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DEA方法比较分析黑龙江省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缺乏创新性人才、研发经费严重不足及重引进轻消化吸收现象严重;并且黑龙江省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投入产出效率极低,全国排名倒数第二,仅高于青海,其主要原因是纯技术无效率。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黑龙江省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基于突变级数法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模糊聚类分析等广泛运用于企业自主创新评价过程,针对这些方法存在的主观权重太大等缺点,引入突变级数法对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评价。介绍了突变级数法的评价过程,并对全国29个省区市的大中型工业企业进行实证评价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全国29个省区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三个不同区域。同时,根据评价结果有针对性地给出了29个省区市的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3.
自主创新是一个系统、持续和动态的过程,本文基于自主创新过程观的思想建立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自主创新实现过程的各个阶段作用的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建立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并对各项指标的含义进行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4.
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和获取投入效率的DE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获取投入效率进行了研究。首先,运用指标分析法对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获取投入强度变化特点进行了分析;其次,运用DEA模型测度了技术改造和获取投入效率。结果显示,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对外依存度有下降趋势;我国省域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和获取投入效率普遍较低。这表明一方面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投入在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获取消化吸收及创新的能力尚不强。如何通过获取技术达到自主创新仍是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5.
从技术创新水平涵义出发,建立一套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比较评价.结果显示东北三省的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整体水平较为落后,且不同省份之间的差距比较大,辽宁表现最好,黑龙江次之,吉林则最差.  相似文献   

6.
我国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因子有哪些?效应大小如何?找准它们,对于有效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为对象,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激励因子有四个,即资金激励、人才激励、知识产权激励和文化激励因子.其中效应最大的是资金激励因子,其次分别为人才激励、文化激励和知识产权激励因子.并依据四个主要激励因子,针对有效提高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了一些前瞻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余东华  王青 《软科学》2009,23(8):74-81
在界定行政性垄断程度和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利用各个省域的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和三资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相关数据,分析了行政性垄断与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发现行政性垄断阻碍了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并且行政性垄断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别。在随后的实证研究中,分别使用随机效用模型和双因素固定效应模型对中国30个省区1998~2006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验证和测度了行政性垄断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负向影响及其区域差别。  相似文献   

8.
影响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因子与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为对象,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影响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因子有4个,效应最大的是资金因子,其次分别是人才、文化及知识产权因子。依据4个主要因子,对如何有效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了前瞻性对策。  相似文献   

9.
自主创新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企业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从理论的角度出发,揭示了自主创新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相关关系;并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其定量研究,得出了结论:技术创新是提升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但是离不开自主创新的贡献作用;最后,根据上述给出了基于自主创新的提升大中型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产学研合作与企业自主创新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时问序列动态均衡关系分析方法,通过对我国1992~2005年产学研合作与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有关数据进行协整分析与因果关系检验,建立二者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揭示企业自主创新与产学研合作的动态均衡关系,并针对结论提供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