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9 毫秒
1.
运用观察统计方法,对第4届女足世界杯32场比赛107个进球的进球时间、进球队员、进球区域、进球方式、方法、手段和路线、协助进球区域、协助进球方式等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本届杯赛下半时进球数略高于上半时,特别是比赛的最后15分钟和伤停补时阶段进球数较高;前锋是主要得分手,前卫和后卫缺乏足够的进攻意识和射门欲望;进球区域主要在禁区,进球方式主要是直接射门,进球方法主要是阵地进攻,进球手段主要是集体的传切配合和定位球;快速反击进球比例较高;在进球路线上,边路进攻已经超过中路进攻;协助进球区域依次是中路、边路和外围,协助进球方式主要是边路传中、短传和直(长)传。  相似文献   

2.
对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创造进球的进攻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的进球情况表明,阵地进攻和快速反击的进攻方式仍是主要的进攻方式;创造进球机会的进攻路线除主要集中在中路外,各支队伍更注重边路进攻;肋传中是仅次于边路传中破门的战术方法;虽然定位球战术的进球数和进球率都低于上届,但仍是破门得分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3.
孙志 《湖北体育科技》2008,27(2):241-242
对2007年举行的第五届女足世界杯赛进球的进攻路线、射门区域、主要技术手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C区和D区是射门得分的主要区域,下半场开始的前15min进球数明显高于其他时段,中路进攻是进球的主要进攻形式,通过定位球进攻得分有提高。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对第13届欧洲足球锦标赛31场比赛的射门和进球情况进行统计,结果显示:进球主要区域是在罚球区内;进球方式以脚射为主,而抢点脚射得分最多;由中路发动进攻是进球主要进攻形式;比赛的最后60min-75min是进球的高峰,各位置进球数最多的是前锋队员。  相似文献   

5.
对2008年欧洲足球锦标赛决赛阶段各队进球情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08年欧洲足球锦标赛决赛阶段31场比赛的77个进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下半场的进球数高于上半场,比赛的1~15min时段进球最少,6175min、76-90min两时段是进球的高峰期。边路发动进攻是进球的主要进攻形式,各位置进球最多的是前锋队员。  相似文献   

6.
2010年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进球时空间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2010年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64场比赛的145个进球时空特征研究发现,现代足球比赛对时空间争夺日趋激烈,使得本届世界杯进球数量有所下降.拉丁派足球代表了足球比赛发展的方向.半场比赛开始后的前5 min和比赛结束前5 min进球较少,而与其相连的5 min则出现了两次进球高峰;前场发动进攻进球最多;定位球进攻和快速进攻成为主要的进攻组织形式;进球射门主要集中在1区到8区,尤其是3区和4区;球门下部左、右两侧是进球入门的主要区域;远射进攻成为利器;进球以地滚球和高球居多;前锋运动员进球最多;每10个进球中有9个进球是凭借5次或更少次数的传球获得的.  相似文献   

7.
第16届世界杯足球赛定位球进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第16届世界杯足球赛定位球进攻造成的进球中,角球进攻进球比往届明显增加,前卫队员是定位球进攻进球的主要得分手,头顶球是定位球进攻重要的破门得分手段。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16—18届足球世界杯的81个头球进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开场后16min-30min和75min-90min是头球进球集中时间段;头球进球的主要区域是禁区内的中央地带,特别是进攻5区;跳起射门与转身射门是头球进球的主要技术动作方式;边路进攻与定位球是头球进球的主要战术手段;进球队员以身材高大的前锋与后卫为主。  相似文献   

