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特殊教育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特殊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对于提升社会的文明程度、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提高特殊需要人群的素质、促进国家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内地特殊教育的地位不断提高,特殊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存在诸多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2.
特殊教育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水平及文明程度的标尺。当前我国特殊教育存在师资水平不高、课程设置单一等问题,原因可归为我国社会支持保障体系不健全、特殊教育事业社会福利投资渠道单一、特殊教育社会福利水平滞后于总体残疾人社会福利水平等。通过建立以社会福利方向的残疾儿童特殊教育机制,改单向消极福利为自助型积极福利,提高社会福利倾向性,等等,可以使我国残疾儿童享受公平的教育机会与开放的教育环境,帮助残疾儿童顺利社会化,获得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高等特殊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教育协调发展和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高等特殊教育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也是衡量高等特殊教育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从高等特殊教育教师的信息素养呈现的变化、提高信息素养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提高高等特殊教育教师的信息素养三个方面进行了认真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文明程度的提高,特殊群体也和正常人一样有了受教育的机会。有了国家政策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我国的特殊教育取得了飞快发展,使特殊群体享受到了受教育的机会,通过学习掌握了一些基本生活生存技能,改变了生活状况。特殊教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特殊教育课程,其直接决定着学习者的学习内容,然而我国现行特殊教育课程设置仍存在一些问题。为更好促进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特殊教育课程目标确定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高等特殊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教育协调发展和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高等特殊教育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也是衡量高等特殊教育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从高等特殊教育教师的信息素养呈现的变化、提高信息素养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提高高等特殊教育教师的信息素养三个方面进行了认真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教育理念的变革,我国高等特殊教育专业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开设特殊教育专业的高校日渐增多,至今已达百余所。为全面了解我国高等特殊教育专业的建设和发展现状,进一步促进我国特殊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发展,本研究抽取48所样本院校,对我国当前承办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高等院校专业建设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高等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年龄分布不尽合理,学历水平相对较低,专业化程度不高;专业建设方面存在着经费投入不均衡、新建校师资与招生规模严重失衡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目前我国的特殊教育存在教师素质不高、专业水平差等问题。要提高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促进其专业化发展,可以从充实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专业知识、提高其心理调适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教科研能力等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8.
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目前我国的特殊教育存在教师素质不高、专业水平差等问题。要提高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促进其专业化发展,可以从充实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专业知识、提高其心理调适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教科研能力等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9.
所谓特殊教育,就是对一些存在身体缺陷的孩子进行教育。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人民对特殊教育工作越发重视,逐步解决教学中的困难,让这些孩子也能像正常孩童一样进行学习。本文主要对特殊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有利于孩子们提升自我的教学策略,希望能促进我国特殊教育行业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0.
特殊教育作为教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注。特殊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特教师资队伍的建设,特殊教育教师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特殊教育的质量。文章从我国高等特教师资认证制度的现状出发,通过对比发现并分析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借鉴美国特教师资准入制度标准对我国特教师资准入制度的建立提出对策建议,试图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高等特殊教育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培养一批优秀的专业化特教师资队伍,提升我国特殊教育的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1.
全纳教育理念追求教育公平、机会平等,尊重个体差异,主张普通学校应接纳所有儿童,认为社会应构建全纳学校、全纳社区,进而构建全纳性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资源、教育资源的内涵与外延不断更新.在全纳教育背景下,对特殊教育资源进行界定,得出全纳教育理念及特殊教育资源对教师、教育的启示.特殊教育资源应从本国具体历史条件出发,突出对特殊教育运转和发展的信息、价值、功能作用,并应将之用于特殊教育实践活动当中.  相似文献   

12.
职业化是职业的专业化发展水平得到社会确认和制度认同的过程,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化是特殊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当前,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化发展呈现三个特点:一是爱心和奉献心态阻碍职业意识建立;二是身份不明导致职业角色混乱;三是重专业化轻职业化研究导致职业化进程缺乏制度氛围。提高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化发展水平的策略:政策层面建立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化配套制度,实施动态资格认证,构建开放的教育培训体系,引进社会力量投入师资培训;学校管理层面尝试实施校长职业化,并在管理中关注专业工作的结果;在社会舆论层面建立合作机制,通过行业协会引导社会对特殊教育职业的认识;在研究层面发挥专业人员的作用,帮扶特殊教育老师快速提升职业素质。  相似文献   

