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芳 《教育情报参考》2005,(6):35-35,41
“很大一部分教师都不读书”,这已经成了报纸刊物、网上网下一致的判断,各种实际观察和数据调查也在说明着教师读书的缺失状况。欲求教书好,先做读书人,教书者不读书是大家所不能接受的,于是对教师不读书的批判、指责声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2.
沙玉伟 《广东教育》2011,(10):62-62
教师,老百姓俗称教书的。教书的人不读书,或说没时间读书,岂不荒唐!可事实就是这样,身边的许多老师都不怎么读书了。问其原因,一个字,忙。老师忙,很忙,这是不争的事实,作为教师行业一员更有深切体会。可是,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知识爆炸性增长,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又有多少人不忙呢?显然,忙不是任何人,尤其是以教书为职业的我...  相似文献   

3.
王其华 《师道》2012,(9):33-34
一直有个困惑,就是许多教书人为什么不喜欢读书、不喜欢写作?尤其是很多语文教师也远离阅读和写作。现在虽然许多学校大力倡导师生读书,营造阅读氛围,提供阅读书籍。但是为了读而读、读而不思、读而不写、读而不用,把读书当成功利需求和外在包装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4.
有识之士曾说过:习题做得太多,书读得太少,文化底蕴不足,是学生语文学习的最大缺陷。咱们是否可以这样说,沉缅于琐事之中,书读得太少,是语文教师品味不高的根本原因,“腹有诗书气自华”。可以这样说,对一个教师而言,读书就是最好的备课,不读书的教师会沦为简单的劳动力。在远程教育如此发达的今天,为什么有我们众多教师生存的空间?因为真正的教师应该是无法替代的。甚至是不可模仿的。学校是读书的场所,是书籍的王国,以“教书育人”为职业的教师,理应是一个读书爱好者,只读教材和教参两本书的老师绝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教书人,首先要做一名堂堂正正的读书人。  相似文献   

5.
想想我们是干什么的,教书的人啊,自己先就不读书,这可怎么得了!  相似文献   

6.
渠开选 《山东教育》2005,(1):112-112
按老百姓的话说,我是教书的。教书,自然就要读书:读书,就要购书、存书。字典词典一类工具书,各种版本的教科书、教学参考书,以及一个时期接一个时期的叫得挺响的教育理论书自不必说,还有那古人留下的诗词文赋,以及施耐庵曹雪芹们、鲁迅巴金们写的让人一辈子都读不厌的书,一摞又一摞。  相似文献   

7.
教师的学习     
黄影 《中学教学参考》2012,(18):104-105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我国古代圣贤的生命体悟。教师是文化人,是读书人,是教书人。不读书,无法教书。只有读书,才有熊熊燃烧的思想之火。事实也正是这样,我国千百万教师在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同时,始终把终身学习当作充实生命的习惯。学习是一个话题,与"四学"有关。正如《教育——财  相似文献   

8.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教师生命的全部意义有两大要义,即:读书和教书。显然,教师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读书是为了教书,要教书必须要读书,读书与教书两件大事构成了教师生命的主旋律,这最起码的常识每一位教师是最清楚不过的了。然而在现实教育教学生活中,出现了一种与教师生命主旋律极不和谐的音符——休止符,即教师不读书。  相似文献   

9.
漫谈教书和教学北京大学王义遒学生上学叫读书,教师上课自然就叫教书了。教师由此得了“教书匠”的美名。何以谓“美”?可以与木匠,铁匠,泥瓦匠为伍,跳出人所不齿的“老九”系列(对四十开外的人这曾是至关重要的),岂不美哉!此其一;其二,既称为“匠”,就承认教...  相似文献   

10.
时下。读书之风实在不敢恭维。浮躁短视的社会心态,短平快的工作节奏,使得静心读书的时空窄之又窄,教书人的读书状态亦然。其实,读书之于教师怎么说都不为过。有人说,一天不读书,自己知道;两天不读书,同事知道;三天不读书,学生知道。显然,教师只有不断读书才配以读书人的身份走上教书的讲台,也才会有与孩子们对话的底气。  相似文献   

11.
做一个阅读着的语文教师——生命因“读”而充盈 乐于读书,才乐于教书;善于读书,才善于教书。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孜孜不倦地去读书。我常常拷问自己:我怎样才能拥有这份精神宝藏呢?  相似文献   

