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后现代哲学思想、现象学、解释学是教育叙事研究的哲学基础。在后现代哲学的否定性、多元化和差异性思维方式影响下,教育叙事研究体现出鲜明的后现代特征。现象学的生活世界理论、交互主体性理论和现象学方法是教育叙事研究直接的理论来源。解释学关于“理解”的观念,对以“理解”为核心的教育叙事研究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现象学是一种试图回到古典理性重塑人的生存意义的现代性哲学。现象学具有革命性、批判性、解放性的特点,它解放了世界、自我,重审了人对其自身与世界关系的理解,重新底证了自由与责任。现象学的问题意识是自我的遮蔽与出场,而其历史使命则是解放自我。现象学不仅仅通过"启示"形构了"某种"教育哲学,现象学把教育视为政治、伦理活动,解放了心灵,张扬了观念的自由,把教育活动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视为真理和自由的承担者,深刻地改变了我们对教育的理解。现象学本身就具有深刻的教化性质,现象学就是教育哲学。  相似文献   

3.
现象学教育学在欧陆和北美教育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欧陆有深厚的人文主义传统,而北美则以科学主义和实证主义为其主流范式.范梅南将欧陆的现象学教育学介绍到北美,丰富了北美教育学的研究.欧陆的生命哲学引出的以体验为核心的精神科学成为现象学教育学的先声,德国的文化教育学也与现象学教育学紧密相连.现象学教育学的哲学源头要追溯到欧陆现象学运动的不同分支,现象学的哲学思想滋养了现象学教育学的发展,为欧陆与北美教育学的有机结合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4.
哲学是一切科学的母体,教育学的研究范式也深受时代哲学思想的影响.传统哲学是一种存在论和认识论的哲学,也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哲学化的结果.传统哲学型塑了传统 "科学范式"的教育研究.随着生存论哲学的转向,教育研究范式也开始从"科学范式"向"人文范式"变革,开始关注教育中的"人"和"事件".  相似文献   

5.
生存论转向与当代教育研究范式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哲学是一切科学的母体,教育学的研究范式也深受时代哲学思想的影响。传统哲学是一种存在论和认识论的哲学,也是近代自然科学哲学化的结果。传统哲学型塑了传统的“科学范式”的教育研究。随着生存论哲学的转向,教育研究范式也开始从“科学范式”向“人文范式”变革,开始关注教育中的“人”和“事件”。  相似文献   

6.
技术现象学在批判工程技术哲学与人文技术哲学教育技术观的基础上,超越技术乐观论和怀疑论的局限,提出了第三条道路。技术现象学是面向"技术实事"的现象学研究,在技术现象学的视野下,初步分析了教育中技术异化的现象及其深层次根源,在此基础上,勾勒出一幅较为完整的"人-技术-教育"关系的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图景:教育技术本身由装置范式走向聚焦物范式;技术与教育关系由消费走向设计;人技关系从离身走向具身。  相似文献   

7.
教育现象学是教育学众多学派中一个独特的人文视域,其从现象学哲学中汲取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方法资源,但更强调人文性和实践性,它直面教育生活世界本身,去探寻“教育现象”(教育生活体验)的本质与意义.教育现象学不能用以解决技术性的问题,不把教育生活体验的意义变成实证主义的主题、理性化的概念、对象化的描述或抽象的理论,它旨在通过“描述教育生活体验——形成体验文本——组织焦点讨论反思”的研究框架,来探寻和理解教育生活体验及其意义,反思与教育相关的主题,从而促进教育者养成教育的敏感性与机智,发展教育智慧.  相似文献   

8.
受现象学哲学思想以及北美教育现象学的影响,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采取现象学态度和方法面对教育生活逐渐成为我国教育研究的一种重要取向。现象学为教育学提供了思想资源与思维方式。为了在教育现象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我们首先需要考察我国教育现象学的发展,然后回到现象学哲学的思想资源中,从现象学的基本问题和致思路径中获得启示,进一步明确教育现象学的基本问题,规范教育现象学的致思路径,提升教育现象学的理论追求。  相似文献   

9.
引入胡塞尔、海德格尔的现象学的主体间性概念和理论,通过应用这种哲学思想对我国以往的教育方针进行回顾和探讨,并应用主体间性思想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总体目的性进行解读,提出了教师和学生对立关系哲学层面的超越可能性,探讨了这种带有总体目的性的职业技术教育在教育方针指导下教育意义的回归。  相似文献   

