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客家人的根在何处?换言之,客家先民是否来自中原?本文从人类文化学、考古学、民俗学的视角对此进行探索,认为,客家先民并不是中原移民。客家共同体在形成的过程中其主体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古百越族人。客家人的根就在现今闽粤赣边区。  相似文献   

2.
客家人的根在何处?换言之,客家先民是否来自中原?本文从人类文化学、考古学、民俗学的视角对此进行探索,认为,客家先民并不是中原移民。客家共同体在形成的过程中其主体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古西越族人。客家人的根就在现今闽粤赣边区。  相似文献   

3.
对弘扬客家文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家先民吸收了各种文化的精华,形成了有显著特点的客家文化。客家文化具有地域性、农耕性、亚商业性、多元性等特征,弘扬客家文化有助于了解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应采取有效途径,弘扬客家文化精华。  相似文献   

4.
“客家”界定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家”界定众说纷纭。本文就客家民系、客家人、客家先民、客家后裔等概念进行了辨析 ,提出了新的看法 ,力求准确地把握它们 ,以促进客家学研究的深入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客家山歌和畲族民歌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家先民和畲族先民都生活在赣闽粤交界的山区,唱山歌是客家和畲族人表达思想情感的重要手段。客家山歌和畲族民歌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进行其比较研究对促进客畲音乐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根据移民与族群及其文化形成的相互关系,阐述东江客家文化是历次中原移民南下,与土著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其中秦代进军岭南,东江作为首途之区,产生客家先民;东晋南朝移民,孕育了客家文化;宋元移民高潮,以主客户比例变化,共同经济模式和共同心理素质,以及客家方言的形成等为标志,显示东江客家及其文化个性定型成熟,与梅江客家一起出现在岭南文化版图上。  相似文献   

7.
晚唐裴钅刑《传奇》中的《崔炜》是一篇最早关于客家先民的小说。它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方面的价值,为我们了解客家先民打开了一扇窗户。  相似文献   

8.
客家先民原是中原汉人,客家先民背井离乡,所到之处都能继承和发展中原汉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并同化当地土著居民,形成客家群体,且英才辈出,这与客家人的教育观直接相关,是客家人重视教育的传统风气所产生的必然结果。比如在云南的2万多客家人,分布于全省各州市县的各个系统,对云南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奉献。  相似文献   

9.
王贵民 《考试周刊》2013,(15):24-25
本文以客家建筑为例,通过对赣南客家传统建筑吉祥图案的划分及其与中原吉祥图案的对比研究,探求客家先民赋予建筑各个环节中的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10.
宁化石壁地处赣南闽西交界之要冲,由于特殊的区位优势,成为了历史上客家先民最重要的聚居地与再迁出发地,见证了客家形成的全过程,因而是客家发展史上最有代表性的里程碑式的地域性标志。客家文化应由"前客家文化""客家文化"和"后客家文化"三部分组成。作为"客家祖地",石壁集中体现了"前客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漂泊中的宗法文化、家族文化、血缘文化和农耕文化等。"文化客家"论者否认血缘文化在客家形成过程中之重要作用是不妥当的。  相似文献   

11.
“客家先民”之先民——赣南远古土著居民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赣南是"客家先民"南迁的第一站。在北方汉民进入赣南之前,这里曾先后生活着古越族和山都、木客等土著居民。他们受北来汉族文化的强烈影响而逐渐被同化,最终成为了客家民系的一因子。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也是"客家先民"。  相似文献   

12.
秦汉时期,赣南已经设治,从那时开始,已有中原汉民陆续南下进到赣南山区。但是,大批客家先民进入赣南,则是在唐宋时期,他们成为了客家民系的直接源头。元、明时期,江西中部的一部分姓氏又先后迁入赣南,他们与先期的姓氏相融而成为"本地人"(又称"老姓氏"或"老客家")。明末清初,闽粤客家大批倒迁赣南(他们又被学界称为"新客家"),从而最终奠定了赣南客家的现代格局。  相似文献   

13.
台湾苗栗县的三湾乡和狮潭乡,是客家先民艰辛拓殖的狭窄溪谷平原型聚落,被视之为"后山型开发区"。依据文明三层立体结构由下而上的推理顺序,从阐述这一区域的地理基础入手,详细探讨客家先民在此区域的开发性格、开发状况、民间宗教性质及其在聚落的空间形态。  相似文献   

14.
略论客家文化的形成及其多元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往的客家研究,偏重于从历史文献和谱籍资料来考证客家历史渊源,强调客家是纯粹中原汉族血统,这显然是与客家民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不相符的。近年来,又出现了另一种倾向,即认为客家的主体是少数民族,这实际上也是一种从血缘上去界定客家的观点,因而也失之偏颇。本文认为“客家”是一个文化概念,而不是种族上、血缘的概念;客家文化的构成是多元因素的,但其中既有畲瑶等少数民族文化的因子,也有相邻民系文化的成份,但其主体是中原传统文化,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也是必须充分肯定的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梳理了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渊源、形成与发展及其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源于身体活动,生产劳动、祭祀神明的活动仪式和军事训练,其主流是来自中原文化,是中原文化与畲族、瑶族等多元文化相结合的民俗体育文化。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具有移民文化特征,客家先民具有崇文重教尚武的习俗。  相似文献   

16.
中原古代民歌,随着客家先民从中原一带迁徙到赣、闽、粤三省交汇地区,又与当地土著音乐结合,逐步产生了独特的客家采茶歌。明代后期,采茶歌又与杂剧及地方音乐文化相融合,最后形成了今天的客家采茶戏。  相似文献   

17.
赣南客家节庆民俗体育是客家先民在传承和延续大量中原传统体育文化的基础上,与当地畲、瑶等土族文化融合形成的.依据目的和形式不同大体分为节庆祭祀仪式和节庆娱乐舞蹈表演两类.具有多元共存与兼容并蓄、山区农耕、节庆与宗教祭祀、宗族、地域、竞争等特征.  相似文献   

18.
靖安客家山歌是江西最具地方性的民族民间山歌代表之一,这种流派的山歌综合了中国黄河流域汉族民歌的传统音调和当地少数民族的独特唱腔,通过代代相传、演化,形成了如今独树一帜的靖安客家山歌.  相似文献   

19.
客家研究     
<正>主持人语:赣闽粤毗邻区是客家先民繁衍生息之地,客家人在此创造了博大精深的客家文化,蕴育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中一个璀璨明珠。但限于地理、经济等因素,以古典博物馆学中的文物概念来衡量,客家地区的文博事业并不发达,许多博物馆存在实物藏品缺乏的状态。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博物馆行业逐步接受了"人类文化遗产"概念,认为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包括器具、机械、建  相似文献   

20.
一、客家精神内涵 客家,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客家是汉族的一个民系,而非少数民族,因此所谓“客家族”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