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学校的发展要有一个先进的指导理念,要有一群富有协作精神和战斗力的教师群体,一个是做什么的方向,一个是如何做和如何做得更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人们常说,有一个好校长就意味着有一所好学校。这就是说,校长是学校管理的核心人物,而学校管理又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想把一所学校管理好主要靠一校之长。那么,作为一所学校的校长如何才能把一所学校管理好呢?我认为应从“善”字上下功夫。1.校长要善于把自己的先进管理“理念”明明白白地告诉教师、学生和家长,并在工作中得到有效的实施。何谓“理念”?“理念”就是一个人具有的准备付诸行为的信念,它是一种观念,是行动的指南。校长的先进管理“理念”来自于校长本身的不断学习。有了先进的管理理念,怎样才能将它全面、正确、有效…  相似文献   

3.
在多年的学校管理过程中,很多校长都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管理理念.学校的发展靠教师,如何让先进理念在教师心中生根发芽,让先进理念在教师的推动下逐步变为现实,这始终是困扰校长们的一个难题.笔者所在的学校,是通过“同化、内化、物化、外化”四个过程解决这一难题的,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阿基米德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我们要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就要找准这个“支点”,而这个“支点”,笔者认为,应该是“学校中的人”——校长、教师、学生。一、校长的办学理念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办学理念是关于学校整体发展的价值追求和理性认识,它决定着学校群体的教育行为,指导学校的办学方向,定位学校的品牌形象。它以一种精神力量、一种文化氛围、一种理性目标熏陶着学校的群体成员。有什么样的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学校,就会有什么样的办学效果。江苏洋思中学原是一所普普通通的农村学校,之所以有…  相似文献   

5.
在李希贵老师的《学生第二》中有这样两句话:“在一个空气中都弥漫着火药味的校园中,大家一个个神经都绷得很紧,教师怎么能有幸福感呢?在没有教师幸福感的校园里,学生还会好到哪里去呢?”“对一位校长或者教育管理者来说,关注学生首先应该从关注教师开始。”的确如此。一所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是一种刚性管理,教师可以逐条对照以规范自己在教学中的言与行,制度造就了学校的刚性外框,使学校得以规范地前行。但学校又应是一个充满了人文关怀的地方,刚性管理筑起的是一所学校的“形”,而如何让教师充满幸福感则是一种柔性管理,构筑的是一所学校的“象”,是决定一所学校能否在规范前行中走得更快更远的动力。因此,学校管理者在学校管理中的柔性管理往往能以“绕指柔”助推学校制度这块“百炼钢”得以更好地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6.
对外开放二十多年之后的中国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在这种背景下,教师管理应当以什么样的价值理念为指导呢?这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理论课题。一、教师群体是一个生态系统我们认为,要探讨教师管理的价值取向,阐明最根本的价值理念,首先必须正确认识教师,认识教师群体。因为这是我们讨论教师管理价值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教师是人,是个体的人,这是显而易见的。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小我”,只是“小我”的突出程度不同。大公无私的人不是没有“小我”,而是常常能够做到忘我;自私自利的人,心中不是完全没有“他人”,…  相似文献   

7.
学校领导人员是一个群体,教师也是一个群体,学生更是一个大群体。教师和学生是学校管理的主要对象,在学校管理上必须做到以人为本,关注学校内每个群体的人员,才能把学校推向更高的层次。 一、关注校长,完善领导艺术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一所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  相似文献   

8.
袁冲  刘瑾 《教育文汇》2003,(9):11-11
都说“管事容易,管人难”。作为一校之长,在学校管理中要盘活学校人力资源,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可谓不难。面对水平参差不齐的教师队伍,校长要树立整体观念,在熟悉每一个教师的基础上,真正以“人本”理念管理学校,在乎每一个教师。校长要学会一方面指挥精通教学者投身教学第一线,另一方面帮助新教师或教育教学技能欠缺者掌握育人本领,力争后来居上,并与他们达成、维持一份动态平衡的“心理契约”。这样才能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人人做好事”。  相似文献   

