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等对第19届女篮世界杯中国女篮与对手的攻防能力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论:1)中国女篮年龄、身高具有一定优势;2)中国女篮的投篮次数较低,失误、被盖帽、被抢断次数偏多。3)在总投篮命中率、2分球命中率和3分球命中率方面中国女篮与对手之间的方差齐性检验分别为P<0.001、P<0.05、P<0.05,均具有显著性差异;4)中国女篮面对侵略性进攻时,防守能力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2020年东京奥运会日本女篮阵地进攻能力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从日本女篮阵地进攻的基础配合与得分方式、面对不同防守方式的进攻能力、个人进攻能力及进攻落位阵型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日本女篮擅于运用配合发动阵地进攻,突分配合和掩护配合是主要的发动方式。(2)在阵地进攻当中后卫和前锋是主要的得分位置,三分球与两分球得分占比均衡,内外进攻效率十分均衡,同样具有威胁。(3)日本女篮阵地个人进攻较差,突破上篮与三分球投篮是其主要进攻方式。(4)日本女篮运用1-2-2的进攻落位形式最多,绝大多数以“五外”的落位形式展开,最大限度提升全队三分球投篮的机会与威胁,发挥日本队快速敏捷的进攻风格。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对第26届女篮亚锦赛中国队与日本队决赛技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女篮平均身高与日本队相比具有很大优势,但在比赛中没有将高度优势发挥出来;进攻方面,中国女篮的两分、三分投篮数远多于对手,但命中率太低,罚球方面和前场篮板球能力很强,助攻能力弱,失误数过高;防守方面,中国女篮主要差距是盖帽和抢断能力较弱;中国女篮失利与年龄结构不合理,心理承受能力差,准备不足,训练强度不够,缺乏核心球员等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研究、录像分析和RSR法等对首届女篮世界杯16支参赛球队40场比赛的进攻和防守能力数据指标统计、编秩并加以评价分析。结果显示,美国和澳大利亚进攻、防守综合能力RSR达到0.94及以上,A级;西班牙和比利时为三、四名;各国女篮实力呈逐渐接近格局,中国女篮攻防能力的RSR为0.5,C级水平。建议:中国女篮应优化"小快灵"打法,增多强对抗下个人技术和战术配合的训练。  相似文献   

