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论健康意识对女大学生身体素质等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实践证明,“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大学生体质的强弱,对其完成学业及今后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由此可见,高校体育在培养跨世纪人才中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而高校体育重视学生健康意识的培养,是具体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探讨健康意识对女大学生身体素质等的影响,我们进行了调查研究。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复旦大学97级女大学生,共108人。1.2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向研究对…  相似文献   

2.
面对学校体育绩效不高、青少年体质不断下降的事实,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成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问题.而校长作为学校教育的决策者和管理者,他们的体育知行观对增强青少年体质,培养具有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极为重要的导向作用和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3.
学校各项工作改革的指导思想必须是更好地培养青少年德、智、体全面发展。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是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学生体质情况不理想。去年“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会议纪要”(以下简称“纪要”)中指出:“从部分省、市、自治区,三年来高考招生体检材料看,完全合格率下降,专业受限率上升。”这正说明我们中小学对学生健康情况重视不够。必须改革学校体育工作的有关方面以适应形势需要。今就体制与组织措施两个方面进行商讨。  相似文献   

4.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材所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因此体育与健康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通过知识的传授、身体的练习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健康状况得以改善和提高.从长远来看更应重视学生自主获取体育与健康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从而为终身学习和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学校体育状况作了初步的概括,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学校体育的地位和作用;第一,学校体育是培养学生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在又红又专的同时,若没有健康的身体,也难以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第二,学校体育是我国国民体育的基础,是提高民族体质水平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学校体育与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同时,搞好学校体育能使我国人民的体质一代胜过一代,从而逐步提高中华民族的体质水平;第三,学校体育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积极的作用,体育也是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思想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6.
张伯苓学校体育思想包括普及学校体育,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德、智、体、群各育并进,而不可偏废,体育促进了人的完全发展;学校体育与青春期卫生教育相结合。这些思想充分体现了张伯苓学校体育的精髓,对今天学校体育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面对学生体质下降的现状,学校教育应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正确对待青春期,破除封建思想,在体育课教学中灌输科学的生理卫生知识。  相似文献   

7.
学校体育历来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人才的重要内容。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贯彻执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体育、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手段,它不仅对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和精神、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毛泽东同志早年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就曾指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  相似文献   

8.
学校体育是关系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增强中华民族体质的百年大计。学校体育又是我国体育的基础、是发掘、培养大批体育优秀人才的场所、是向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手段,必须大力加强,切实抓好。  相似文献   

9.
《体育师友》2020,(4):72-74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新时代方位的学校体育进行阐释。结论:学校体育迎来了新时代的发展机遇,在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战略指引下,学校体育改革,构建学校智慧体育势在必行。建议:坚持"以体树人、以体育人、以体化德、育体铸魂"的素质教育理念,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完善学生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学校体育顶层设计,精准谋划学校智慧体育发展,提升体育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夯实学生体育基础,为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助力。  相似文献   

10.
随着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深度落实,德、智、体均衡发展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一项重点工作,但很多学校依然存在重智育、轻体育的问题,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的体质健康,同时还会对学生的学业水平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必须要探索进一步加强体育教学,使学生树立终身锻炼意识,使学生的体质健康保持在较高水平,并对学生的学业水平产生提升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黄琳  邓玉娟 《体育科技》2002,23(2):85-87
如今随着人们的物质与文化水平的提高 ,终身体育已经深入社会家庭。通过体育增进健康、延年益寿 ,已成为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学校是培养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场所 ,而学校体育是连接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的中间环节 ,是培养终身体育的重要阶段。改革现有的学校体育 ,使之成为成人体育的有机联系 ,指导和影响成人体育是终身体育能否实现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在对学龄前儿童实施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时,必须把"体育"放在首要地位,以提高学龄前儿童的身体健康水平,增强学龄前儿童的体质,促进学龄前儿童的全面发展。文章主要从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对学龄前儿童应根据不同的活动内容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和不同的教学方法两方面进行阐述,如何激发学龄前儿童的体育兴趣,为学龄前儿童今后体、智、德、美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教育教学方针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体育课堂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方面,通过体育课学生不仅可以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而且可以使自身体质得到增强,体能得到提高,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因此,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是贯彻教育教学方针,培养优秀的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的需要。所以,提高体育课的课堂教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学校体育》:您怎么认识学校体育"立德树人"的作用及其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邢长军:体育即教育,其根本目标是通过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提高全民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同时,抓好学校体育也是促进教育事业整体发展的重要一环。学校体育作为实现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在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塑造学生强健的体魄、提高学生的  相似文献   

15.
在学生体质持续下滑的当下,思考健康第一学校体育指导思想与学生体质增强之间的关系,是学校体育改革亟需研究的重要命题。在回顾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及健康观念演变的基础上,认为由于当下健康外延的扩大化,使学校体育无法承担起促进学生健康的重任。而健康第一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使体育教学产生了目标理想化与实践虚无化之间的矛盾,更无法解决学生体质下滑的现象。因此,从增强学生体质的视角,提出"体魄强健"应该成为新一轮学校体育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6.
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是指各级城乡中小学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一项至几项富有本地特色的体育项目,并取得一定成绩,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和荣誉称号的学校。它不但能够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积极性,增强学生体质,丰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而且还在积极推动青少年在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过程,起着积极的作用。发展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是贯彻"从小培养,打好基础,系统训练,积极提高"的要求,是为省、国家培养优秀运动员队伍提供良好的后备力量。它对于迅速提高我国体育运动竞技水平,力争在2008年奥运会多拿奖牌,成为世界体育强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学校体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一代新人的重要手段,它直接影响到民族体质的强弱和运动技术水平的高低,对提高全民族体质水平具有战略意义.多年来,我校不但在努力促进在校青少年德、智、体全面发展,增强体质等方面取得实效,而且为推动周边地区群众体育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体育教学》2010,(2):I0002-I0003
石家庄市桥东区教育局坚持“以体养德.以体促智”的体育教育理念.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实施“五个一”体育工程。即:每名学生至少掌握一项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每所学校要建设一块快乐健身园地:每所学校建立一支传统特色的运动队:每所学校要研究一项体育科研课题;各学校每月要确立一个体育健康教育宣传主题。努力创建体育特色项目学校。  相似文献   

19.
周茗 《体育学刊》2012,(5):85-88
我国高考的目的是选拔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将体育纳入高考的改革,有利于落实国家相关政策,保持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健康教育的连续性,加强素质教育,促进学校体育地位的提高和体育活动的开展,但也受到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20.
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是我国体育法将战略重点。重视和加强学校体育管理,推动学校体育的发展,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促进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