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文章五诀     
梁衡 《新闻知识》2003,(11):17-17
一篇文章怎样才好看呢?先抛开内容不说,手法必须有变化。最常用的手法有描写、叙事、抒情、说理等。如就单项技术而言,描写而不单调,叙事而不拖沓,抒情而不做作,说理而不枯燥,文章就算做好了。但更多时候是这些手法的综合使用,如叙中有情,情中有理,理中有形,形中有情,等等。所以文章之法就是杂糅之法,出奇之法,反差映衬之法,反串互换之法。文者,纹也,花纹交错才成文章。古人云:文无定法,行云流水。这是取行云流水总在交错、运动、变化之意。文章内容空洞,言之无物,没有人看;形式死板,没有变化,也没有人看。  相似文献   

2.
文章五诀     
一篇文章怎样才好看呢?先抛开内容不说,手法必须有变化。最常用的手法有描写、叙事、抒情、说理等。如就单项技巧而言,描写而不单调,叙事而不拖沓,抒情而不做作,说理而不枯燥,文章就算做好了。但更多时候是这些手法的综合使用,如叙中有情、情中有理、理中有形、形中有情,等等。所以文章之法就是杂糅之法,出奇之法,反差映衬之法,反串互换之法。文者,纹也,花纹交错才成文章。古人云:文无定法,行云流水。这是取行云流水总在交错、运动、变化之意。文章内容空洞,言之无物,没有人看;形式死板,没有变化,也没有人看。变化再多,基本的东西只有几样,概括说来就是:形、事、情、理、典五个要素,我们可以称之为“文章五诀”。其中形、事、情、理正好是文章中不可少的景物、事件、情感、道理四个内容,又是描写、叙述、抒发、议论四个基本手段。四字中“形”、“事”为实,“情”、“理”为虚,“典”则是作者知识积累的综合运用。就是我们平常与人交流,也总得能向人说清一个景物,说明白一件事,或者说出一种情感、一个道理。所以这四个字是离不开的。因实用功能不同,常常是一种文体以某一种手法为主。比如,说明文主要用“形”字诀,叙述文(新闻亦在此列)主要用“事”字诀,抒情文主要...  相似文献   

3.
古书的书名     
今天,人们写作,一般的情况是先立一名,然后再动笔。而过去古人著书却不是这样,不管是叙事、说理,还是抒情,皆“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往往不是先立一名,再写作。古书中有的没有书名,有的是书成之后才有书名的,有的是后人命名的,有的书  相似文献   

4.
秦殿杰 《新闻三昧》2007,(10):49-50
一位通讯员与我谈到写作上的一个苦恼:写出的稿子呆板,没有起伏、变化;写作的方法单一,只会写消息,不会写通讯、特写;不会对人物进行描写、尤其是心理描写;也不善于抒情和议论。他的这些感受是真实的。作为通讯员,也要努力多掌握几种写作手法、多运用一些写作的技巧。  相似文献   

5.
虚写与实写,在一篇散文中是交替着出现的。着眼于对客观景物的叙事,为实写,源于叙事而侧重于抒情,为虚写。这在手法上是有区别的。可是,叙事之时也揉进了抒情成份,抒情正是由叙事而发出的激情,所以说,虽然手法有区别,经常见到的又是难以严格区分开的。虚实相生的手法,是要将散文写得文情迭宕,活泼多姿。《我歌唱延安》(何其芳)这篇散文,是作者写的30年代末在延安的所见所闻,当作者叙述延安的生活困难时,就虚实手法并用地写道:  相似文献   

6.
也许你会以为这题目犹如说“吃饭要吃”,废话连篇!其实不然。正如说“杂谈要杂”强调杂谈写作要注意“杂”的特色一样,“杂谈要谈”则从“谈”的方面来考察“杂谈”写作的另一重要特色。 在“一般写作”里,把通常使用的写作手法分解为四类:叙事,描写,抒情,议论。那么,“杂谈”写作的特色是要充分地向读者昭示“议论”的功夫!这正是“杂谈要谈”的主旨所在。也就是说,在每一篇杂谈文章里,凡属于叙事、描写、抒情的文字要从简或省略。一般说,杂谈往往要求“就事论理”,或“以事为依托”;有“事”要说,就难免要“叙事”。然而一般是不在“杂谈”当中去显现作者的抒情和描写的才能的。至于“议论”,则是显现“杂谈”文章内在的“质的规定性”的成份,需要在这方面去  相似文献   

7.
风貌通讯在报道某一地方的新面貌时,往往同时还要绘景状物,写人叙事,谈古论今,因此,与它的丰富内容相适应,它的表现方法也可多种多样。通讯的表现方法,如叙述、描写、抒情和议论,在风貌通讯中是经常被兼而用之的。风貌通讯的作者通过叙述、描写,客观地表现所见所闻的典型事物;又通过抒情和议论来抒发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情思,以使通讯既言之有物,具体形象,又言简意赅,具有深度。一些优秀的风貌通讯,在具体运用这些表现方法时,常呈现多采多姿,不拘一格的特色。  相似文献   

8.
我们曾经谈了通讯、特写、文章等的描写问题。有人会问:新闻需要不需要描写呢?不少同志认为不需要。理由有二,一是叙述是新闻的基本手法,而描写则应归之于通讯、小说、散文等;二是新闻的重要特点是简洁,描写则会造成繁琐、冗长。其实,除了叙述这一主要手法之外,描写、议论等诸种手法也都可在写新闻时适当运用,运用得恰到好处,能够使新闻穿插有序,跌宕多姿,引人人胜。当然,这种描写必须是必要的、简洁的,对新闻主题起深化或烘托作用的,决不是铺张笔墨,喧宾夺主。  相似文献   

