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不同运动干预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糖脂代谢的影响效果。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CNKI及万方数据库,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运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Stata 15.0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1篇文献,2 026例糖尿病前期患者。高强度间歇运动对空腹血糖(SMD=-2.48;95%CI:-3.14,-1.82)、餐后2 h血糖(SMD=-1.51;95%CI:-2.18,-0.85)、总胆固醇(SMD=-0.93;95%CI:-1.27,-0.59)、高密度脂蛋白(SMD=1.19;95%CI:0.89,1.49)及低密度脂蛋白(SMD=-0.76;95%CI:-1.16,-0.35)的改善效果显著。有氧结合抗阻运动对甘油三酯(SMD=-1.03;95%CI:-1.52,-0.54)的改善效果显著。结论:运动锻炼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前期人群的糖脂代谢水平,其中高强度间歇运动及有氧结合抗阻运动的干预效果整体较好,但受个别干预措施研究数量及样本量的限制,明确的结论仍需更多高质量的研究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网状Meta分析法系统评估和比较有氧运动、抗阻运动、间歇运动、有氧联合抗阻运动和身心运动对改善原发性高血压(EHT)患者血压和血脂水平的疗效,为EHT患者改善血压和血脂水平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Cochrane、Embase、Web of Science、EBSCO和CBM数据库中关于运动改善EHT患者血压和血脂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STATA16.0和Rev Man 5.3软件对纳入研究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45项涉及3 560名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被纳入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有氧联合抗阻运动对降低收缩压的效果最优(MD=-13.58,95%CI[-17.72,-9.44],p<0.05);身心运动对降低舒张压(MD=-8.61,95%CI[-10.52,-6.70],p<0.05)、甘油三酯(SMD=-0.98,95%CI[-1.73,-0.23],p<0.05)和低密度脂蛋白(SMD=-1.07,95%CI[-1.57,-0.56],p<0.05)的效果最优;有氧运动对降低总胆固醇(SMD=-0.52,95%CI[-...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系统评价太极拳运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指标的影响并进行Meta分析,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较为可靠的参酌依据。方法:收集太极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应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Stata1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依据排除标准,研究共纳入15篇随机对照试验,其中低、中、高风险文献分别为6篇、8篇和1篇。纳入研究总样本量732个,其中实验组316个,对照组416个。Meta分析发现,实验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亚组分析显示,太极拳可明显改善65岁以下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多因素Meta回归分析未能解释研究间异质性的来源,敏感性分析剔除2篇质量较差的文献后,同质性较好。Egger检验显示,太极拳影响收缩压的文献存在显著发表偏倚,影响舒张压的文献无显著发表偏倚。结论:基于现有证据,太极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干预是有效的,应在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中得到重视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1/3的成年人患有高血压,它可加重心脏病、脑卒中、肾衰竭等疾病患者的负担。药物治疗是高血压患者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但其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还可能产生副作用。大量证据表明,运动干预可改善高血压的疗效。那么运动和药物哪一种干预方法对高血压疗效更好?2019年9月,Huseyin Naci等在《英国运动医学杂志》刊文,通过网状Meta分析对比运动干预和药物治疗高血压的效果。该文纳入391个随机对照试验,包含39742名受试者。结果显示:①所有类型的运动干预(如耐力训练、动态抗阻训练、等长肌力训练)和所有类型的降压药物都可有效降低受试者的收缩压;②对于收缩压≥140 mmHg(1 mmHg=0.133 kPa)的高血压人群,不同种类的运动干预和药物治疗具有同等的降压效果;③对于收缩压≥130 mmHg、≥140 mmHg、≥135 mmHg的高血压人群,运动干预可分别降低6.84 mmHg、8.7 mmHg、10.74 mmHg的收缩压。该文提示,运动干预可作为高血压人群药物治疗的补充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2015年后符合随机对照实验要求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社区运动干预的效果和技术应用的文献进行分析,为我国体医融合的慢性病社区运动干预实施提供借鉴。