5.
女篮世界杯中国女篮追平了28年前创造的队史最佳战绩,收获亚军。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据收集、统计及对比法等方法,对2022女篮世界杯A组中国女篮5场小组赛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对比。进攻方面,中国女篮过分依赖核心队员的发挥,以内线为核心,发动进攻,但数次出现传球失误,在遇到与自己身体素质相差较小的队伍时,出现慢热,甚至断电的情况。在防守方面,强硬的防守造成犯规过多,在与强队对战中出现防守脚步缓慢,防守卡位不积极丢篮板球,本文以期对我国女篮在今后训练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运用录像观察、数据统计等方法,对2013年女篮亚锦赛中国队与对手的5场比赛中进攻时各位置队员在不同投篮区域命中率、各位置队员投篮方式、进攻时传球方式3个指标进行统计并分析,旨在正视中国女篮的现状,找出其进攻中的优势和不足。中国女篮暴露的问题:在强对抗、快节奏比赛中,不能保持进攻技术的稳定发挥,得分点少,突破分球运用不多,不能拉动防守为同伴创造充分的投篮时机。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中国女篮的攻防技术特点,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对东京奥运会女篮预选赛第三阶段中中国女篮进行的三场比赛进行技术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结果表明:进攻时,中国女篮的内线得分命中率较高,移动速率高拼抢篮板球能力强队员之间配合默契;防守时中国女篮盖帽抢断能力处于中等水平,积极抢位拼抢后场篮板球能力较强,但是攻防时失误次数较多。结合研究果对中国女篮身体素质训练等方面提出建议,以帮助中国女篮提高相关技术水平,在东京奥运会中夺得佳绩。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我国青年女篮运动员的专项体能和技术现状,采用文献资料法、临场测试统计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参加全国集训的U18女篮运动员的身体形态、体能和技术状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国青年女篮运动员中锋高大,后卫矮小,前锋身高居中,优秀后备女篮运动员的体能和技术水平高于总体水平;前锋队员体能最好;前锋、中锋和后卫队员体能达标率不高;前锋和后卫队员的防守移动、传接球和运球投篮等技术水平优于中锋;中锋队员的内线突破能力优于前锋和后卫.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RSR评价法对2022女篮世界杯8强球队攻防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与对比分析,通过Q型聚类法分析中国队的主要竞争对手。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女篮RSR均处于B级,相关性检验呈显著相关,Q型聚类结果表明中国女篮主要竞争对手为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比较后中国与美国有一定的差距,与澳大利亚与加拿大差别不大,应在保证防守力度的同时加强进攻方法,在坚持自己发展路线的前提下增强进攻能力。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中国女篮在第 14届世界女篮锦标赛中防守问题的分析 ,研究中国女篮在个人防守能力、防守配合质量、防守战术和防守作风中的差距和不足。根据我国女篮运动员的特点和现状 ,以及世界女篮防守发展的动态和趋势 ,为提高中国女篮的防守水平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第28届雅典奥运会女篮后卫队员的身体形态指标及其比赛技术统计数据作为资料,分析世界女篮后卫身体形态和技术特征.主要结论:世界优秀女篮后卫队员身高主要集中在175cm~179cm之间,托克指数美、非、欧洲较高,亚洲最低;后卫的技术特征归类为:助攻代表后卫的核心特征,抢断和外线进攻能力为后卫的基本特征,罚球与中距离进攻能力为后卫的一般特征,篮板球和盖帽为后卫的扩展特征;组织后卫与得分后卫的主要差别在于得分能力方面,表现在两者的2分试投次数与命中次数、3分试投次数方面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以及数理统计法等,对2015年第26届女篮亚锦赛12支参赛球队的攻防实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最终取得较好名次和成绩的球队其进攻和防守能力均较强,攻守实力较强的球队其整体实力也较强;在进攻技术指标方面,中国女篮在二分球命中率和罚篮上与四个档次球队无明显差异,但在其他六项进攻指标上与3档和4裆球队相比优势较为显著;在防守技术指标方面,中国女篮与四个档次球队在盖帽上基本相当,但在失分和防守篮板上与4档球队存在明显优势;在抢断上与2档球队差距较大,但在犯规指标上与各档次球队相比中国队均占据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文献法、录像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第16届世界女篮锦标赛中国队与对手在攻守能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中国女篮本次大赛发挥失常,在近距离投篮、进攻篮板、助攻、抢断和对手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14.
一九八四年北京国际邀请赛,中国女篮以七战七捷的战绩获得冠军。比赛中看到中国女篮增添了新生力量;技战术运用上有了新的变化;进攻水平有所提高,在投篮命中率方面也略占优势……等。这些都说明了我国女篮队伍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为了实现我国女篮早日登上世界高峰的目标,我们根  相似文献   

