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后现代主义视点下的课程编制问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课程编制是课程研究领域中重要的核心问题,本文从后现代主义的现点出发,阐明了后现代主义关于课程的基本理解,并对传统的课程编制,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的基本观点,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2.
基于后现代主义视域重构高等教育课程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后现代主义思潮广泛影响到文化、哲学、教育等领域,高等教育课程也必然受到波及.从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出发对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取向进行思考,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等方面提出建议,试图建构基于后现代主义视域的高等教育课程观,以期为高等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学前课程编制的后现代运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端于文化、建筑、艺术领域的后现代主义不是一个时间概念,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其根本宗旨在于重塑现代性。自利奥塔《后现代主义下的知识状况》 (1984)一文发表后,后现代思想以其多元性、开放性、多样性、差异性、不确定性、非连续性以及复杂性等逐渐渗入到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并对心理与教育研究产生重要的影响。后现代主义关于课程及课程编制的新的见解与主张,在多尔 (Doll)、舒伯特 (Schubert)、斯拉特里 (Slattery)等一些后现代主义者那里都能见到。   一、何为课程——多元课程观的树立   以往我们所指的课程,是指在教育机…  相似文献   

4.
研究性课程的后现代意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后现代主义思潮与研究性课程的大规模实践在西方国家几乎同时共起,研究性课程的取向与后现代主义的理论主旨在许多方面具有高度一致性。研究性课程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是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今天,推进研究性课程的研究、开发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志军 《湖南教育》2003,(22):17-18
作为一种思想观念的后现代思潮,正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在西方,运用后现代主义思想考察各种学术领域,然后归纳出一套全新理论的现象时有所见。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伴随着后现代主义哲学和文化思潮对学校课程论的影响不断扩大而产生的。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对各种传统课程理论,尤其对被视为现代主义课程典范的“泰勒原理”进行了系统的批判和反思,并且以新的课程理论视角和价值观念阐释课程的本质,对建构新课程理论体系、深化课程改革具有现实的意义。一、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理论渊源后现代主义的产生是与“现代性”的讨论相关的…  相似文献   

6.
从知识观视角看后现代课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后现代主义是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的对西方社会和全世界都极具影响力的一种思潮。本文通过后现代主义独特的知识观这一视角,分析其在课程上的三方面影响:课程内容、课程与教学、课程评价,从而对我国当今课程改革提出反思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美国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探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谢登斌 《广西高教研究》2001,(5):111-112,F003
以多尔、派纳、卡普拉、斯拉特瑞的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为基础,对美国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以予综合探析,并从美国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获得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后现代主义西方课程编制理论与我国课程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通过反恩传统课程编制理论的思想局限,论述了后现代主义思潮与过程模式、实践模式和批判模式等西方课程编制理论的思想关联性,指出了我国课程建设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蓝秋燕 《文教资料》2012,(10):34-35
后现代主义是二十世纪后半叶在西方流行的一种社会文化思潮,到七八十年代,这一思潮占据了西方理论界主要话题的地位,在哲学、美学、社会学、文学等各领域都掀起了"后现代主义的论争"。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也影响到教育的发展,形成了后现代主义课程范式,以多尔为代表的后现代课程观认为教育就是教师与学生通过不断对话与反思而探究未知领域的过程;教师与学生是一种绝对平等的关系;课程即为探究过程。这些理论对我国正在进行的语文课程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基于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我国高校课程改革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阳敏华 《文教资料》2010,(27):156-157
以后现代主义思潮为理论渊源的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是一种多元化的课程观。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打破现代主义课程观对学生的束缚.力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本文简介了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课程标准,并就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等方面,应用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观点对我国高校课程改革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