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孟德尔遗传定律中都是假定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一个单位性状,才会出现典型的两对性状9:3::3:1的比例。其实有些单位性状并不是受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是受两对甚至许多对基因控制。本文举例说明了两对非等位基因相互作用而表现出的一些特殊比例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正>一、层层递进,以不变应万变在解决遗传相关题目时,学生的基础知识要建立在分子与细胞上,真正领悟到细胞的分裂知识和减数分裂的知识才能体会到遗传的本质。另外还需要学生了解基因和性状的关系,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控制生物的性状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比如下图是一个孟德尔关于豌豆一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图解。从图中可以了解到在  相似文献   

3.
小组合作探究完成“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培养学生模型与建模的科学思维,帮助学生透彻认识并理解孟德尔提出的遗传因子分离和配子随机组合与性状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创设探究情境,引导学生修改模型探究特殊性状分离比及其他遗传现象产生的原因,再现孟德尔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的演绎推理、辩证思维和实验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4.
孟德尔选用豌豆为主要材料,经过仔细观察,从中选取了具有七对相对性状的一些植株进行杂交。他最初进行杂交时,所选用的两个亲本部只差一个性状,在证明了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分离规律)后,就从简单到复杂,从分析到综合进一步研究了两对相对性状和三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在孟德尔所研究的七对相对性状中,任取两对性状进行杂交试验,彼此间都是自由组合的,这种情况在其它生物的其它性状间也常常看到。后人把这种现象归纳为孟德尔第二定律,或称自由组合规律。这一规律可以表达为“一对基因的分离与另一对基因的分离是独立的,两者是…  相似文献   

5.
孟德尔在研究豌豆杂交实验的过程中,提出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两者间在F2的性状分离比上具有着一定的关系为(3∶1)n(n为相对性状的对数)(表1)这一通式,孟德尔在此基础上,对豌豆的多对相对性状进行了统计、归类、分析.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在学习遗传的基本规律时,许多教师选择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从140多年前孟德尔的植物杂交实验开始,循着科学家的足迹,探索遗传的奥秘. 1865年,孟德尔在布隆自然研究协会上报告了他的实验研究结果,第二年发表了《植物杂交实验》一文.1868年,孟德尔被选为修道院院长.1884年,孟德尔去世,他的后继者烧毁了他的私人文件.今天,我们几乎没有关于孟德尔的原始资料或灵感来源的直接信息.在教学的过程中,存在几个难点需要突破:为什么性状分离比是3∶1?为什么提出遗传因子的假说?遗传因子为什么成对存在?测交实验是如何设计的?如果教师不能突破这几个难点,教学将回归到传统的讲授法,学生无法体验和感悟科学的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许多师生对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非常熟悉,但对他的个人生平知之甚少。关于遗传学之父孟德尔的讹传有8个:(1)孟德尔没有学历,一直是修道士;(2)孟德尔的研究工作是从零开始的;(3)孟德尔的家人不支持他的学业;(4)孟德尔所在的修道院束缚了孟德尔;(5)孟德尔只研究了植物杂交实验;(6)孟德尔的遗言是“等着瞧吧,我的时代总有一天会到来”;(7)孟德尔与达尔文不和;(8)孟德尔先选择了山柳菊作为实验材料。生物学教师应当扩展课外阅读,深入了解孟德尔的生平事迹,避免学生产生误解。  相似文献   

8.
郭立安 《中学理科》2007,(9):99-100
孟德尔发现的自由组合规律,是建立在一对基因控制一对性状以及各对基因互不影响的基础上的.然而基因与性状并不都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在不同情况下,性状的表现是由非等位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现象称为基因互作.而这正是对自由组合规律的延伸拓展,在高考题、各种模拟题中也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以此为契机也能够提高学生对自由组合规律适用条件的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9.
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杂交结果告诉我们:两对相对独立的等位基因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纯合体亲本杂交得到的F1自交后代有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但在实际问题中,如果这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同一性状或相互影响的话,F1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和比例就会有所变化。出现一些特殊的比例,让许  相似文献   

10.
沈平 《生物学教学》2005,30(6):26-27
遗传学家孟德尔用豌豆做实验材料,通过豌豆的杂交实验,总结出了遗传的两大定律——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豌豆种子种皮颜色的灰色和白色、子叶颜色的黄色和绿色分别是孟德尔遗传实验中研究的两对相对性状。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关于豌豆种子种皮和子叶性状表现的遗传学试题对于中学生而言都有相当的难度。下面举三例对这个问题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1.
在核遗传中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杂种F_1中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称为显性性状;没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称为隐性性状。这种性状在核遗传杂种F_1中表现出来的遗传现象称为显性。高级中学《生物》甲种本85年版从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中,介绍了完全显性。又以金鱼体色遗传和  相似文献   

