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地乌托邦是海子诗歌的第一心理时期。诗人试图将麦子与诗歌、物质与精神统一于村庄、河流之中,构建一个“健康的麦地”。诗人坚信通过艰辛的劳动.人类最终能够诗意地生活在天地之间。大地乌托邦中,诗人立足大地,歌颂生存的艰难与劳动带来的慰藉,同时仰望天穹,感受神性的光芒。  相似文献   

2.
大地乌托邦是海子诗歌的第一心理时期。诗人试图将麦子与诗歌、物质与精神统一于村庄、河流之中,构建一个“健康的麦地”。诗人坚信通过艰辛的劳动,人类最终能够诗意地生活在天地之间。大地乌托邦中,诗人立足大地,歌颂生存的艰难与劳动带来的慰藉,同时仰望天穹,感受神性的光芒。  相似文献   

3.
陈志萍 《红领巾》2004,(3):131-133
作为19世纪英国最著名的诗人之一,雪莱的诗歌在总体上表现出了对于作为“自然“的正义的不懈追求.他通过描写自然、赞美自然而去寻找古希腊思想中作为“自然“的正义,以云雀、普罗米修斯作为时代精神和追求正义的象征,以乌托邦作为正义的实现之途.其可贵之处是以诗揭示了正义.  相似文献   

4.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毛泽东为强调“全新中国”政治构想所推出的“全新文学”构想,集中体现了毛泽东的乌托邦意识.从其乌托邦意识形成和表现来看,农民子弟身份和浪漫主义诗人情怀强化了毛泽东文化实践和革命生活中的乌托邦色彩,直接影响到《讲话》“政治文本的文学想象”品质形成;从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来看,《讲话》是对《新民主主义论》的一次文学艺术方面具体出演,演绎的是社会发展形态的构想与展望,服从于毛泽东关于社会发展的乌托邦想象;从20世纪文学与政治关系的角度来看,《讲话》所包含的乌托邦意识表现在对民族国家形象与文学形象的共鸣式叠合的理性诉求,是对历史的自行展开过程的一种高清度的把握.毛泽东借用乌托邦思想所显示的不满现存、指向未来的努力,使《讲话》文本和全新文学实践保持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张力,体现了超越时代的历史性追求.  相似文献   

5.
普希金之所以被称为“俄国文学之父”,并不仅仅在于他是“民族”诗人、或“民主”诗人、亦或文艺复兴式的诗人,而在于他是一位具有现代意识的诗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的作品中含有审丑意识,而审丑意识与古代尚和谐、近代尚崇高等美学观念相比,则属于现代美学范畴.  相似文献   

6.
岳峰 《文教资料》2011,(34):28-30
英国作家约瑟夫·康拉德在以《黑暗的心》、《进步前哨》为代表的非洲题材小说中对被传统殖民冒险小说描写为“棒小子”、“精神饱满、干劲十足”的帝国优秀青年进行了意识形态上的颠覆和“陌生化”的艺术处理,这些灵魂与肉体分离的欧洲文明传播者也成了批评家笔下的“空心人”.他们在非洲丛林里所遭遇的种种内心考验的心路历程.成为康拉德的主要叙事中心。他企盼“有野性的生气”的原始非洲丛林为爱德华时代身染沉疴的英国人开出一剂道德拯救的良药.力挽英国人在工业文明进程中失落了的人的自然本性。然而文化身份的嬗变最终使得这种“道德拯救”在表层上是非政治的、乌托邦式的.本质上则是一种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和人道主义者对工业文明带来的种种不“和谐”进行补救的方法,最终折射出英国中心论、欧洲中心论。  相似文献   

7.
石伟 《华章》2011,(27)
陆游,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他常常为分裂的祖国而忧郁,为受煎熬的人民而悲愤.朱自清先生在《爱国诗》中认为陆游“为了民族,为了社稷,他永怀着恢复中原的壮志.”他还认为:“过去的诗文中,也许只有他才配称为爱国诗人,是一位创作特别丰富的诗人.”  相似文献   

8.
海子的诗歌可以鲜明地划分出两个时期麦地乌托邦时期和太阳史诗时期。麦地乌托邦中,诗人试图将麦子与诗歌、物质与精神统一于村庄、河流之中,构建一个“健康的麦地”,着力表现的人与土地的和谐。但是现实中家园的幻灭感受和超越性诉求带来的精神困境使诗人发生了巨变,土地在海子笔下由神性世界的载体变成了孳生死亡和暴力的温床。由此,海子转入了太阳史诗时期父性的暴烈与燃烧。  相似文献   

9.
“乌托邦”在这里有两层意义,一是我个人写作的“乌托邦”,另一个是中国历史与现实的“乌托邦”。前者是指我通过写作实现梦想和希冀,在小说中创造自己的理想之物:后者是指我们从一个“乌托邦”醒来又跌入了另一个“乌托邦”。而我的写作,我的语言、结构、叙述、故事、人物、形式,还有我对现实的认识等等,正是笼罩在这两种“乌托邦”下的个人书写。  相似文献   