9.
校长乃一校之魂,这“魂”便是思想。一所学校可以没有高楼大厦,可以没有先进的设备设施,但是不可以没有思想。唯有科学的个性化的思想才能支撑起学校真正意义上的“高楼大厦”。要办好一所学校。重要的是要有一位办学思想先进和“眼光”独到的校长,只有这样,学校才会有较商的科学管理水平,才能更好地激活学校内部活力,把学校推上一个新的发展台阶。校长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着教育发展的水平。要当一个好校长,就必须具备下列基本的素质:  相似文献   

10.
仲玲 《生活教育》2011,(9):52-55
生活教育:杜校长您认为一个学校最重要的是什么?杜军:作为一个学校的管理者,我认为一个学校最重要的是要有灵魂,要有一种思想做支撑。目前,可能大学和初高中相对情况好一些,但是,小学感觉普遍在理论上稍微欠缺一点。我觉得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小学、初高中,它的体系都一样,作为管理者应该有自己的管理理念。当你这种管理的理念让大家有了共识了,成为学校的办学理念了,这个队伍才能凝聚,才能团结。而并不是说教委给了你一个什么任务,你就完成一个什么任务,那样的话作为一个学校就可能没有什么特色。所以,2006年1月到黑芝麻胡同小学来以后,我感觉小学它的优势是实践经验比较多,但是从理论的总结和提升方面都有所欠缺,所以我想,如果我们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整合起来,可能就会使学校发展得更好一些。  相似文献   

11.
教育叙事就是“讲述教育事件”,包括历史故事(需要像历史学家那样做历史研究)、新闻故事(需要像记者那样做调查研究)和传记故事(需要像文学家那样写个人生活的故事)。毛泽东提倡“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对当时的教育发生了很大影响。这个事件是如何发生的,究竟产生了哪些影响?这是历史故事。要讲述教育历史故事就需要做历史研究。现在不少农村学校开始向“县中模式”学习,实行“封闭式管理”。究竟什么是“县中模式”?这个模式是如何提出来的?什么是封闭式?封闭式管理有什么问题?这是新闻故事。要讲述教育新闻故事,就要做调查研究。鲁迅在日本留学时曾经受过一个叫藤野的老师的影响,这个老师“拯救”过鲁迅。鲁迅和藤野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藤野对鲁迅究竟有什么影响?这是传记故事。要讲述教育传记故事,需要对传主的个人生活史进行研究。林贤治曾经写过一本《人间鲁迅》,里面就讲述了这个故事。一究竟什么是教育叙事研究?我建议转换一个话题:中小学老师究竟可以写哪些故事?我个人认为,教师至少可以讲述三种故事,与之相应,教师至少可以做三“种教育叙事研究”。第一,可以写教材研究的故事。教师首先应该研究教材(课本),应该研究自己每天使用的课本,说得宏大一点,...  相似文献   

12.
"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有一个好校长就意味着有一所好学校",这是对校长在学校管理中重要角色的定位。那么校长作为学校的最高管理者,面对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怎样才能有效地管理好学校呢?一、校长要善于表白校长要把自己先进的管理理念明明白白告诉教师、学生和家长,并切实贯彻在工作中。理念可以为外在的行为提供内在的动力,同时它也是行动的指南。  相似文献   

13.
⊙校长的理念决定校长的行为,校长的行为决定学校的发展。⊙校长务必告诫诸位教师:不要问学校给了我什么,而要问我为学校做了什么。⊙有八分才华的教师,就要九分地使用他,然后让他享受十分的待遇。⊙合格校长的标志之一:发现教师的优点,然后告诉他们什么方面特别棒!⊙学校要靠老教师“看家”,中年教师“当家”,青年教师“发家”。⊙校长:要管“事”则要先管“人”,要管“人”则要先管“心”,要管“心”则要先知“心”。⊙当好副校长的秘诀之一是:“搭台不拆台,栽花不栽刺,帮人不害人。”⊙教师想干事,就让他有一个好舞台;教师会干事,就让他…  相似文献   