方法:采用Meta分析的文献检索、筛选、质量评估方法,最终纳入分析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运动干预文献33篇,糖尿病患者社区运动干预文献28篇,提取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运动干预后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显著下降(P<0.001),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FBG)显著下降(P<0.001);(2)运动干预的组织方面,表现为采用个性化运动处方的比例较低,多以步行等患者习惯的运动方式自主实施;(3)运动干预形式以有氧运动为主,且干预效果明显,抗阻运动仅在高血压患者SBP下降的过程中作用明显,而联合运动较少采用,且未见明显效果;(4)运动干预主要以小强度为主,但中高强度的运动干预效果明显;(5)常采用30~60 min,每周3次及以上的运动干预,且干预效果较好,糖尿病患者每天保持60 min以上的运动有更好的效果。结论:(1)社区运动干预是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控制病情的有效手段,运动干预策略遵循运动处方与健身指导的一般理论;(2)社区运动干预实施中组织发动慢性病患者参与运动至关重要,干预策略应着眼于患者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运用Meta分析定量评价低氧运动对肥胖成人身体成分和胰岛素抵抗的干预效果。方法 在中英文数据库中检索低氧运动与肥胖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并运用Stata14.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研究共纳入24篇文献、548名受试者。Meta分析结果,相对于常氧运动,低氧运动对减轻肥胖者的体重(WMD=-1.60,p<0.05)、降低体脂率(WMD=-1.21,p<0.01)具有显著优势。低氧运动对胰岛素抵抗(ES=-0.22)、空腹胰岛素(WMD=-0.24)和Hb A1c(WMD=-0.27)的改善效果达到小效应量,对改善空腹血糖(WMD=-0.03)无明显差异。调节变量结果,在1 500~3 500 m进行运动对改善体重、体脂率效果最明显(WMD=-1.60,p<0.05;WMD=-1.21,p<0.01)。≥4周运动对改善体重、体脂率效果最明显(WMD=-1.90,p<0.05;WMD=-1.31,p<0.01)。每周≥300 h对改善体重、体脂率效果最明显(WMD=-1.92,p<0.05;WMD=-1.41,p<0.01)。结论 低氧运动...  相似文献   

7.
《湖北体育科技》2020,(6):509-513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定量评价有氧运动对Ⅱ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以运动干预前后患者心率变异的时域指标MSSD标准化均值差(SMD),频域指标HF、LF、LF/HF标准化均值差(SMD)为统计量,检索1975至2019年的相关文献,制定文献筛选标准,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异质性检验、回归分析、亚组分析和数据合并。结果共涉及9项研究纳入Meta分析,共包含101例患者,进行数据合并后显示,Ⅱ型糖尿病患者(有自主神经病变)MSSD,SMD=1.40(95%CI=0.70,2.09),Z=3.95,p<0.05。Ⅱ型糖尿病患者(无自主神经病变)MSSD,SMD=0.19(95%CI=-0.28,0.65),Z=0.80,p>0.05。Ⅱ型糖尿病患者HF值SMD=0.65(95%CI=0.03,1.28),Z=2.04,p=0.04<0.05。Ⅱ型糖尿病患者LF值SMD=0.70(95%CI=0.02,1.37),Z=2.02,p=0.04<0.05。Ⅱ型糖尿病患者LF/HF值SMD=-0.05(95%CI=-0.38,0.28),Z=0.28,p>0.05。结论长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可改善Ⅱ型糖尿病患者心迷走神经的活动,而对心交感神经的活动并无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分析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和中等强度持续训练(MICT)对心血管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探究有氧运动改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MB)中关于HIIT和MICT对心血管危险因素影响的随机对照实验(RCTs)成果,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2月,通过文献质量评价提取数据,采用Sata15.0、RevMan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文献11篇,涉及受试者327名。实验组(HIIT)与对照组(MICT)相比,对心血管改善作用相近,对高密度脂蛋白(HDL-C)改善程度略优于对照组(WMD=0.062,95%CI,0.005-0.119,P=0.033),对低密度脂蛋白(LDL-C)改善程度无显著差异(WMD=-0.001,95%CI,-0.159-0.158,P=0.995),对总胆固醇(TC)改善程度无显著差异(WMD=0.021,95%CI,-0.177-0.220,P=0.834),对甘油三酯(TRG)改善程度不及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循证依据综合定量评价单组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肌肉力量和耐力影响效果,为体能训练新方法和运动处方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在中英文数据库检索建库至2023年2月发表的相关RCT文献,利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和Stata-SE 15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26篇文献,其中英文文献22篇,中文文献4篇。