。据此,各地区可从优化科研技术环境、创新人才集聚模式、完善地区人才政策三方面采取差异化措施提升高校教师的集聚水平。  相似文献   

15.
在综述国内外有关高技术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并界定高技术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培养的推力效应、拉力效应和联动效应概念;分析高技术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培养互动机理;通过选取高技术产业集群水平和创新人才集聚水平衡量指标、测算拉力效应、测算推力效应三方面,构建高技术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培养联动机制评价模型;提出优化提升创新人才对区域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拉力效应、优化提升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环境、继续发挥政府对高技术产业集群的政策引导与鼓励作用等对策,以推进区域高技术产业与创新人才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和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当前社会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这就要求养老服务业对专业人才有足够的吸引力。提升养老服务业人才吸引力是解决当下养老服务业人才短缺问题的必然要求,有助于提升养老机构的竞争力。养老服务业人才吸引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由养老服务业环境和养老机构两方面因素构成。可从政府、行业、企业、从业人员等方面着手,探索提高养老服务业人才吸引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前高校图书馆及资料室的人才凝聚力不强,缺乏事业发展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形成人才集聚优势,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高校图书馆及资料室应建立起有利于凝聚人才的制度,营造出能够形成人才集聚优势的环境。要通过制订政策、完善法规、创新机制、改善条件、建设环境、加强沟通等,千方百计发现人才、吸引和稳定人才、培育人才,把人才凝聚到图书馆事业中来,形成人才集聚优势,使人才充分发挥其作用,使图书馆事业充满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8.
现代服务业对经济发展促进明显,产业集聚一直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引擎,产业集聚能够拉动现代服务业整体水平的提升。选取大庆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情况作为研究对象,对大庆现代服务业的产业集聚现状、历程、特点进行了研究,对大庆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现代物流业、生产服务业、旅游文化业、科研教育进行了研究。大庆产业集聚存在定位不清、人才匮乏、政府投入有限、集聚水平不高等问题,需通过提升环境、完善规划等对策予以优化。  相似文献   

19.
大学集群通过人才集聚、创新效应提升区城创新能力。通过区域品牌效应、辐射效应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所以,应科学规划大学集群发展,合理配置区域资源,完善大学集群创新环境,引导区城集群大学问的竞争与合作,发挥大学集群功能,提升其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力。  相似文献   

20.
女性科技人才是我国人才结构中的重要战略资源,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重要示范作用。通过对湖北省公共部门的女性科技人才调查,结合ASD成长模型分析,发现女性科技人才成长过程中存在适应阶段的制度系统的战略规划不足、选择阶段的技术系统的创新匮乏、发展阶段的环境塑造的缺失等问题。以改革创新为指导,通过优先将性别差异纳入开发科技人才决策中,优先创新女性人才机制,优先调整女性科技人才结构等来改善我国女性科技人才成长和发展的环境,推进科技领域的性别平等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