14.
在校长心目中,教师到底是什么?校长应该怎样看待教师,管理教师?笔者认为校长应该做到以下几点:教师“是上帝”,走进教师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是学校办学理念的实践者,是学校发展的推动者,所以教师应该是校长心目中的“上帝”。校长要诚心对待教师,热情地服务于教师,就要积极走进教师,要尽可能地帮助教师解决生活上或工作中的困难,为教师消除因生活或工作而产生的不良情绪,让教师有一个积极、乐观、稳定、健康的心态去工作。校长走进教师,要了解教师擅长什么,爱好什么。一项研究表明,每个教师都有选择有创造性、挑战性工作的需要,都有…  相似文献   

15.
学校管理最主要的对象是人,而不是物。一般来说,群体凝聚力越强,管理的成效和质量就越显著,办学水平就会相应提高。所以,学校管理的关键是加强群体的凝聚力。要加强群体的凝聚力,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加强领导集体的核心凝聚力学校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实现跨越式的发展目标,领导班子就必须上下团结、信念一致、情感和谐、心理相容、行动统一,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事往一处干”的工作局面。唯有如此,才能构成一个具有战斗力、创造力的指挥系统。学校领导集体就是司令部,这个司令部的凝聚力是管理学校的核心因素。现代学校…  相似文献   

16.
《教师法》指明:“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门人员。”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办好一所学校,有一批好的教师是关键。“做有追求、有激情、有魅力的老师”,是我校的办学理念之一。  相似文献   

17.
在无锡市教育学会举办的学校领导干部研讨会期间,有一位兄弟学校的同志悄悄地向我校的老师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学校的老师同外校拿一样的工资,又不外出兼课,没有额外收入,但是为什么工作起来劲头却这样大?这里面有没有什么‘秘密’?”在这里,我们要诚恳地回答有这样疑问的同志:没有,我们没有什么“秘密”;我们只是在努力建设又红又专的教师集体方面,做了我们应当做的工作。十年动乱中,我校教师队伍遭到严重摧残,许多同志受到不同程度的迫害,心情不舒畅。粉碎“四人帮”后,补充了一批新教师。当时,我校教师重新组合,教学思想不尽相同,学历、能力参差  相似文献   

18.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但仅有先进的教育思想还不一定就能领导好学校,因为想得到还得做得到,校长还得学会智慧地落实他的思想。案例中A校的原任校长不可谓没有思想。他抓教师的基本功训练,要求教师“每天写一板粉笔字”;他注重人性化的管理,节目为教师发放礼物;他还要求“教师进校门要下车对学生还礼”。  相似文献   

19.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做人做事是这样,治校管理亦是如此。没有先进理念、鲜明特色的学校将是一潭死水:没有自主意识、创造力的教师是没有活力与光彩的教师。一所学校要想在任何时期、任何状态下都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发展的良好势态,必须以立足本校根本的校本研究为中心,不断激发教师团体潜能,学校才可能有着无限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在学校管理上,我们认识到“没有水平的管理是毫无作用的,没有思想的教学是毫无价值的,没有进取的学习是毫无希望的,没有质量的数量是毫无意义的”,通过管理理念的创新,走出了一条在“做大中做强”的办学之路。一、以高水平的管理凝聚人心。学校目前共有初、高中100多个班级。为解决管理层次较少而管理幅度过大的矛盾,我们重点强化了在分管校长负责下的年级管理模式,把年级组作为相对独立的管理单元,实施了楼层小组管理和各备课组分小组管理的模式,不让一个人游离于一定的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之外。首先,我们要求各级管理者要对“管什么,怎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