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另类转化     
<正>转化是一种重要的解题策略,通过转化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未知为已知"的目的.例如:如图1,有一个圆柱,它的高等于12厘米,底面半径等于3厘米.在圆柱下底面的A点有一只蚂蚁,它想吃到上底面与A点相对的B点处的食物,沿圆柱侧面爬行的最短路程是多少?(选自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P13例题)解决这类问题的策略是将空间的曲线问题转化为平面的线段问题,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及"勾股定理"  相似文献   

2.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第13页《蚂蚁怎样走最近》一节中,有一引例:如图1所示,一个圆柱它的高等于12厘米,底面半径等于3厘米.在圆柱下底面的A点有一只蚂蚁,它想吃到上底面与A点相对的B点处的食物,问蚂蚁沿圆柱侧面爬行的最短路程是多少?(π的取值为3)分析:蚂蚁怎样走最近,指的是蚂蚁走的路线最短问题,解决此问题的思路是将圆柱侧面剪开成一个长方形.即把空间中曲面上的路程问题转化为平面上两点之间的距离问题.假设圆柱有上、下底面,我们来做如下的解析、思考与探究.再谈蚂蚁怎样走最近!山东@孟坤  相似文献   

3.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中,在进行第一章《勾股定理》第三节《蚂蚁怎样走最近》的教学时,笔者认为根据书上提供的情景:如图1,有一个圆柱,它的高等于12cm,底面半径等于3cm.在圆柱下底面的A点有一只蚂蚁,它想吃到上底面上与A点相对的B点处的食物.沿圆柱侧面爬行的最短路程是多少(π取3)?  相似文献   

4.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如图1所示,有一个圆柱,它的高等于12cm,底面半径等于3cm.在圆柱的下底面的A点有一只蚂蚁,它想吃到上底面上与A相对的B点的食物,需要沿圆柱的侧面爬行的最短路程是多少?(π的值取3.)  相似文献   

5.
北师大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13页,是第一章勾股定理的第三小节,课题为“蚂蚁怎样走最近”。其中,提到这样一个问题:题1:如图1所示,有一个圆柱,它的高等于12厘米,底面半  相似文献   

6.
有这样—个有趣的问题:如图1所示,有一个圆柱。它的高等于12cm,底面半径等于3弧在圆柱的下底面的A点有一只蚂蚁,它想吃到上底面上与A相对的B点的食物,需要沿圆柱的侧面爬行的最短路程是多少?(π的值取3)  相似文献   

7.
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可以转化为立体几何模型的应用问题.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先将立体几何图形展开,然后利用勾股定理来求解.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类与“蚂蚁走捷径”相关的问题.一、两点在同一个侧面上,求捷径.例题如图,一圆柱体的底面周长为20cm,高为4cm,是上底面的直径.一只蚂蚁从点出发,沿着圆柱的侧面爬行到点.试求出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程.  相似文献   

8.
教材分析《蚂蚁怎样走最近》是《勾股定理》一章最后一节新课。教材将其安排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之后,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在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中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更好地理解数学、应用数学。运用勾股定理及直角三角形的判别条件(即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本节课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是立体图形、平面图形中的最短路径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构建直角三角形。学生感到困难的有三点:一是如何将立体图形展开成平面图形,从而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空间图形中…  相似文献   

9.
蚂蚁爬行问题是勾股定理在生活中应用的一个特例.一般来说解决蚂蚁爬行问题需利用“两点间线段最短”和“勾股定理”等知识来解决.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教材结构特点,通常是从平面到空间,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来设计问题,但教学中有个别教师违背这一规律,设计难度较大的空间蚂蚁爬行问题,学生看似容易做起来难,形成了“教师演学生看,教师讲学生听”  相似文献   

10.
初中数学勾股定理应用问题中,有一类重要题型:给出空间几何图形和图形表面上两点如A、B,求从A到B沿着空间几何图形表面的最短路程。如图所示:长为3cm,宽为2cm,高为1cm的长方体,一只蚂蚁从底面的A处爬行到对角B处吃食物(不爬长方体的棱,从面上爬),它爬行的最短路线长为多少?  相似文献   

11.
在立体几何的圆锥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在圆锥底面圆周上的A点有一只蚂蚁,要从圆锥体侧面爬一圈后,再回到A点,请问蚂蚁爬行的最短路径是多少甲解决这个问题,教师一般是利用画图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和想象,但对中学生来说,想象展开图中蕴含的数量关系是比较困难的,如果运用课件将展开图动态展示出来,就能使学生容易理解。  相似文献   

12.
"蚂蚁行迹"的问题,可以转化为平面内的问题.例1如图1所示,ABCD—A′B′C′D′是一个长方体,且AA′=30厘米,AB=50厘米,BC=40厘米.在A处有一只蚂蚁,它想吃到C′处的食  相似文献   

13.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是中学数学中几个重要的定理之一,它体现了由"形"到"数"和由"数"到"形"的数形结合思想.勾股定理在解决三角形的计算、证明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得到广泛应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常与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综合在一起进行考查.对于初学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学生来说,由于知识、方法不熟练,常常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失分率较高.下面针对具体失误的原因,配合相关习题进行分析、说明其易错点.  相似文献   

14.
这样解对吗?     
<正>引例如图1,一圆柱的底面半径为5dm,BC为底面直径,棱AB=5dm,求一只蚂蚁从A点出发沿圆柱表面爬行到C点的最短路线解.  相似文献   

15.
在初三数学《圆》中圆锥展开图的教学活动中,我给学生出了2005年河北一道中考题:如图,已知圆锥的母线长 OA=8,底面圆的半径 r=2,若一只蚂蚁从 A 点出发,绕圆锥的侧面爬行一周后又回到 A 点则蚂蚁爬行的  相似文献   

16.
一、例题呈现 华东师范大学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材57页的一道例题中描述了一只聪明的蚂蚁,相信这只聪明的蚂蚁一定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例】如图14.2.1,一圆柱体的底面周长为20cm,高AB为4cm,BC是上底面的直径.一只蚂蚁从点A出发,沿着圆柱的侧面爬行到点C,  相似文献   

17.
在初三数学《圆》中圆锥展开图的教学活动中,我给学生出了2005年河北一道中考题:如图,已知圆锥的母线长 OA=8,底面圆的半径 r=2,若一只蚂蚁从 A 点出发,绕圆锥的侧面爬行一周后又回到 A 点则蚂蚁爬行的  相似文献   

18.
朱先石 《考试周刊》2013,(27):64-64
勾股定理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定理之一.它揭示了一个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解决直角三角形问题的主要依据之一,在生产生活实际中应用很广泛.对勾股定理的探索,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圆柱的认识》之前的备课过程中,根据教学经验及参考书,我把“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作为教学难点。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通过自学,向我提出这样几个问题:1.圆柱去掉两个底面  相似文献   

20.
转化是把未知问题转化为已知问题、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把陌生问题转化为熟悉问题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的数学思想方法。学生通过转化,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从而迅速、正确地解决问题。一、化曲为直将曲面、曲线转化为平面、直线,往往能化难为易,迅速找到解题思路。例1如图1,一个圆柱,高为15cm,底面周长为40cm,其上左侧的点A处有一只蚂蚁,与蚂蚁相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