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为探索木质素的生物降解新途径,采用平板显色法从三株白腐真菌中筛选出一株灵芝属漆酶高产菌,以农作物秸秆等为培养基进行固态发酵,该菌主要产漆酶和少量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在优化条件下,该菌发酵18d,漆酶活力最高达2056U/g干曲.该菌以玉米秸秆、油菜秸秆及稻草作为唯一营养源固态发酵30d,对玉米秸秆的木质素降解率最大,达到23.7%,油菜秸秆也达到了16.2%.  相似文献   

2.
幽门螺杆菌的培养与保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不同培养基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ftc,Hp)进行培养,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对Hp生长的影响;并评价了Hp低温保存与复苏效果。结果表明:(1)采用固体培养Hp时,在微需氧条件下,培养基分别为哥伦比亚琼脂+混合抗生素+6%脱纤维绵羊血,哥伦比亚琼脂+混合抗生素+6%马血清,37℃培养3d,均可培养出Hp;在严格无菌的条件下,不添加混合抗生素,培养基为哥伦比亚琼脂+6%马血清,对细菌的生长没有影响,且不会造成杂菌污染。(2)采用液体培养HD时,培养基为布氏肉汤基础加混合抗生素和6%马血清,Hp增菌迅速。菌株采取冷冻保存液法保存于-70℃-80℃低温条件下,可以成功复苏。  相似文献   

3.
EM的富集培养及絮凝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有效微生物群(EM)的富集培养液的絮凝试验,从中挑选出酵母茵、光和茵有较好的絮凝性能。进一步实验结果表明,酵母茵的最佳培养条件为:好氧条件下,30℃恒温培养,絮凝培养24h即可达到最大絮凝率94、58%,培养基的最佳初始pH值为6.5。光和茵的最佳培养条件为:厌氧条件下,30℃恒温培养,絮凝培养36h即可达到最大絮凝率93.48%。光和菌、酵母茵发酵液最佳的投加体积百分数均为2%。  相似文献   

4.
从受石油产品污染土壤中筛选出5株石油降解菌,并通过生理生化实验对其进行了初步鉴定。石油降解能力的测定结果表明,其中KF-2、KF-4两株菌均为微球菌属Microrococcussp.),石油降解能力较强,其单菌落接种20天后石油降解率分别可以达到76.21%、74.82%。在对这两株菌的降解特征的进一步探究中发现:KF-2菌株在NH4NO3作为氮源的条件下石油降解率较高;而KF—4在(NH4)2SO4作为氮源的条件下石油降解率较高。环境pH为7时,KF-2、KF-4的石油降解率都最高。混合菌的试验表明,KF-2、KF-4混合菌的降解效果明显好于各单菌株接种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5.
以(NH4)2SO4为唯一氮源,经富集培养、平板涂布分离及平板划线纯化、摇瓶复筛等方法,从当地养殖池水体中分离、筛选氨氮降解菌。根据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对其进行归属鉴定,并研究其降解特性。通过对初步鉴定归属为沙雷氏菌属(Serratia.sp),命名为N-2的氨氮降解菌降解特性的研究,得到其最适降解条件:N-2利用(NH4):S04作唯一氮源时,最适碳源为蔗糖,降解温度为32—37℃,pH为7.0。在最适条件下,当NH4+-N初始质量浓度为50mg/L时,该菌培养至72h氨氮降解率可达97.4%。结果表明,该菌为高效氨氮降解菌,这种土著微生物在修复富营养化水体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以常熟白芹的带节茎段和顶芽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对外植体的灭菌方法、培养基中不同种类生长调节物质的浓度对增殖和生根的影响以及试管苗的保存方法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0.1%的HgCl2为灭菌剂,对水芹顶芽处理8min可以获得无菌苗30%;丛生试管苗切割成单株后接种在MS+6-BA0.5~1.5mg·L。的增殖培养基上培养28d,平均增殖系数可达10.5以上;试管苗在1/2MS培养基上培养14d后,生根率达100%,21d时平均每株生根16.5条;试管苗用1mg·L。的NAA浸泡切口处24h,再用清水培养10d后,生根率达100%,平均每株生根22.8条;炼苗后移植成活率100%.在温度为15℃、光照时间12h·d^-1、光照强度20μmol·m^-2·s^-1的培养条件下,试管苗在含6-BA0.5mg·L^-1的增殖培养基上可保存6个月;MS培养基中Ca^2+离子浓度加倍,可延长试管苗保存时间1-1.5个月.  相似文献   

7.
通过梯度富集培养,从印染厂废水生化处理池中取样,分离筛选得到一株偶氮染料活性黑脱色降解菌株HXBI。研究表明,该菌在无机盐培养基中,35℃条件下,24h内对浓度为30mg/L的活性黑能完全脱色降解。对HBXI降解活性黑的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菌株进行了初步鉴定。  相似文献   

8.
自LAS 污染区域的土壤中分离出二株LAS 高效降解菌,在LAS 含量为30m g/L 的培养基中,30 ℃培养5d ,LAS 的降解率分别为96 % 和99 % 。经鉴定分别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 .) 和气单胞菌(Aero monas sp .) 。经质粒消除试验表明,二株菌均含LAS 降解质粒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选高分子量裂褶菌多糖的培养基的最佳组合.方法:对提高高分子量裂褶菌多糖的质量分数的培养基组合进行了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以确定最佳实验条件.结果:KH2P04浓度为0.3%、3-吲哚丁酸的浓度为0.04%;发酵培养条件的选择是:接种量为13%(v/v).结论:高分子量裂褶菌在优化的培养基和发酵培养条件下得到高分子量裂褶菌多糖的质量分数达1.768%.  相似文献   

