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因此,我们在给予学生评价时,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几个方面的变化.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该如何提高数学课堂评价的有效性呢?  相似文献   

2.
学生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进展与行为变化的评价.它包括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发展状况的评价.其中对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方面发展情况的评价是我们历来非常关注的问题,而其他方面的评价当前也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地理学科学习评价,不应仅仅评价学生地理知识、地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要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和方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可见,评价关注的是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等方面出现的积极变化以及每个学生发展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5.
高中化学作业的评价更多停留在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上的评价,对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的评价比较欠缺。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评价学生学业情况时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更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这样才能体现“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发展的课程理念。目前高中化学作业的评价更多还是停留在  相似文献   

6.
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了体现这一理念,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并把它们融为一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将如何运用三维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获得提升与发展,以实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目标,已  相似文献   

7.
承琳 《贵州教育》2008,(14):14-15
主题与背景   <新课标>提出,学科教学应注重"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只有三维和谐,才能创造出和谐的教学氛围.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评价应注重学生发展的进程,通过评价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自己的进步.对学生的评价应以表扬为主.……  相似文献   

8.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在强调教师应转变观念,充分认识自己在课程改革中的角色和地位,当好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的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评价建议.它指出:“数学学习评价,既要重视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要重视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变化;既要重视学生学习水平的甄别,又要重视其学习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既要重视教育者对学生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堂评价是指语文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包括学习行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进行的口头语言及体态语言的评价.它是语文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语文课堂评价的现状来看,旧疾尚未根治,新的失误又充斥课堂.探讨产生这些误区的深层复杂原因,并努力寻找真正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评价措施,才能让课堂评价激活课堂教学,成为改进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催化剂,成为促进学生成长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0.
<正>《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学语文不仅要掌握基础知识,且要提高语文能力,更要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果语文课堂是棵大树,那么知识就是树根,能力就是树枝,情感就是树的汁液,思想态度价值观就是  相似文献   

11.
戴玉兰 《林区教学》2009,(11):37-38
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与创新精神,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因此,要教会学生学习,使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真正主人,切实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2.
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措施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进步与发展,使之语文素养得到提升,并亲历学习过程和掌握学习方法。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瞄准三维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必须在有效的教学措施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3.
在教学中对学生评价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照“课程标准”要求,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应遵循“注重结果,也注重过程”的基本原则,应灵活运用各种科学有效的评价手段,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作出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在教学的过程中,评价应以学生为中心,要让学生了解评价的方法与过程,并引导学生参与评价,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评价不仅要考查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变化是否达到“标准”的要求,还要注意考查学习的过程和方法,避免将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唯一的评价内容,避免以往以闭卷考试作为最主要的评价方式,这就要求教师…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要求根据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具体到教学实践,就是要把原来目标单一(即知识与技能)的课堂转变为目标多维(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堂.在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广大教师积极转变教育观念,自觉地在教学中强化"三维"目标意识,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从而使语文课堂充满了活力.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口头即时评价,由于注意到不同学生的差异性,不但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更能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打下基础。在评价中,我们注重做好以下两个结合,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中的变化和发展.数学考试作为数学学习的一种极其重要的评价方式,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有效的数学考试评价不  相似文献   

17.
增效的语文教学,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较大进步与发展,使之语文素养得到提升,并亲历学习过程和掌握学习方法.本文阐述如何运用教学环境、因材施教、增强信心、渗透学法、以学定教等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一、多元化地评价孩子新课程明确提出要实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构建起课堂教学比较完整的目标体系,由以知识本位、学科本位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体现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评价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9.
地理课程改革已进入实验阶段。高中地理新课程要求评价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评价学生对地理技能的形成和运用,评价学生掌握地理科学方法及进行探究活动的质量,评价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就是说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评价不再拘泥于地理学习中的“知识与技能”,同时也注重地理学习中的“过程和方法”,更关注地理学习中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些改革的重点与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完全符合。  相似文献   

20.
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还要关注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在学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给以激励评价,肯定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及获取的体验和进步,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评价应以鼓励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