9.
新闻言论以说理、发表意见、表述观点为目的,它的语言特色总的说应该以议论为主,兼用叙述,时而用些描写,一般不用抒情.在逻辑思维形式和语言表现手法上,同其它新闻文体比较,区别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从思维方式上看,新闻言论以逻辑思维为主,少量的形象思维兼而有之.二是从语言表现手法上看,新闻言论以议论为主,兼用叙述,少用描写,不用抒情.根据以上情况,新闻言论在语言上一般要采用这样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战争类影视作品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公众的视野当中,很多人将其视为对马克思主义典型观的颠覆。其实,在重新认真研读马克思文艺著作后,就会看到,作品中消解的只是传统观念中的高大全的英雄形象,典型理论却得以在典型人物的重构中更富有了生命力。“艺术创作不外是抒情、状物、叙事和说理四大项,‘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也主要涉及叙事。“①从追求叙事到追求影像,典型是叙事艺术中的一个审  相似文献   

11.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当今的大量新闻通讯,广泛借鉴和运用了叙事学上的诸多理论.叙事聚焦就是其中的一种。  相似文献   

12.
新闻专题是一种可以使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音响、访谈等多种手法制作的新闻作品.它的手法要比消息多,消息基本上是叙述,专题允许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广播作品还允许有访谈和音响.这样的新闻作品叫新闻专题.  相似文献   

13.
新闻专题是一种可以使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音响、访谈等多种手法制作的新闻作品。它的手法要比消息多,消息基本上是叙述,专题允许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广播作品还允许有访谈和音响。这样的新闻作品叫新闻专题。  相似文献   

14.
杨天美 《新闻窗》2013,(1):25-26
通讯的特点一是容量大,范围广,取材全面;二是讲究结构变化,展开情切,情景交融;三是表现手法多样,结合叙述,兼以描写,说明,抒情或议论,富有感情色彩或理论色彩。因此,它具有很强的立体感和采用多种写作手法的空间,而比较手法则是通讯中常见的一种写作手法。  相似文献   

15.
白描与细描     
阅读文学作品,常被其中的人物、景致所吸引,不觉产生一种“闻其声如见其人,看其景如入其境”之感。这种感觉的产生,首先依赖于作者对作品中人物、景物的形象描绘,这样的描绘就叫描写. 没有描写,也就没有文学。因为文学的最根本的特征是运用形象来表达作者、作品的主导思想,反映社会生活的,而形象则靠描写来完成。因此我们说,描写是文学创作的必需的、基本的表现手法,它是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等作具体入微的描绘,给人以真切的感受。下边我们将分几次就描写的手法、对  相似文献   

16.
人物通讯通常用到的表现手法有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其中,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辅以议论、抒情和说明。叙述,把人物的经历、事迹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表达出来。叙述是人物通讯写作基本的、常见的一种方法。叙述的主要方式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等。每种叙述法都有其特殊的作用,运用恰当,可以写得简洁精巧,运用不当,往往拉杂冗长。在《史记·项羽本记》中,司马迁采取灵活多变的叙述法,叙事写人。请看关于巨鹿之战的叙述: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以上顺叙)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  相似文献   

17.
文学书简     
六十四年轻人易于激动,写诗作文,总是抒不完的情,恨不得每写一句都感叹一声“啊”。有人说,每个18岁的青年都是诗人,就是这个意思。但是,抒情也要有个“度”,不能过多,过滥。孙犁在给一个业余作者的信中说:“即使是散文,抒情也要有所控制;抒情而又有含蓄,方是文章精美之路。一味抒情,则等于没有抒情。”(《远道集·芸斋书简》)你这篇散文中,抒情的句子太多了,反而把本来很浓的情感冲淡了,稀释了。所谓“直抒胸臆”,并不是要把自己想到的直陈感情的话统统说出,而是在情不能自已时点到即可。也就是说,要使自己一腔真情蕴含在、浸润在作品的叙述和描写中,让读者去感受、去体味,而不可由作者时时站出来大发感慨。少男少女谈恋爱时,含情脉脉的一  相似文献   

18.
书讯     
鲍宣著的《新闻写作技法》一书,已由青岛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依据古为今用的原则,为了满足广大写作爱好者以及新闻工作者的需要而写的。作者撷取历代文论的精英和典范性的名家名篇,联系现代文章或新闻写作经验和技法,探索出新的写作技法,如从起笔、立意、叙事、描写,议论,抒情呼应,承转到结尾,计有37种技法。每种技法或笔法,论述精确,例证丰富,分析每有独到之处,可读性强,易于掌握。  相似文献   

19.
记叙是写作的基础,各种体裁的文章,几乎都离不开写人记事。即使是议论风生的杂文也有赖于述事以昭理。事与理密不可分,杂文说理一旦离开了事实,便失去依据,流于空泛,干瘪枯瘦,难以感人、服人。叙事的表达方式,在杂文中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缘事而发,把事实作为引子,因事生发议论。这种写法的好处在于说理有依托,站在实处发议论,避免天马行空,漫无方向。笔者有幸去了一趟大西北,注意到了民族团结对于祖国稳定的重要性,很想写一篇文章,苦于找不到事实作依托,迟迟没有动笔。一日  相似文献   

20.
鲍宣著的《写作技法》一书,即将由青岛出版社出版。该书作者撷取历代文论的精英和典范性的名家名篇,联系现代文章或新闻写作经验和技法,探索出新的写作技法,如文章的起笔、立意、叙事、描写、议论、抒情、呼应、承转到结尾,计有37种技法。每种技法或笔法,论述精确,例证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