方法学质量评价发现较高质量(6-8分)的文献有24篇,高质量(9-10分)的文献有2篇。Meta分析显示,tDCS对肌肉力量(SMD=0.39, 95%CI=0.21~0.56, p<0.05)提升达到小效应量,肌肉耐力水平(SMD=0.90, 95%CI=0.30~1.50, p<0.05)提升达到大效应量。tDCS后下肢单关节肌肉力量(SMD=0.45, 95%CI=0.21~0.68, p<0.05)提升显著优于上肢单关节肌肉力量(SMD=0.35, 95%CI=0.09~0.60, p<0.05)的提升,选择2mA的刺激电流(SMD=0.43, p<0.05)、20min的刺激时间(SMD=0.43...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运用Meta分析研究方法检验快速伸缩复合训练(PT)对篮球运动员下肢运动能力的干预效果,包括运动员下肢爆发、移动速度和灵敏素质。研究方法:采用STATA 15和Review Manager 5.4对纳入的12篇文献234名受试者(男性143名、女性91名)通过对反向动作跳跃测试(CMJ)、立定跳远测试、T敏捷测试、10米冲刺测试、20米冲刺测试五项指标进行Meta分析,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异质性检验和发表偏移性检验。结果:Meta分析结果表明,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可以明显提高CMJ的高度(MD=2.42,95%CI=1.54~3.29,P<0.05);T形敏捷测试速度影响显著(MD=-0.47,95%CI=-0.74~-0.2,P<0.05);10米冲刺速度影响显著(MD=-0.09,95%CI=-0.17~-0.01,P<0.05)和20米冲刺速度影响显著(MD=-0.07,95%CI=-0.12~-0.02,P<0.05);但立定跳远影响不显著(MD=7.42,95%CI=-7.22~22.06,P>0.05)。通过敏感性分析反向动作跳跃指标有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运用Meta分析系统考察核心训练干预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的改善效果。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 Med、Cochrane Library、EBSCO、Web of Science数据库相关文献,检索时间:建库起到2022年9月2日。运用stata17、Review Manager 5.3对结局指标分析。结果 共检索文献1 919篇,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最终纳入分析11篇。分析结果显示核心训练干预对于AIS患者Cobb角的改善具有显著效果(SMD=-1.17, 95%CI[-1.62,-0.73],p<0.05),对AVR改善同样具有显著效果(SMD=-0.76, 95%CI[-1.44,-0.08],p<0.05);分析结果显示核心训练可以有效降低POTSI,但受研究数量限制,合并结果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核心训练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的改善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有效减小AIS患者的Cobb角,且核心肌力类训练可能对减小Cobb角具有更佳的治疗效果,8周干预可能为合适...  相似文献   

12.
《湖北体育科技》2019,(6):509-513
目的探讨健步走、弹力带和哑铃练习不同运动方式对蒙古族中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取蒙古族中年原发性高血压男性患者21名,随机分为3组,每组7人,分别进行为期13周健步走、弹力带和哑铃练习、健步走+弹力带和哑铃练习等不同运动方式的干预,并测试受试者的相关指标变化。结果与干预前相比,各组受试者身高均无显著性差异,体重及BMI虽有所下降,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干预前相比,各组受试者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并以收缩压下降最为明显,随着运动干预时间的延长,MSO组受试者血压下降最为显著(p<0.01)。结论采用13周的中低强度的健身走、弹力带和哑铃练习、健身走+弹力带和哑铃练习3种不同的运动干预方式,对蒙古族中年高血压患者的身高、体重和BMI影响不大,但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以收缩压下降最明显,并且健身走+弹力带和哑铃练习这种综合运动干预方式的降压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少林易筋经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中医证候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效应。方法:选择高血压前期及1级原发性未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高血压患者6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实验。结果:12周实验后实验组及对照组血压变化呈显著性差异;实验过程中,受试组较对照组血压变化明显。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得分无显著性差异,实验后差异显著;通过尼莫地平法得出实验组疗效指数为-64.87%,对照组为-31.94%,实验组疗效指数接近显效。经过12周少林易筋经干预,实验组实验后在WHOQOL-BREF各领域较实验前均有明显改善。结论:12周少林易筋经干预对高血压前期及1级原发性高血压具有明显的降压效果,可改善习练者生存质量、健康状况、社会关系等内容,对受试者高血压中医证候具有明显改善,是治疗初期高血压患者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4.