10.
进入20世纪以后,反乌托邦思想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卡尔·波普尔对乌托邦思想的批判尤其激烈.他认为:乌托邦工程的哲学基础和立足点是站不住脚的"本质主义",它蕴涵着通往极权主义的危险因素.卡尔·波普尔对乌托邦思想的批判存在诸多问题,他对乌托邦思想也存在一些误会.事实上,卡尔·波普尔仅仅是对极权主义进行批判而已,它并不能构成人们去反对乌托邦的充分理由.甚至,在他的思想里,依然存有着浓厚的乌托邦色彩.  相似文献   

11.
陶渊明既写了不少优美的牧歌,也写了许多慷慨悲歌。他的田园诗基本写实,并未刻意美化农村。有关“桃花源”所在地的争议,说明《桃花源记》并非乌托邦,而是有现实依据的理想化。陶渊明的慷慨悲歌,主要是对世事的批评和不平的倾诉。作为一位诗人、思想家,陶渊明的思想自有其光辉。  相似文献   

12.
大地乌托邦是海子诗歌的第一心理时期。诗人试图将麦子与诗歌、物质与精神统一于村庄、河流之中,构建一个“健康的麦地”。诗人坚信通过艰辛的劳动,人类最终能够诗意地生活在天地之间,大地鸟托邦中,诗人立足大地,歌颂生存的艰难与劳动带来的慰藉,同时仰望天穹,感受神性的光芒。  相似文献   

13.
恩斯特?布洛赫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也是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的“希望”思想和乌托邦哲学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未来哲学”风格,其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丰富和发展。布洛赫通过对“希望”思想的阐述,提出了人作为乌托邦精神的主体,正是由于内在对“尚未”的不断追求,对未来的无限希望,才能具有外化的革命的行动力量,进而实现对具体乌托邦人性世界的追寻。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名颇有建树的河南信阳籍诗人,潘万提对诗歌艺术的执著追求,深深地镌刻在他幽美的诗行中.诗人追求的是一种诗歌民族化的内核——质朴.在他的所有作品中,我们既看到了诗人的凝重,更看到诗人这种追求的强烈.诗人带着他大别山山乡人的质朴,自喻为“一头健壮的牛犊”,在诗的原野上“象牛犊一样地奋力耕耘”,迈着沉重而坚实的步子,把自己摆进《多情的土地》中;象“一只玉色蝴蝶,飞过四季,在诗情中流下永久的划痕,如彩虹般装点春天的繁荣.  相似文献   

15.
人类思想史、文学史上有一个挥之不去、萦绕不休的乌托邦情结。从西方文学的两大渊源“二希”文化(如古代希伯来文化中的先知文学和古希腊爱琴海文化中哲人柏拉图的《理想国》)到古代中国思想文化(如先秦文学、著名隐逸诗人陶渊明《桃花源记》),都可以看到“乌托邦”文学现象及其特征。20世纪西方乌托邦文学传统出现重大变异,产生了以乔治.奥维尔《1984年》为代表的“恶托邦”文学。随着电子传媒时代的来临和赛博空间的生成,“伊托邦”日益成为理论关注和文学研究的新维度。新的社会文化语境必然会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引发新的思考。为此,我们组织了这次专题性的笔谈,以抛砖引玉,引发对此题旨感兴趣的海内外方家的关注和指教。  相似文献   

16.
一、何谓“乌托邦”? 有人说“桃花源”是“乌托邦”理想,那么,什么叫做“乌托邦”呢? “乌托邦”是指理想中最美好的社会。本来是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所著书名的简称。  相似文献   

17.
对现实的深刻焦虑和对理想人性的追寻并存于沈从文的小说《边城》中.焦虑使他不能不将作品的故事处理为悲剧的结局,将这座人性的小庙破毁;而追寻则使他竭力将“边城”理想化,使其成为具有中国乡土特色的伦理乌托邦.  相似文献   

18.
程宝林在不少文章中称自己是“诗人”,或者“全国小有名气的诗人”,这在诗人们普遍感觉自己是在用手走路,用脚趾头向人们抛送飞吻的无诗年代,其实是他格守本分的一种自我确认.几本被行家看好的诗集证明着他的自我确认恰如其分,既不太高,也不太低.那些充盈着诗的智慧的诗行确实显示出他诗人的聪明.不过,读罢他的散文,就会觉得他诗  相似文献   

19.
英国浪漫派诗人长于借自然之象诉内心之情.《我漂亮的玫瑰树》、《一朵枯萎的紫罗兰》与《水仙》分别是浪漫派的起点诗人布莱克、“浪漫骑士”雪莱以及“湖畔派”代表华兹华斯的咏花诗.诗人在诗作中借花言情,借三朵“花”吐露出三种不同的爱情观.玫瑰树诉说了布莱克对爱情的忠贞信仰,他的情感世界是纯真的;紫罗兰寄托了雪莱对亡妻的缅怀,他的情感世界是浪漫的;水仙慨叹的是华兹华斯与爱人相思不得见的孤独,他的情感世界纯真的浪漫与浪漫的纯真兼而有之.  相似文献   

20.
王维是盛唐杰出的诗人、画家.由于受到社会和家庭环境的影响,加之自身坎坷的人生经历.使他对佛教禅宗有精深的修养和研究.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中“空寂”意境的营造并不仅靠诗人对禅宗的体悟,而是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法使之体现.即通过“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来表现这种空寂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