10.
两株草甘膦降解真菌的分离及其降解效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草甘膦是目前世界上广泛使用的一种有机磷除草剂,长期大量使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已不容忽视.微生物降解是生物修复草甘膦污染土壤的有效途径之一.从受草甘膦污染严重土壤中富集、筛选并分离到6株降解菌,包括2株细菌,4株真菌.选取降解效果较好的两株真菌HS-04和HS-05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HS-04和HS-05均能以草甘膦作为唯一的碳源和氮源生长.在基础培养基中,30℃、150 rpm条件下,6 d内对浓度为200 m g/L的草甘膦的降解率分别为85%和91%.两株真菌在草甘膦浓度为400~600 m g/L时生长较好.  相似文献   

11.
对降解桃树果实中氯氰菊酯农药的混合微生物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该混合微生物发挥最优降解效果的水浴温度为32℃,喷洒时间为9:00,菌体浓度OD600nm为0.9,大田施用3d、5d、7d后,氯氰菊酯农药的去除率分别可达56%、80%、92%.  相似文献   

12.
以大庆油田污染土壤为对象,通过血平板、油平板、摇瓶发酵筛选出了1株高效烃降解菌M。原油摇瓶发酵实验表明原油的降解率为57%。该菌株能够产生大量的活性物质,经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其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为脂肽类化合物,该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理化性质显示它能使发酵液的表面张力从56.1 mN/m(CK)降低为32.3mN/m。排油实验、油水乳化稳定性测定表明该菌产生的表面活性剂能具有较强的乳化原油的能力,展现了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3.
原油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茂名炼油厂附近长期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出2株能够以原油为惟一碳源和能源的原油降解菌株,经鉴定分属假单胞菌属和芽孢杆菌属。进一步研究了2株菌原油降解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株菌5d原油平均降解率分别为42.8%和44.7%;在pH接近7.0,NaCI的质量浓度为10g/L,表面活性剂吐温-80的质量浓度为40mg/L时降解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以质量分数1%的复合微生物制剂作为饲料添加剂投喂草鱼,30 d后分别测定草鱼的生长性能指标与免疫功能相关指标,以了解复合微生物制剂对草鱼免疫机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草鱼体重与体长分别增加了8.9%(P<0.01)、3.9%(P<0.01),血清溶菌酶、抗大肠杆菌的活力、酚氧化酶和血清总补体溶血活力分别提高39.5%、143.5%、101.2%、10.2%,谷丙转氨酶活性降低11.6%。由此可见,复合微生物制剂能有效促进草鱼的生长与提高其免疫机能。  相似文献   

15.
对14份土样和7株实验室保藏菌株经初筛、摇瓶复筛,得到1株油脂产量较高的酵母菌,其油脂含量为7.34%。对影响该菌体产油脂的条件进行了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得出摇瓶发酵培养的最佳产油脂条件:发酵周期为4d,酵母膏和硫酸铵混合物为氮源,接种量为12%。在该条件下测得的菌体生物量为12.211g/L,油脂产量为1.524g/L,油脂含量为12.48%。  相似文献   

16.
通过调整反应的pH以及给予不同的后处理方式,以水热法合成了不同形貌的氯氧化铋,采用XRD、SEM、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手段对其组成、形貌和光催化性能进行了表征,考察不同合成条件下的氯氧化铋对罗丹明B和甲醛的降解性能。拓展了氯氧化铋在液相污染体系和气相污染体系中对有机污染物降解的应用。实验表明:BiOCl(9U)和BiOCl(6)均获得了最好的光催化效果,其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在10 min和20 min时均达到了99%,而氯氧化铋则在120 min时对高质量浓度甲醛的降解率达到67%。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溶液还原糖浓度以及粘度的测定研究了纤维素酶对壳聚糖的降解作用,探讨了酶解过程中温度、pH值以及反应时间对纤维素酶降解壳聚糖的影响,对降解前后壳聚糖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水溶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纤维素酶降解壳聚糖的最佳pH值为4.5,温度为50℃。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壳聚糖溶液的黏度逐渐降低;随着壳聚糖分子量的降低,水溶性增强,其化学结构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及产酶条件优化.方法:以含菌秸秆、腐木叶和玉米地土壤为原料,经富集、初筛培养后,根据水解圈直径/培养天数进行纤维素分解菌的复筛培养,测定CMC酶活和FPA滤纸酶活,并进行了产酶条件的单因素优化实验.结果:采集的样品中共分离到4个菌株,均为细菌,其中H-3的羧甲基纤维素(CMC)酶活和滤纸(FPA)酶活最高,分别是0.5401U.m l-1、0.2923U.m l-1.结论:H-3菌分解纤维素的能力最强,最佳产酶条件为温度30℃,pH4.5.不含尿素,葡萄糖和纤维素含量为0.4%和0.6%.  相似文献   

19.
环境中威胁最大污染物是多环芳烃类化合物,通过正交试验,进行了BDP01对多环芳烃类化合物降解能力的调控因子极差分析。发现:适量Tween80可分别大幅提升BDP01降解萘和蒽能力达6.49%和12.7%。其中pH值对BDP01降解萘的影响极为显著;Tween80影响为显著;温度和接种量影响不显著。 Tween80对BDP01降解蒽的影响极为显著;pH值和温度影响显著;接种量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