《湖北体育科技》2021,(7):622-627
目的评价广场舞、tango等舞蹈运动对轻中度帕金森(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影响,从平衡功能、运动能力、步行能力、认知功能、生存质量5个方面来对帕金森患者的干预情况进行综合评定。方法根据预先制定的文献检索、筛选与录入方法对文献进行筛选,建立纳入排除标准,从中国知网(CNKI)、万方、Web of science、Pub Med、Embase等数据库以关键词的方式检索舞蹈运动对帕金森患者不同指标的研究文献,运用Revman 5.3软件对最终纳入文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纳入文献包括广场舞1篇、探戈5篇、爱尔兰舞1篇、其他自编舞蹈3篇,共计10篇包括328名受试者。Meta分析显示,舞蹈运动可有效提高患者运动能力[MD=-5.63,95%CI(-9.70,-1.55),p=0.007]、平衡能力[(Berg平衡量表)MD=4.77,95%CI(3.56,5.99),p<0.000 01;(TUG起走-计时测试)MD=-1.89,95%CI(-3.22,-0.56),p=0.005]、6MWT步行能力[MD=46.48,95%CI (18.39,74.56),p=0.001]、生存质量[MD=-8.33,95%CI (-9.25,-7.14),p<0.000 01]以及认知功能[MD=1.75,95%CI(0.80,2.70),p=0.000 3]。结论广场舞、tango等舞蹈运动可有效提高轻中度帕金森患者的平衡功能、运动能力以及步行能力、并对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及认知功能也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黄硕涵  黄林 《湖北体育科技》2023,(6):521-524+542
目的 通过一项动物实验Meta分析,评价运动干预是否能改善高脂饮食(HFD)诱导的大鼠或小鼠肝脏自噬水平。方法 利用电子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维普、万方、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进行系统文献检索。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采纳了18篇文献进行定量Meta分析。运用Review Manager 5.4软件对纳入文献的结局指标进行数据合并。结果 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通过运动干预,HFD诱导的小鼠或大鼠肝脏P-AMPK/AMPK比值升高(SMD=1.43,95%CI[0.98,1.87]),LC3-Ⅱ/LC3-Ⅰ比值升高(SMD=0.44,95%CI[0.08,0.81]),LC3-Ⅱ蛋白含量升高(SMD=0.91,95%CI[0.29,1.53]),P62蛋白水平降低(SMD=-1.6,95%CI[-1.98,-1.21]),LC3蛋白总量升高(SMD=0.95,95%CI[0.4,1.51])。结论 Meta分析结果表明,运动干预显著调节了由HFD诱导的动物模型肝脏中的自噬相关蛋白,使自噬水平得到了相应提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中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功能性抗交感活性的影响。方法 15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以及15名年龄、身高、体重相匹配的正常血压者(正常血压组)自愿参加试验,2组均进行强度为50~70%VOmax、共12周的有氧运动干预。分别与运动前后股动脉酪胺灌注、单腿伸膝实验以及股动脉灌注酪胺+单腿伸膝实验时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A)含量以及下肢血液动力学参数,后者主要包括股动脉血流量(FABF)和股动脉血管电导(FAVC)。结果运动前:灌注酪胺时,正常血压组和高血压组FABF、FAVC显著性下降(P<0.05),血浆NA显著性升高(P<0.05);单腿伸膝实验时,高血压组FABF和FAVC低于正常血压组(P<0.05),血浆NA无显著性变化(P>0.05);酪胺灌注+单腿伸膝运动实验时,高血压组和正常血压组灌注酪胺时的FABF、FAVC均低于未灌注时(P<0.05),血浆NA则高于未灌注时。运动后:酪胺灌注时,正常血压组和高血压组FABF和FAVC下降幅度均较运动前显著性降低(P<0.05);单腿伸膝运动实验中,高血压组FABF和FAVC与正常血压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酪胺灌注+单腿伸膝运动实验中,高血压组和正常血压组灌注酪胺时的FABF和FAVC与未灌注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血压组酪胺灌注时的FABF和FAVC高于运动前(P<0.05);血浆NA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长期运动训练可降低中年高血压患者和血压正常者安静时的α-肾上腺素能神经兴奋反应性,并改善肌肉收缩时的功能性抗交感活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系统评价体力活动对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干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Medline、CBM、CNKI、VIP和Wan Fang Data数据库中有关体力活动对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限均从各个数据库收录起始年限至2018年7月27日,使用PEDro量表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Stata14.0软件进行发表偏倚检验。结果:共纳入24个RCT,包括1581例痴呆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体力活动对痴呆患者整体认知功能(MD=2.17,95%CI:1.50,2.84,P<0.00001)有积极的影响。