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流传播学对于“身体”的研究,主要强调身体背后的意识和话语实践,而往往“遮蔽”了对身体本身的研究,进入21世纪以来,去身体化或离身理论的研究范式在以移动传播为主导下,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媒介技术的发展趋势。本文主要以“媒介:身体的延伸”和社会空间理论重新思考具身传播的必要性,并且探讨了关于具身与具身化的具体概念,在大众传播时代下表现为有限的具身,而当下移动传播时代,传播媒介的具身已经进一步发展为具身化。  相似文献   

2.
传播学研究的空间想象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传播学研究的主流范式中,媒介理论和实践所信奉的是“以时间消灭空间”,空间一直处于边缘的地位。本文试图从空间性的视角梳理传播学研究中的思想资源,从文化身份、传播语境、权力结构、媒介技术以及后现代空间等五个方面探讨传媒、空间与社会三者的关系,找寻传播学研究的空间想象力,发现空间背后的隐喻。文章在最后提出,在全球化时代里,传播学研究和媒介实践面临的是时间压力与空间抵抗两种力量并存的局面,能否保持对空间的想象力将成为深刻地把握当前各种媒介现象复杂性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19,(6):77-86
随着信息与传播技术与日常生活的日益融合,媒介技术社会已然成形,数字媒介研究的实践分析取向开始出现。该取向从社会学实践理论和人类学媒介研究中汲取理论资源,并与重建传播学范式的各种努力联结在一起,成为突破人与媒介二元关系的方法论视角。目前日常生活中的数字媒介实践研究大致分为三个部分:数字媒介与日常生活中的空间生产,数字媒介与日常交往,数字媒介实践中的能动与结构。本文指出,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应从三个方面加以探索:研究日常生活特性与数字媒介实践的交互关系;从技术哲学路径重新理解数字媒介;结合实践论与存在论回答人与数字媒介的根本性关系。跨学科、混合方法和再造人类本体论或将成为这一研究领域的三个趋势。  相似文献   

4.
冯露 《青年记者》2016,(9):50-51
媒介文化是文化的媒介呈现方式和显现在传播活动中的社会文化现象,因此,媒介文化研究与传播学研究存在明显的伴生关系.这种关系植源于“传播”在现代媒介语境中逐渐凸显的上升史.从此意义上说,媒介文化研究方法脱胎于传播学研究方法,并呈现出两个重要维度:实证维度和批判维度.前者主要采用经验主义的研究方法,运用于媒体政治经济学、受众分析、传播效果分析、媒体发展史、媒体机制与其他社会机制的互动研究;后者注重“价值分析”,将“文化产品”(如流行音乐和影视作品)看作分析对象,运用文学、历史和哲学等人文学科的理论框架对其进行基于人文主义的价值分析.  相似文献   

5.
袁艳 《国际新闻界》2019,(7):157-176
地理学家大卫-哈维(David Harvey)曾说:“地理太过重要,仅靠地理学家研究是不够的”(Harvey,1995:161)。同样的表达也适用于传播学:传播和媒介如此复杂,绝非传播学者可以穷尽。无论传播学者多想这个研究领域的专属权,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媒介与传播本是多种学科的研究对象,存在着多种思想脉络,分布在不同的学科之中,从来不是传播学所独有(马特拉,1996/2008:1;黄旦,2018)。如果说,传播学已经无数次地向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历史学、人类学、甚至某些自然科学学科表达过敬意,那么直到今天,它对地理学还缺少足够的谦逊。  相似文献   