15.
以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理论为依据,阐明篮球运动的时空对抗特点及时间与空间之间的辩证关系,归纳概括篮球时空观,并在其视阈下,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2018年西班牙首届女篮世界杯中国队的攻防效果进行解析。研究结果表明:篮球运动时间要素的对抗主要体现为速度的制衡,空间要素的对抗包括地面位置及其垂直空间的立体对抗。时间和空间要素彼此转换、相辅相成、互为因果。表现为球队进攻效果的速度方面:中国女篮快攻质量高、衔接段进攻薄弱;向篮突破和空切的数量较多,但进攻效率低,整体质量不高。主要体现空间对抗进攻效果方面:油漆区空间进攻较多,对篮下攻击力增强,但是三分区空间的进攻质量较差。表现中国女篮防守效果的速度方面:防守对手向篮突破和空切的质量不高,防守整体性较差。主要体现空间对抗防守效果方面:中国女篮的全队拼抢空中篮板球能力,尤其是外线队员,与世界强队相比,存在一定差距;集体协作拼抢位置及空间的能力较弱,对低位中锋的协防意识欠缺。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第19届女篮世界杯比赛中胜败与技战术指标的关系,分析中国女篮与其他球队在数据方面反映出的优劣比,本文选取第19届女篮世界杯全部38场比赛为对象开展研究。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将12支球队的18项技术指标作为自变量,比赛结果(胜败)作为因变量进行统计建模。结果显示:二分球命中次数、助攻、后场篮板、罚球次数这四项指标对比赛结果存在显著性影响,构成了第19届女篮世界杯比赛中的制胜指标。结论:(1)中国女篮在二分球命中次数、助攻、后场篮板均排在12支球队的第二名,但罚球次数仅排在第7名;(2)中国女篮各项数据指标总体排名靠前,但远低于一枝独秀的美国队,同时与澳大利亚、加拿大等世界强队差距微弱;(3)中国女篮中远投技术较强,但突破杀伤能力不足,同时无法适应和及时应对美国女篮等球队高强度的攻守方式,最终导致了队员的技术稳定性出现波动,如投篮出手次数减少、罚球次数变低、助攻失误增多。建议:(1)中国女篮应加强对抗下的基本技战术练习,着重在进攻回合数、投篮次数、篮板球卡位、制造罚球机会以及减少助攻失误上勤以打磨。(2)同时利用数据建模与现实结合,了解对手的制胜指标的具体表现,及时根...  相似文献   

17.
第22届男篮亚锦赛中国队攻防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个人攻防能力个人防守能力是全队防守的基础,个人防守能力主要是由队员的身材、身体素质、防守技术、防守意识与防守配合意识、经验等因素组成。在技术指标上主要表现为防守篮板、抢断、盖帽、犯规等。从技术分析表明,个人防守能力方面,姚明表现突出,两大中锋在内线的防守上具有强大的实力。小前锋李楠、大前锋杜峰与李可表现出较强的防守能力,后卫仅郭士强在抢断上列第32位。中国队的防守能力主要是由中锋与大前锋构成,后卫防守能力有待提高。个人进攻能力是全队进攻能力的基础,个人进攻能力主要体现在得分、投篮命中率、前场篮板、助攻…  相似文献   

18.
2020年2月东京奥运会女篮资格落选赛在塞尔维亚进行。中国女篮在三轮的比赛当中分别以86:76、64:62、100:60战胜英国队、西班牙队以及韩国队;并以小组头名强势晋级东京奥运会。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2020年女篮奥运会资格赛中国队进行技术统计结果分析,研究发现:(1)中国女篮命中率不错,攻防速度转换快,防守凶狠,但是内线身体对抗性差,脚步移动稍微较慢。(2)中国女篮篮板方面做得非常好,但是失误率高,在接下来的比赛要减少失误。  相似文献   

19.
《湖北体育科技》2020,(7):643-647
运用录像观察、秩和比综合评价等方法,对第一届女篮世界杯前八名球队攻防能力进行量化评价,并将中国队与主要对手攻防技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进攻方面,美国队独属A级水平,澳大利亚、比利时属于B级水平,法国、加拿大、中国、西班牙都属于C级水平,尼日利亚属于D级水平;在防守方面,美国、澳大利亚和西班牙属于B级水平,比利时、加拿大、中国、法国属于C级水平,尼日利亚属于D级水平;在攻防方面,美国、澳大利亚、比利时、法国属于A级水平,西班牙和加拿大属于B级水平,中国队属于C级水平,尼日利亚属于D级水平;进攻、防守和攻防RSR值排名与比赛排名都有非常显著相关性;我国与主要对手在得分、2分投篮命中率、3分投篮命中率、罚球投篮命中率、助攻、防守篮板球以及封盖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20.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观察法、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广西师范大学女篮在第十一届CUBA西南赛区比赛的技术统计及访谈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广西师范大学女篮有作风顽强和快速灵活的特点,在无防守干扰的情况下有较高的投篮命中率。但抢篮板球、二次进攻及对抗能力与对手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同时找出差距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提高队伍的训练与比赛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