9.
对2006年德国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64场比赛的147个进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前锋队员是进球的主力军;2号区域是主要的进球区域;上下半场的进球数相等.61min-75min时段是进球的低谷时段,76min-90min时段是进球的高峰时段;射门方式以脚射门为主;进攻形式平衡多样,中路进攻、边路进攻、定位球多点开花,而定位球常常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18届世界杯32支球队64场比赛的138个进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进球时间主要集中在比赛开始的前15min和比赛将近结束的后15min的两个时间段。进球区域主要是球门区内,进球方式主要以抢点直接脚射为主,头球破门是另一种有效进球方式。进攻方式主要是快速进攻,定位球进攻在比赛决赛阶段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2012年第14届欧洲杯足球赛决赛阶段31场比赛76个进球的统计研究,结果表明:下半场进球数高于上半场,第1时段进球数最少,第4时段进球数最多;进球的区域主要是大禁区和小禁区;抢点直接射门是进球最多的,其次是接球调整射门和运球突破射门,其中抢点直接射门中有一半多来自于头顶球;前锋进球是最多的,其次是中场队员,最少的是后卫队员。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亚洲队的失球分析,找出了亚洲队的问题,结果表明;亚洲队失球的主要因素是盯人不紧和未封住射门路线。亚洲队失球的主要区域是大禁区的中路。亚洲队失球球权来源主要是前场抢断和中场抢断。亚洲队失球时对方进攻方式主要是阵地进攻,其次是快速反击;在对方进攻路线上,中路和边路相差不大。亚洲队失球时对方射门的防守状态主要是弱干扰,其次是无干扰,强干扰较少。亚洲队失球时段主要是第5、第6和第2时段,下半场失球高于上半场。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第14届欧洲足球锦标赛决赛阶段31场比赛的76个进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近4届欧洲杯的进球数趋于稳定;进球区域主要集中在罚球区内;进球数下半场多于上半场,90min比赛的最后15min为进球数最多的时段,进球总体趋势呈波浪型递增形态;进球以直接脚射方式为主,头顶球进球比例较上届比赛有大幅度提高;前锋进球最多,中场其次,后卫最少;前场中路和前场边路传球是助攻的最优方式,进球前获得球权的主要手段为抢断,而任意球进攻是重要的得分手段,利用防守失误得分是不可忽略的得分手段;经过10次以下传球后的进球数占到总进球数的90%以上。  相似文献   

14.
德国世界杯足球赛进球时间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观察统计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德国世界杯足球赛的进球时间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每个时间段都有进球,比赛下半时的后15min为进球的高峰期,上半时前10min进球也较多。反映出了足球比赛进球时间的特点,为足球教学和训练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第15届世界杯足球决赛阶段中19队38场次比赛的统计分析,了解到男足队员在攻入对方罚球区附近30m区域内的进攻失误中传球失误是造成进攻失败的主要原因,接停球失误的主要原因是接停球过大。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2010年国际足联南非世界杯定位球进球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本届世界杯通过定位球进攻获得的进球数占总进球数的33.10%;通过任意球战术进球有18个,占48个定位球进球的37.50%;后卫队员在角球进攻中取得的进球数,占角球进球总数的64.29%;角球得分的主要地区集中在A区。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第12届亚运会男子足球决赛阶段中国足球队比赛的统计分析,了解到男足队员在攻入对方罚球区附近30m区域内进攻失误中传球失误是造成进攻失败的主要原因,接停球失误的主要原因是接停球过大和第二动作缓慢.今后应加强这些薄弱环节的针对性训练,以促进男足水平的迅速提高。  相似文献   

18.
采用录像观察、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的147个进球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的比赛中,平均场进球2.30个;下半场的进球略高于上半场,进球的主要区域是罚球区内;进球的进攻形式主要是以定位球进攻为主;进球的方式以脚射进球为主,抢点直接脚射是主要得分方式;进球前的传球次数主要以5次(包含5次)以下为主;前锋是主要的得分位置,后卫的进球数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第15届男子世界杯足球决赛阶段比赛中的射门统计分析,发现此次世界杯的比赛中运动员在完全摆脱(弱对抗)和未摆脱(强对抗)状态下的射门效果要优于半摆脱(次对抗强)状态下的射门效果;快速运动状态下的射门在比赛得分方面起着主要作用;射门队员得球前发动进攻的”奔袭距离”很短;射门队员得球前的个人战术行动以突然起动前插和包抄抢点头顶球这两种手段的效果最好.提示人们在今后的射门训练方法与手段的选用时应考虑这些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