6.
托德·吉特林的《媒介社会学:主导范式》一文是代表20世纪70年代以来,传播学实证研究学派与批判学派开展研究范式之争的经典文献。本文尝试将其置于范式争论和传播学学科发展困境的历史背景中,解读该文对于大众媒介研究的主要价值。文章梳理了以媒介效果为代表的实证研究,自1940年代起,成为美国传播学研究主导范式的因果脉络;并从吉特林的学术旨趣和写作背景出发,揭示其学理逻辑和批判价值——如何评价媒介效果研究在成为主导范式后,对媒介社会学造成的影响。文章认为,《媒介社会学:主导范式》一文的核心价值在于揭示了传播学科的发展缺失独立性的根本原因——应用性研究领域的主导范式不可避免受权力宰制;而实证研究的不足和缺陷使其难以担当媒介社会学研究应有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7.
媒介地理学为媒介传播、文学传播研究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学术生长点。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流派,海派文学的生成与建构与上海这一地域环境密切相关。"京海"之争中上海文人以地理集聚的形式为之确立了合法性,上海的报刊媒介则为其发展提供了颇具传播力的现代公共空间,而世界主义的文化理念铸就其文学现代性的内核。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中,城市研究的热度日益提升.本文从媒介地理学的理论视角出发,站在"人"的立场上,详尽考察了媒介与城市空间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一方面,媒介以其自身的运作模式和传播手段,深入地参与了城市形象(景观)的建构,最终成就了城市的丰富性;另一方面,城市作为媒介组织藉以栖身的物质"母体",为媒介发展提供了各类资源,使得媒介深深地打上了地方烙印,亦通过城市带的集聚效应,促进了媒介集群的产业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2019,(1):71-78
传播的非物质性是传播学研究的主导性本体论基础,即认为传播是建立在人类认知、思想、语言和象征等基础上的文本性的、精神性的、非物质性的活动。近年来,随着数字时代技术、空间、身体等问题不断受到传播学界的重视,传播的物质性问题更加凸显出来。其中,媒介理论以一种区别于主流传播学研究的视角审视和讨论传播的物质性问题,试图扭转传播学的文本中心主义倾向。在媒介理论的视野中,媒介并非只是指向内容、机构以及形塑这些的社会力量,而是作为一种基础设施和中介物,在技术条件上提供了跨越时空的联结性,开启了人类关于时间和空间的感知意识,建构了人的主体性意识,并成为形塑日常生活场景与文化实践形式的物质性动力源。  相似文献   

10.
从学科起源来看,媒介话语研究仍然是话语分析的一个重要分支.媒介话语研究兼顾话语分析与媒体研究两个传统,涉及语言学、传播学等多个学科.从媒介话语的发展脉络来看,它与临近学科或是研究范式的融合越来越明显,其研究方法也呈多样化的趋势.在当今宏观的社会实践中,这种由符号或是意义流转所产生的不同价值和身份的表述构成了不同文化、不同地区相互争夺的对象,作为意义栖息最重要载体的媒介话语也因此变成了各种利益争斗的战场.以上两种路径形成了媒介话语研究的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11.
王刚 《新闻界》2023,(12):66-74
受文明等级思维和线性历史观主导的发展主义迷思影响,非洲国家在发展问题中的能动性被长期忽视,其作为发展传播理论范式更新的主体角色之一,也被主流学术话语霸权所遮蔽。对此,本文通过挖掘发展传播历史流变中的非洲思想与实践以作出回应。研究发现,基于西方现代化范式失败的实践效果,非洲学者从“传统”与“现代”的论争开始,发生强调以“媒介”为中心到以“关系”为中心的发展传播路径转换。随着“现代”在通信全球化语境下的归来,围绕技术乌托邦的探讨呈现出非洲发展传播研究否定之否定的态势。此外,本文将现有发展传播理论体系中缺位的发展新闻也纳入研究视野中,既是跨越新闻研究与传播研究二元对立分析思维的尝试,也能够在非洲发展新闻思想的衰落与复归中,更深刻地理解非洲行为体在面临发展问题时反“线性历史观”、克服媒介中心论和传播本质主义、创造“另类”模式的能动性。以非洲发展传播的历史流变来观照第三世界国家的新闻传播思想与实践,有助于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下,推进有中国视角、全球视野、发展中国家立场和南方主体性的新闻传播理论创新,这也是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理论体系建构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2.
颜玮楠 《今传媒》2008,(6):72-73
随着广告业向全球化与跨文化传播的方面发展,广告业也同飞速发展的媒介版图一样,打破原有的地域疆界,构筑起全新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空间.本文尝试基于媒介地理学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探索地理与人文环境对当代广告业产生的影响,以及广告在媒介传播过程中,对自然与人文地理空间的重塑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金盼 《中国记者》2024,(3):76-78
<正>本文沿袭媒介与地理学研究框架下对“地方中的媒介”“媒介中的地方”两个维度的理论探索,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实际,一方面从传统媒体的线性传播上分析,传统媒介属于“地方媒介”,新闻报道语言会受到地理位置和地域文化的影响,表现为大众媒体通过对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的“严肃”话语投射,归纳整理地方表征,经由网络平台塑造传播现代化城市形象;另一方面,从网络大V、网民自主性传播分析,  相似文献   

