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从终身体育思想论大学体育武术套路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专家访谈等方法,从终身体育思想的角度,分析当下大学体育武术套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研究普通高校武术套路教学改革。研究结论认为:(1)教学内容改革为:淡化难度、注重学练法,突出欣赏能力培养、强调武术文化传承.(2)武术套路技术评价分为3种形式,即根据不同层次的班级有选择地进行单式技术、组合技术、整套技术的评价。单式技术评价侧重于动作练习的质量和技击含义的表达;组合技术评价侧重于对动作的审美;整套技术评价侧重于动作的记忆和艺术表现,突出学生个性培养。  相似文献   

2.
长拳第二套国际竞赛套路动作难度价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录像资料分析法,对长拳第二套国际竞赛套路各类动作及动作组合进行统计,从单式难度、组合难度、成段难度3个方面分析了套路的难度价值。结果发现, 长拳第二套国际竞赛套路动作的变化多样,有一定的难度;同时,随着竞技武术的发展应适当增加难度组合和组合动作的难度。  相似文献   

3.
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比赛得失分因素之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问巷调查、录像解析、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就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在动作质量、演练水平和难度的得失分上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修改后的新规则“杠杆”作用明显,运动员在完成难度动作时流畅性有大幅度提高,观赏性大大增强;高水平套路运动员的竞争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动作质量和演练水平的竞争上;加强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基本功、基本技术”,提高单式动作的动作质量,加强动作规格,是优秀运动员最终获胜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武术套路教学是对武术动作的传授,是围绕武术动作进行的教学活动。把英语教学中的任务语言教学法引入到武术套路教学中,结合武术套路教学的特性,创造性地提出一种新型的教学法——动作任务教学法,在武术套路教学中探索实施。提倡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将武术套路的教学目标整合到一个或多个具体的动作任务当中,让学生在通过用武术动作完成的一系列任务的过程中达到掌握动  相似文献   

5.
文章主要对武术套路运动发展历程、影响武术套路运动发展与走向的因素进行研究与探讨。武术规则对武术技术的发展起导向作用,突出套路演练、创编动作的艺术性,对武术动作进行艺术加工或"艺术包装",是提高武术观赏价值的有效措施。创新动作是武术套路运动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相似文献   

6.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健身体系,充满着东方古典文化的神奇美丽。武术套路是几个动作的组合群。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武术套路中的创新动作的形成、发展及作用进行了研究,结论认为:套路动作的不断创新是武术套路得以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及逻辑分析法对武术套路难度动作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武术套路难度动作的基本规则及原则,提出武术套路难度动作的创新方法,阐述其教学步骤及方法,为武术套路难度动作的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武术套路竞赛规则是武术套路运动发展的风向标,对武术套路运动发展具有导向作用。新的竞赛规则内容改变对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发展方向产生重要影响。由于竞赛规则注重突出难度动作演练水平,竞技武术套路内容编排逐渐趋向于简炼,注重突出难度动作。注重套路演练的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9.
自2003年武术套路竞赛新规则出台之后,武术项目朝着高难美新的方向发展,在某一段时间里,难度被推到了至高无上的位置,一切都围绕着难度进行。但随着运动员们难度水平的日益提高,已经无法在难度分值上与对手决出胜负,所以运动员又不得不开始重视其他方面的提高,特别是套路的编排。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新规则颁布以来的两届全运会长拳比赛的录像研究,从整套单式动作数量、组合动作的数量以及难度等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武术套路传统思维与本质特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揭示武术套路内涵的传统文化价值,从武术套路传统思维和本质特点入手,研究分析了武术套路传统思维的方式、内容与本质特点,提出武术套路传统思维主要有形象性思维和关联性思维两种方式。形象性思维赋予武术套路表演艺术化、技术系统化、动作形象化的特点;关联性思维使武术套路技法多变、动作规格完整与严谨。武术套路传统思维的本质特点是注重具体现象、实用性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11.
文章运用生物力学分析法,对武术动作中的静力学原理进行了分析。从静力学的角度和人体维持平衡的特殊性等方面探讨了影响武术动作稳定性的几个因素,并对其在武术动作中的运用规律进行研究,以丰富武术教学与训练的理论体系,从而为教练员、运动员的套路编排和训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文章运用艺术辩证法"辨伪证真"的理念,围绕武术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观众四个层面,对技术表达与接收中所存在的"艺术门径"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艺术技术化非经验化",并强调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同时,运用艺术辩证法相关原理,在对线条、形体、动作、声音、节奏、色彩、光等感性材料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武术中"圆、无、反、转、省"的"艺术门径",为提高和丰富武术动作的艺术表现力与美学价值,增强武术动作的整体感和内涵力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太极大舞的概念谈起,分析了太极大舞的运动特点,阐释了太极大舞受大众欢迎的原因。把太极大舞与高校武术教学相对比,分析了大学生不太喜欢传统武术的主要原因。提出在高校武术教学中可加入一些新的元素:首先,改编一些动作,加入舞蹈、戏曲动作等,使武术更适合现代大学生;其次,加入演练队形的变化,增加同学间的配合协调,使其更具有亲和力;第三,加强专业和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学生直观感受武术魅力,能更深层次理解各动作健身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竞技武术高难动作的创新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和问卷调查法,在对影响高难动作选择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高难动作创新选择的因素,建立了各因素评定等级表,选择了评价模型,以对所选动作进行评价,为发展竞技武术高难动作提供决策。  相似文献   