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体力活动对AD患者(MD=2.40,95%CI:1.58,3.23,P<0.00001)与合并AD患者(MD=1.45,95%CI:0.41,2.48,P=0.006)的整体认知功能优于对照组;有氧运动(MD=2.43,95%CI:1.63,3.23,P<0.00001)与混合运动(MD=1.48,95%CI:0.08,2.87,P=0.04)对痴呆患者整体认知功能优于对照组,但抗阻运动(MD=1.70,95%CI:-0.15,3.55,P=0.07)与太极拳运动(MD=0.92,95%CI:-2.98,4.82,P=0.64)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频率体力活动(MD=1.64,95%CI:0.25,3.04,P=0.02)与低频率体力活动(MD=2.33,95%CI:1.57,3.09,P<0.00001)对痴呆患者的整体认知功能均优于对照组。不同认知领域Meta分析结果显示:体力活动对痴呆患者执行功能(SMD=0.08,95%CI:-0.05,0.20,P=0.22)、TMT-A与TMT-B(SMD=-0.05,95%CI:-0.26,0.16,P=0.63)和记忆功能(SMD=0.15,95%CI:-0.06,0.37,P=0.1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只有注意力(SMD=0.18,95%CI:0.02,0.35,P=0.03)优于对照组。结论:体力活动干预对AD患者与合并AD患者的整体认知功能有积极影响,并且有氧与混合、高频率与低频率的体力活动干预对所有痴呆患者的整体认知功能同样有效,不同认知领域中只有注意力有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1966—2009年间的有关研究进行Meta分析,综合定量评价抗阻训练对安静血压的影响;方法:在MEDLINE、Sportdiscuss、EBSCOhost、Embase、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Database和CNKI等6大数据库中检索相关文献,制定文献筛选标准,对入选研究进行信息提取,随机效应模型的数据合并,回归分析,发表偏倚检验和敏感度检验;结果:共选入随机对照研究24例,包含31个抗阻训练组和1 003名受试者。分析发现,抗阻训练可以导致安静血压下降,其中,收缩压下降3.35 mmHg(95%CI=-6.48~-0.22;P=0.0358),舒张压下降2.65 mmHg(95%CI=-4.53~-0.77;P=0.0057)。对受试者和抗阻训练特征进行回归分析,未发现具有显著性影响的变量,也未发现发表偏倚和敏感度较高的研究;结论:抗阻训练安全且可以帮助成年人(包括老年人)静息状态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其具体降压影响因素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19.
血压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它作为一项生命指标,是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通过流行病学调查,血压的升高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呈正比关系,即血压大于180/110mm汞柱(mmHg)的高血压患者发展成冠心病的危险性比血压正常的普通人大5倍,所以有效的控制血压对心血管疾病有着重要意义.就目前而言,已有大量的研究表明运动降压的方法有效,但是因为力量训练存在安全隐患,所以关于运动降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有氧运动上,力量训练方面的研究还有所欠缺.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力量训练对血压影响的相关文献,简述了高血压对老年人健康的危害,从运动形式、强度、时间和频率等方面阐明了运动与血压的关系,并通过论述力量训练对高血压的短期及长期的影响,进一步明确力量训练与血压的变化关系,并提出了相关的注意事项,从而更好地发挥力量训练在老年人高血压病的预防和控制方面的作用,使老年人能够科学合理地进行力量训练,以便达到延缓衰老、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系统评价短期(3个月内)运动锻炼对毒品成瘾者心理健康的干预效果。方法:检索PubMed、EBSCO、Science Direct、Web of Science、Physiotherapy Evidence Database和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等数据库中关于运动治疗毒品成瘾者心理健康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从数据库建库至2019年2月。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且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 5.3和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项随机对照试验,共123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短期运动干预在治疗毒品成瘾者心理状况的躯体化[MD=-0.50,95%CI(-0.89,-0.11),P=0.01],强迫[MD=-0.40,95%CI(-0.69,-0.10),P=0.008],人际[MD=-0.30,95%CI(-0.49,-0.12),P=0.001],抑郁[MD=-0.42,95%CI(-0.70,-0.15),P=0.003],焦虑[MD=-0.41,95%CI(-0.67,-0.16),P=0.001],敌对[MD=-0.25,95%CI(-0.42,-0.09),P=0.002],恐惧[MD=-0.30,95%CI(-0.45,-0.15),P<0.00001],偏执[MD=-0.24,95%CI(-0.40,-0.08),P=0.004],精神病[MD=-0.26,95%CI(-0.44,-0.07),P=0.006]几方面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实验,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毒品成瘾者心理康复期,短期运动锻炼相比常规康复措施能更好地改善毒品成瘾者心理健康症状,丰富毒品成瘾者的戒毒手段,提高毒品成瘾者康复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