14.
全球人口流动背景下,“远程家庭”已然成为一种新型社会图景,许多流动的打工父母不得不与孩子异地而居。此种情况下,父母怎样与他们留守的小孩沟通?远程抚育又如何进行?对此,该研究以录像民族志为方法,深入探索父母使用视频通话技术进行“媒介化抚育”的实践和路径。基于两年的录像田野和细致的录像分析,研究展现了远程媒介化抚育是“远程代际合作”过程,祖辈以“脚手架”角色参与其中;结合语音音律以及对远程传播中“物”的分析,论文指出媒介化抚育参与者需要调动“具身”特征、调动“物”的“示能”来构建远程亲密关系。该文为理解中国劳动力流动所带来的远程抚育与新媒介之间的相互构建关系提供了新思路,也为传播学中有关媒介、身体和物质性的探讨提供了创新方法论范式参考。  相似文献   

15.
媒介技术演化与传播理论的范式转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传播学自20世纪初创立以来,为什么会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为一门显学,并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学术问题。本文从传播技术与传播理论的关系入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历史考察。研究发现,伴随传播技术发展演变的传播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印刷传播技术与现代传播理论的开端——大众社会理论;电子传播技术与现代传播理论的发展——有限效果范式和传播文化理论;数字传播技术与现代传播理论的趋势——媒介融合理论。每一个新的阶段都标志着现代传播理论的一次范式转移,而每一个新的范式都与传播技术的演进发展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6.
发展传播学在二战结束后逐渐受到了西方学界的重视,并由欧美国家扩散到世界各地。亚洲地区为发展传播学的学术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梳理了近年来有关亚洲发展传播学的文献资料,从研究国别、研究议题、理论范式概括了亚洲发展传播研究的学术动态。从研究国别来看,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成果较为丰硕。从研究话题来看,经济发展的“软要素”、健康传播与公共卫生、性别平等与家庭生活、农业与农村发展、媒介技术与边缘化社区和传播的权力问题等议题是近年来学者们关注的主要对象。从理论范式来看,包括社会营销、娱乐教育、健康促进、参与式传播等主流理论范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亚洲地区既提供了丰富的发展传播实践案例,也在方法模型层面实现了创新,但在理论范式层面缺乏具有挑战“西方中心主义”的“亚洲中心的”理论群。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是二十世纪人类最重要的技术发明之一。中国互联网三十年发展对于传播研究的启示可概括为:发现媒介。本文以“连接“”计算“”生成”为关键词,阐发了互联网逻辑与思维对于传播研究重塑媒介意涵的可能与价值,并提出在计算机网络时代基于本土化经验,创建中国媒介学。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19,(1):60-70
在传播学的话语版图中,媒介效果研究无疑是最耀眼的坐标。作为传播学研究主流范式的经验学派与批评学派在媒介效果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诸如"皮下注射模式""第三人称假说""媒介文化",等等。但在媒介效果研究的本质归属上,两大学派的观点却发生了较大分歧:经验学派认为批判学派的效果研究只不过是借用了现象学、符号学、结构主义等其他研究范式的一些新名词,其研究成果缺乏形成"理论"的社会基础/实证调查;而批判学派认为经验学派过于推崇实证/量化研究,所谓的"研究结论"充其量只能归属于"假说"的范畴,难以建立具有普适价值的理论范式。由此,媒介效果研究到底是"假说"还是"理论"成为了一个亟待深入研讨的学术问题。本文尝试在借鉴哲学、社会学有关"假说"和"理论"界定的基础上,结合传播学现状探讨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这两大主流范式的媒介效果研究的归属问题以及二者的"可能性融合"趋势,以期为媒介效果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一种基础的、本质的话语范畴。  相似文献   

19.
《青年记者》2021,(2):55-55
上海师范大学钱晓文教授所著《跨学科视野中的媒介融合与传媒转型》作为“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媒介融合与传媒转型丛书”重要的一部,近期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以媒介融合与传媒转型现象作为研究对象,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十九大精神的指导下,其研究采用现代化范式,围绕传媒公共性、专业性与商品化之间关系的解构与重构这一重大命题,立足于新闻传播学,以跨学科的学术视野从政治、经济、技术和社会文化等多重维度重新阐释媒介融合的内涵、功能及特征等,并提出应建立以公共性为主导、以专业性和商品化为支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体系;从媒介文化角度看,传媒融合转型是互联网时代社会主义文化领导权的再重构,目标是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等。  相似文献   

20.
电脑与网络不仅彻底改变了传播形态学的面貌,而且全面更新了媒介地理学的版图.网络正在将人的生存竞争演变为一种全新的数字竞争、传播竞争,我们必须在网络还没有全面征服人类之前,抓紧设计和规划新的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