12.
<正>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执教以来笔者一直思索和探索这个问题,下面结合"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一节的教学,谈点心得体会。1确定教学内容和教法仔细研读了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章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后,笔者发现这节内容在编排上变化很大。旧版教材的编排顺序是在学习了DNA、基因、性状以及基因与DNA、蛋白质、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再来学  相似文献   

13.
孟德尔规律的验证实验,难度较大,必须创造条件才能完成。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人教版,必修本)中的实验五作了修改,实验后不仅培养了学生兴趣,使学生初步掌握了X2检验方法,而且也使学生加深了对孟德尔规律的理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实验两人一组进行,采用的玉米标本,其中控制紫冠的基因为Rnj(Rul位于第10对染色体57位点),控制非甜质基因为Su(Su为位于第4对染色体71位点)。甜质籽粒外形皱把,非甜质籽粒外形非皱格。1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杂种后代的显性、隐性和性状分离及自由组合的现象,从而验证孟德尔规律。2实…  相似文献   

14.
等位基因是高中生物有关遗传的核心概念之一。人教版新教材必修Ⅱ《遗传和进化》模块中将其表述为"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这与旧版教材所提及的"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表述相比要客观而且合理得多,原因有二。1尊重了等位基因的源自背景,赋予了概念内涵可塑性延展的空间孟德尔以豌豆作为试验材料,对七对"相对性状"逐一展开了遗传杂交试验研究,并通过假说演绎论证了成对遗传因子控制成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机制,发现了分离定律。后人将孟德尔假设存在的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功能单位——遗传因子改称"基因",而"成对  相似文献   

15.
根据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培育作物新品种时,讲究“选择纯优、淘汰杂劣”。例如,培育既抗锈病又抗倒伏的小麦新品种,培育既无芒又抗病的水稻新品种等,都要求选择具有优良性状且能够稳定遗传的纯种。这是对“相对性状之间界限分明、非此即彼、不存在中间过渡类型,只有数量差异”的“数量性状”而言的,如水稻分蘖数的多寡和粒重、棉花纤维的长短、乳牛的泌乳量等。数量性状的遗传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无法在后代中得  相似文献   

16.
《中学生物教学》2019,(12):60-61
通过改编歌曲视频导入、创新教具简化性状分离实验几个环节,突破以孟德尔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等教学重难点,并呈现了本次设计的模拟教学视频,以期为教师教学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7.
施富军 《考试周刊》2010,(2):181-182
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杂交结果告诉我们:两对相对独立的等位基因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纯合体亲本杂交得到的F1自交后代有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但在实际问题中,如果这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同一性状或相互影响的话,F1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和比例就会有所变化。出现一些特殊的比例,让许多学生感到困惑。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我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把9:3:3:1进行公式化的灵活运用,起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孟德尔在1865年提出了遗传的两个基本规律——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但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一直到1900年,孟德尔的发现被三位植物学家在各自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分别予以证实后才受到重视。生物学课本中对此的叙述与资料记载稍有不同,本文就此作些介绍。人们一直重视对生物界普遍存在的遗传现象的研究和利用,并培育出了许多符合需要的优良动植物品种。由于发展生产的需要,欧洲从17世纪以后开展了对生物进行杂交实验以观察生物性状的遗传的研究,试图从中找到遗传的规律。如:列文虎克(荷兰)描述过兔毛颜色的遗传;植物学家林…  相似文献   

19.
高中《生物》教材介绍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是选用了豌豆种子的颜色(黄色和绿色)和豌豆种子的形状(圆粒和皱粒)两对相对性状。其中,豌豆种子的颜色是指从种皮透出的子叶的颜色,它属种子胚的性状,种子的形状则属种皮的性状,在讨论它们的遗传问题时应该从它们的发育过程予以区分,否则就会出现实验和理论的出入。从发育过程看,种皮和果皮分别是由珠被和子房壁细胞发育而来,因而控制种皮的性状和果皮的性状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基因组成和母体的体细胞的基因组成是相同的,杂交过程中这部分结构的基因组成不可能改…  相似文献   

20.
孟德尔定律是高中生物学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其研究结果对遗传和基因学的发展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针对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研究及进展,通过对该实验内容的分析和总结来为学习"孟德尔定律"的后者提供有效的文献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