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与"形容词"相结合(即"一A")的用法问题,前人早有论述,但一般只限于"一"与"A"语法意义的简单论述。文章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瞬时性"一A"中"A"的构成及其结构的语义特征及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2.
基于现有对"A就A"的研究,在论述了"A就A"结构式的成分、语义和语境之后,对"A就A"这种结构的三种成分在四种语境中的具体情感意义进行了分析,并得出结论:"A就A"结构可由不同的成分构成,表达多种复杂的情感,并达到不同的情感效应。最后针对"A就A"这种结构式的几个相关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管A叫B"是现代汉语里一个常用句式,它产生于清代。"管A叫B"式的产生是由于"管"掌控义的衍生和句法位置的变化所致。目前各现代汉语词典关于"管"词条该项意义的阐释失误有二:一是"管"并不专与"叫"搭配,它也跟"叫做(作)"搭配;二是该式中"管"并不完全相当于介词"把","管A叫B"和"把A叫做(作)B"式在适用域上有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4.
一、识别在"思维定势"上设置的"陷阱"例1如图1所示,A′B′是物体AB经凸透后所成的像,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B大概位置.错解因物体AB经凸透镜后成一虚像A′B′,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在凸透镜左侧一倍焦距内画与A′B′同向且比A′B′小的物体AB,如图2所示.剖析命题者由于在学生"思维定势"上设置  相似文献   

5.
金圣叹在评点《水浒传》时对"奇"从哲学、美学、审美心理、文章学、流产时效等层面做了论述;他还借对"奇"的论述构建了自己关于"才子书"的评判标准,形成了一套关于小说创作与欣赏的"奇"论,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代文论关于"奇"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条基本经验。"情"与"理"乃思想政治工作的"血"与"肉",二者有着必然的联系。文章围绕这一思想着重论述了在高校教师中如何贯彻"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工作方针,对正确处理"情"与"理"二者的关系提出了相关的工作要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试图通过许地山小说《春桃》中"春桃"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脱去"春桃"身上披着的伪基督教文化的外衣,揭示出"春桃"形象与基督教文化貌合神离的本质,论述中国传统文化对"春桃"这一人物形象的深层影响,以及人物对现实的控诉与抗争。  相似文献   

8.
笔者从一期关于"血型思维方式论"的电视节目,引发了将血型思维方式论应用于英语教法改革和尝试的思考。本文通过"了解言语与思维"、"了解记忆与学习"、"教学实践应用"三方面论述,探讨了这一启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模态逻辑中,主要存在两种嵌入方法:一种是"坍塌嵌入",一种是"翻译嵌入";用周北海和A.Chagrov和M.Zakharyaschev对这两种嵌入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论述,可以发现:虽然正规模态逻辑系统S5不可坍塌嵌入经典命题逻辑P,但是"S5可以翻译嵌入P中",因此,通过定义翻译嵌入映射Tr4,从而证明了S5可翻译嵌入P;最终我们提出并证明了这样的定理:"翻译嵌入映射Tr4可以使得S5的所有子系统K、D、T、S4和B,以及系统KDc与KTc都能够翻译嵌入系统P中"。  相似文献   

10.
"与其A,不如B"句式的认知层面包括:主观推测层面,"与其A,不如B"因果复句所反映的认识是:P{B/A}=0.5;客观反映层面,"与其A,不如B"因果复句所反映的认识是:P{A}〈P{B}。通过对"与其A,不如B"这一复句在人脑思维中主观推测层面和客观反映层面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了复句"与其A,不如B"在这两种不同的认知层面中具有"不一致"关系。  相似文献   

11.
该文主要论述了"二、三、五"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的性质与结构,是教学方法与模式改革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12.
《租界文化语境下的中国近现代文学》[1]是李永东继《租界文化与30年代文学》之后出版的又一部从租界文化角度解读文学的著作。与前一部著作相比,该著的研究时段大为拓展,涉及"晚清""五四""孤岛"这三个时期。为了规避与前一部著作的重复,该著没有列专章研究"30年代文学",而是选取"30年代的女性电影"作为论述对象,以成全著作以时间为序的论述逻辑。  相似文献   

13.
沈文娟  陈跃辉 《考试周刊》2012,(29):121-122
本文论述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性,根据"启发式问题教学法"教学改革理念,提出了一套新的实验教学改革方案,并对方案的实施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4.
冯友兰先生在谈及学术研究与治学时,有一相当著名的论述:"照着讲"和"接着讲"。他认为,"照着讲"是规规矩矩地讲"史","接着讲"则是一种学术继承和阐扬,是对理论内核的进一步淬炼,是对学派精神的继续光大。  相似文献   

15.
以苏教版教材必修化学2"化学键"一节的教学实践为例,对"翻转课堂"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结合实际课堂流程的叙述与分析,论述了"翻转课堂"模式的价值与意义,阐述了翻转课堂模式的实施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相似文献   

16.
教师在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课程整合的环境下,如何正确发挥教师"导"的作用呢?本文以笔者教授《翠鸟》一文为例,依次从"导"的"层次"、"导"的"方向"、"导"的"重点"3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7.
康德美学是古典美学通向现代美学的一座桥梁,蔡元培是康德美学思想的崇拜者和传播者。本文论述了蔡元培对康德的二元论先验哲学思想、审美的"超越性"与"普遍性"等命题的接受与传播,并进一步阐述了蔡元培由此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说"观点。  相似文献   

18.
《乐记》是中国古代最系统的一部专门论述音乐问题的著作,它秉承儒家美学的重要思想,对乐的根源、本质、以及审美特征、乐的功能、礼乐关系等都做了具体、深入的论述。《乐记》是对我国先秦时期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总结与发展,其音乐美学思想是"礼乐"思想,"乐"从根本上来说要为"礼"服务,突出表现音乐的社会政治功能和伦理功能。在"礼乐相生,乐政相和"以及儒家"中和"之美的基础上,《乐记》多层次论述了音乐的基本审美评价标准——"和",其对"中和"、"平和"、"和合"之美的追求渗透于全篇之中。  相似文献   

19.
以一名教师的亲身实践和研究,论述了图书馆在"学困"生教育中地位与作用,介绍了利用图书馆对"学困"生进行教育和帮助的具体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20.
"宁可"只带选定项("A")就能标记取舍句,但其舍弃项仍以"明示"、"蕴涵"或"隐含"方式存在。"宁可A"后之所以无舍弃项("B")照应,主要是为突显选定项("A")和减弱对比性而造成。"明示"和"蕴涵"舍弃项的"宁可A"句式可转换为"宁可A,也不B"句式,而"隐含"舍弃项的则不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