13.
袁菌 《毕节学院学报》2010,28(10):107-109
特殊教育课程改革以"以人为本"为理念,以最大限度地开发教育对象的潜能,促进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为特殊教育带来了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学生同伴间等教育关系的变化。处理好这几个关系是特殊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保障,建立教师与家长的合作关系、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关系、学生同伴间的互惠关系,保证特殊教育有序、有效、持续的发展,使特殊教育课程改革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特殊教育作为八大教育发展任务之一,第一次在国家教育规划中将特殊教育单列一章,进一步将特殊教育纳入国家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大局之中,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残疾人教育的高度重视。通过对毕节学院打造特殊教育品牌专业对毕节试验区高等特殊教育之重要性分析,探讨了毕节试验区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特殊教育学校师资以及学生就业目标定位等问题,提出了毕节学院抓住机遇充分发挥学校优势资源,积极发展特殊高等教育和大力发展特殊教师教育,将特殊教育打造成为富有特色、省内一流、在国内同类高校中有影响的学科专业,更好地为毕节试验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实现毕节试验区高等特殊教育发展历史性跨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立足毕节试验区特殊教育发展的基础与现状,客观面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抓住良好的发展机遇,理性发展毕节试验区特殊教育。必须转变观念,树立新的残疾人教育观;进一步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不断完善残疾人教育体系;建立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三级联合管理系统;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特殊教育质量;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加强舆论引导,多渠道引进社会办学力量;加快特殊教育信息化进程,以信息化带动特殊教育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关于制定《特殊教育法》的倡议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本文通过回顾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西方主要国家与特殊教育相关立法的基本情况以及我国特殊教育发展与立法的过程,对我国制定专门的《特殊教育法》的缘由、制定原则以及内容进行了初步的讨论,并呼吁尽快制定该法。  相似文献   

17.
通过调查西南大学本科师范生对特殊教育的态度,发现其大部分对特殊教育缺乏深入了解,但是态度较为积极。建议:引进特教师资,开设特殊教育选修课,适当加大手语盲文技能课的比重;出台相关政策,加强普校和特校的交流合作,增进交流互助,使特殊教育融合于普通教育中;在教师资格证考核中加入特殊教育的有关内容,尽快建立和实行特殊教育教师专业资格证书制度,同时加强在职教师的培训,进一步提高其道德素质和专业技能;有效利用电视、网络等新型传媒方式宣传特殊教育,尤其在农村地区。  相似文献   

18.
刘建岭 《教育科学》2012,28(1):66-70
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高等特殊教育取得了长足进步,招生人数以及在校学生数逐年增长,高等特殊教育院校已发展到33所。但是,中国的高等特殊教育发展仍面临着严重的区域失衡问题,东部地区在学校数量、师资力量以及经费投入等方面都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新形势下,应该在教育公平理念指导下,均衡发展中国的高等特殊教育。  相似文献   

19.
Denmark is a country with a relatively high expenditure on education, and was one of the first countries in the Integration movement. Now the country is including all but 1.25 per cent of all pupils in a comprehensive school. The 1.25 per cent are attending special schools or special classes. To make this possible, 13 per cent of all students in regular schools on a yearly basis receive special needs education support as a supplement to regular education. Special education within the regular school system has existed for 99 years, and special teacher training has a 66-year history, originating in training of speech therapists. At present, the prevalence of special needs education is between 25 and 35 per cent, and this gives rise to questions about the relation between special needs educ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instruction which, in turn, has implications for training of teachers in special needs education.  相似文献   

20.
基于国内外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国内特殊教育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现状,以“身心发展,缺陷补偿”为指导,从课程设置理念的转变、课程内容的调整、课程实施的改善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提高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优化师资力量,并更好地满足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