15.
武术意识是武术工作者常用的名词,尤其在武术教学、训练、竞赛中的应用更为广泛。文章根据武术教学和训练的经验,从武术套路的攻防动作和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研究了武术教学中武术教学中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竞技武术套路为研究对象,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前提下,对竞技武术套路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探讨。研究发现:(1)随着人们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竞技武术套路的国际化发展不断刷新着原有的记录。在“高、难、美、新”的动作要求下,竞技武术套路的艺术性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与关注。(2)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观念逐渐成熟,竞技武术套路的技击性将会得到弱化,艺术性将会得到提升。(3)艺术化发展会成为竞技武术套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主要通过运动员的动作演练、意识情感、音乐服装风格特征等手法来表现。  相似文献   

17.
八卦龙形剑由我国著名武术大师郑怀贤先生创编。八卦龙形剑的创编,理出八卦,剑理深刻,传统文化积淀深厚;意蕴龙形,剑意高远,民族文化特征鲜明。八卦龙形剑,剑路流畅,套路结构脉络清晰;剑势优雅,套路形态跌宕多姿;剑招多变,套路内容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采用现场和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2012年湖南省大中学生武术比赛中大学组前六名男、女运动员的难度动作完成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湖南高校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难度完成存在脱节、流畅度差的现象,停顿时间大于3s的情况较多,并有延长的趋势;运动员完成难度动作的流畅度受难度分值的影响小,受难度级别的影响大,并随难度级别的升高而增加;现行武术规则和评判标准缺乏对难度完成流畅度的相关规定;效仿全国高水平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难度演练的节奏和衔接技巧是影响难度完成流畅度差的两个主要因素,提出了应加强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训练;注重运动员“气”的修炼根据运动员的难度竞技水平;合理编排难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论武术套路教学的基本特点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武术套路教学的基本特点足依据教学规律,从实际出发形成的行为准则:教学中遵循以基本功为基础,重视基本动作的练习;以直观教学为主,强调动作规格;强化攻防技术特点,突出不同拳种的风格;教学与训练相结合,强化演练技巧的基本特点。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促进全民健身与奥运争光计划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通过对武术套路运动中的定式美和动态关进行分析,从而对武术在动静中的关和给人美的享受进行阐述,进而挖掘武术美的深刻蕴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