10.
生活体验研究是范梅南教育现象学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在现象学基础上,受教育科学研究范式转型的影响下提出和发展起来的。生活体验研究是一种强调“人”的研究方法,有实践性、反思性、敏感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同时生活体验研究作为人文科学视野中教育学的一种研究方法,在使教育研究由理论走向实践的过程中,也有其本身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1.
教育技术项目的矩阵式组织结构及设计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是一切管理活动取得成功的基础.教育技术项目管理作为教育技术领域一种新型的管理方式,其组织结构与传统组织有不同之处.以"项目经理"为矩阵式组织结核心的"矩阵式项目组织结构"能够有效避免传统职能型组织的缺点.教育技术项目组织设计应遵循权变原则和责权对称原则.  相似文献   

12.
概括而言,技术与组织关系研究领域呈现出从技术权变论到社会建构论、双向互动论的研究视角演进。一方面,社会学视阈下的技术与组织关系研究,借助整体观、过程观和关系结构观等视角优势,多从宏观制度、社会结构、文化认同、群体利益等层面展开具体分析。另一方面,社会学视阈下的技术与组织关系研究,虽然承认效率和绩效考虑的重要性,但却强调不同组织主体利用技术实现特定目标的社会过程,并关注不同群体或个人的利益配置问题。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以来,"授权赋能"和"团队领导"等理念深深影响着传统的领导典范。新的领导理念突破了传统科层体制的组织模式,并涌现了分散领导、参与式领导、默默领导等领导理论。伴随着世界各国"学校重整运动"的兴起,教师在改革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师领导因而成为学校革新的重要议题。当今学校规模不断扩大,面临的不确定因素也越来越多,学校如要真正获得成功,无法完全仰赖校长,必须要有全体教师的参与和领导。学校领导者应顺势而为,通过提供必要的支持、营造有利于教师领导发展的学校文化、提高教师领导素养等有效措施,将教师领导的理念融入学校的整体管理之中。  相似文献   

14.
高校组织工作是高校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同样也是组织工作之魂。马克思主义是高校组织工作的指导思想;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胜信念,是检验组织工作干部先进性、纯洁性的标准;高校组织工作者要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公道正派、坚持原则、服务师生作为自己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15.
清季民初的学术转型,既包括了学术思想、方法的转型,也包括了述学理念、文体的转型,面对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契机,许多学者均在反思中国传统述学范式的基础上产生了自己独特的述学理念,而章太炎即是其中最具典范意义的一个。章太炎的述学理念,主要由两个关键点构成,一是由博返约,二是注重轨则。这两点均与清季民初学术转型的时代语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The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was developed in the late 1960s with the purpose of providing international schools with a pre‐university curriculum recognized by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The educational programmes offered by the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Organization claim to foste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 and an appreciation of the variety of cultures. The question which content must be taught in order to enable students to become internationally‐minded has occasionally been addressed, while questions on the philosophy and epistemology of such a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have largely been ignored. This article sets out to analyse the educational philosophy that underpins the programmes offered by the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Organization, by taking the Diploma Programme as a case study. It is argued that the programme is overtly international at the content level but thoroughly western at the epistemological level. This leads to a partial incompatabilty of goals that the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Organization will have to face and address.  相似文献   

17.
从合法性到新范式——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研究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范式问题一直困扰着民族哲学的研究与发展。如何借鉴哲学研究的新范式并立足于少数民族文化返本开新是当前民族哲学研究面临的迫切问题。笔者试从民族哲学的合法性问题入手,在梳理以往民族哲学研究范式的基础上,提出民族哲学发展的新路向——以“文化圈”概念重新规范中国少数民族哲学。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的建构问题,一直是哲学界最为艰难的议题之一。孙亮新著《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一个批判性建构》从"方法论澄明""话语分析""生成逻辑""中国问题与阶级范式"这四个至关重要的方面,给出了一个十分完整的清理,并且提出富有新意的论述。正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维度,上述理论任务的完成也必然是一种以"批判性"为关键词的反思与建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19.
创建学习型组织是一个最前沿的管理理论,是成功企业共有的特征,是市场竞争的最终决定力。真正有生命力的保持企业活力的组织是那些善于学习的企业。人人都希望自己的组织是一个学习型组织,人们也认识到创建学习型组织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感。然而,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创建进程中存在着许多需要克服的智障因素。消除组织学习的智障,是个世界性的难题,它贯穿于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