12.
这一回事业单位加工资,我们教书的多少也得了一点实惠,钱包略略鼓起来一点,这当然可喜可贺。我进一步想问的是:我们教师的书包鼓起来没有? 教师不读书已成了当今中国教育的一大顽症了。这当然不能怪教师。因为第一,他没有时间读,从早忙到晚.教学以外的事务比教学事务多得多.孩子一个个都要管住,出一点事就要倒霉。哪有时间读书?  相似文献   

13.
晒书     
晒书○孟令涛读书、教书;教书,又读书。天长日久,书积累了不少,两只大书橱满满的。为了不致以己昏昏,使人昭昭,真正地履行“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我又不断地买书、读书;读书,再买书。书也就越发多了起来了。与书结缘,在我很觉荣耀。我家地处穷乡僻壤,祖辈...  相似文献   

14.
当“教书人不读书”的现象引起全国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后,各种各样的阅读活动在许多学校和幼儿园兴起,如建设书香校园、举办读书节、开展读书征文、举行读书报告会等,许多学校还把教师读书纳入校本教研制度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那么,目前教师读书现状怎样,有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呢?最近,我们组织了一次针对幼儿园和小学教师的500多人的调查问卷,结果令人欣慰,教师阅读现状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同时也涌现出了一些新的问题,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15.
潘益会 《农村教育》2005,(1):103-103
教师,一个光荣而又自豪的称呼,辛勤的园丁又是教师的一个特别的尊称。教师的任务是教书,教书的目的是育人。教书、育人,其实育人比教书更重要。有人说,小学生相信老师,初中生相信书本,高中生相信自己。小学生既然相信老师,小学生又是人生中的起点。那么,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又是小学生的导航人,我们又应该如何加强自己的师德修养呢?  相似文献   

16.
教师与读书     
当年若是有人问我“:文化人之中,什么人读书最少甚而不读书?”我会说“:至少包括教师。”有人会认为我的话自相矛盾。理由是: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书,教书必先读书,怎能将教师归在读书少或不读书那一类呢?我说的教师读书少或不读书,主要是指:教师除了必须去读所教科目的课本、教材以及该科目的参考书之外,几乎很少去读或根本不读与之“远缘”的“杂书”。举例说,理科教师中没有读过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史学读物、哲学常识的人大有人在。文科教师中连起码的科普读物也没有读过的人尤其多多。即使是文科教师本身,虽然向学生讲过语文课本中某些古…  相似文献   

17.
教书与读书     
人们通常把学生上学叫做去“读书”.把老师上课叫做“教书”。教师只有先“读书”,然后才能去“教书”。但是,教师读完了拿文凭的书.取得了做教师的资格证书,并不一定就能教好书。教师要教好书,必须一生不离读书。然而,眼下教师不读书却是普遍现象,并有日益蔓延和恶化的趋势.已成为影响教育发展的严重问题。  相似文献   

18.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教师生命的全部意义有两大要义,即:读书和教书。显然,教师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读书是为了教书,要教书必须要读书,读书与教书两件大事构成了教师生命的主旋律,这最起码的常识每一位教师是最清楚不过的了。然而在现实教育教学生活中,出现了一种与教师生命主旋律极不和谐的音符———休止符,即教师不读书。据《中国教育报》在全国部分城市中小学教师阅读调查报告中显示,在教师阅读书籍种类排序中,教学参考书籍居第一位,其他调查也都得到同样的结论,教参(包括教辅书)已成为中小学教师阅读的重要书籍。…  相似文献   

19.
每当走向讲台或援笔缀文时,你是否感悟:读书,实在太重要了!每当感慨人生或惆怅逝渡时,你是否发觉:不读书,生活未免太乏味了!我们有千万条理由呼吁:朋友,读书吧!读书才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道绚丽风景,读书才是为人师者应有的洒脱与绰约。读书,使我们悟出多元人生价值。权力与金钱虽让人怦然心动,但教书和育人尤令人沉醉其中;金钱显示魔力,官位炫示华贵,而事业,唯有事业昭示永恒——永恒,才是生命的真谛。读书,使人性情宽厚,胸襟开阔,人格健美。我们坚贞而不傲慢,谦恭而不很琐,沉稳而不矫饰,练达而不圆滑——园丁园里…  相似文献   

20.
<正>一、陶行知的教学观教与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是教学论的起点。陶行知留学回国后,看到国内学校"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的弊端普遍存在的现象,给予了严厉的批评:"教书的人是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读书的人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这种教育不仅危害教师、学生,更是祸国殃民。"他主张把教授法改为教学法,教与学相统一,提出"教学合一"即"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