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着眼于吕澂编写的《新编汉文大藏经目录》,重点从佛典目录的分类、勘同和辨伪三方面论述它在中国佛教目录学上取得的新成就,进而推动我国佛教目录学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通过梁启超先生的部分佛教目录及相关研究论文,探讨了梁氏古典佛教目录学的主要思想及对中国近现代佛教目录学乃至整个文献学研究的影响与贡献。  相似文献   

3.
佛经目录在我国目录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古代专科目录中最完善的一种,《开元释教录》则代表了佛教文献学和佛经目录学的最高水平,本文就《开元释教录》所表现出的目录学意义作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1926年,梁启超于《图书馆学季刊》第一卷第一期发表《佛家经录在中国目录学之位置》,揭出久湮千年的佛教目录之价值,不仅为中国古典目录学开一新领域,亦为佛教研究拓一新战场。其后,学林教界之宿学大德、后进新锐多曾涉足其中。八十年来,佛教目录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然而总体来讲,还不够广泛、深入、成熟。故笔者不揣谫陋,撰成此文,一则总结佛教目录研究之成果与实绩,二则引起佛教界、文献学界对佛教目录研究之重视。  相似文献   

5.
以吕澂《新编汉文大藏经目录》作为研究视角,从佛典目录的分类、勘同和辨伪三方面论述它在佛教目录学上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6.
僧佑是南朝齐梁佛教有名的僧人、律学大师、佛学家和目录学家,其著作《出三藏记集》为现存最早的佛教经录。该目录在著录内容、方法、体例等方面均有所创新,其记载的诸多佛经、经序、高僧传记等史料,至今对佛经目录学研究仍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牛卫东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5):139-143
随着译经事业的开展及大藏经版刻的出现,宋代的佛籍目录编撰有了新的进步,在收录内容、编纂方法和结构体例上较之前代有了新的开拓。宋代的佛籍目录编撰促进了我国佛籍专科目录学的发展,并推动了当时佛教在民间的进一步传播。  相似文献   

8.
张春菊 《图书馆杂志》2004,23(6):77-79,59
姚名达关于目录的思想和成就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比较突出,他对目录的概念、目录的功用、目录与图书馆的关系、目录的种类和派别都有自己的见解,他的三本目录学专著:《目录学》、《中国目录学史》、《中国目录学年表》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现代目录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试论乔好勤目录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永田 《图书馆论坛》2008,28(2):97-100
从目录学理论研究、目录学史研究、专科目录学研究、目录学教育研究四个方面概述了我国当代目录学家乔好勤的目录学思想和目录工作成就,指出乔好勤注重目录学研究方法尤其是目录学史研究方法的创新,注重目录学致用性的实践,为我国当代目录学研究和目录工作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谭焰 《图书馆学刊》2006,28(4):107-109
余嘉锡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目录学家。从四个方面——目录学的功用、目录的类别、目录的体制及各部分的功用和目录的类例,简要地论述了余嘉锡的目录学思想。  相似文献   

11.
邓建 《图书馆学刊》2009,31(10):81-83
通过对正史艺文(经籍)志中的“目录之目录”——簿录篇和目录类进行考察,可以窥知中国古代目录学的发展流变。《隋书·经籍志·簿录篇》是中国古代目录学史上的首例“目录之目录”,表明中国古代目录学发展取得重大突破;从《旧唐书·经籍志·目录类》到《清史稿·艺文志·目录类》,“目录之目录”不断发展,渐次兴盛,展现了中国古代目录学逐渐走向鼎盛的轨迹。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当代广义书目观研究的回顾与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目录学领域,没有什么概念比目录,书目这两个概念更为重要了。如目录,目录工作、目录学这三个最重要的概念中,目录即是不可缺少的关键概念,是传统目录学的根,一切概念、论证均是由此开始的。  相似文献   

13.
明代的书目著录(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明代目录学及目录工作历来多为学界所非议,作者一反传统之定论,指出了明代目录学和目录工作为中国传统目录学所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明清时期,目录学和医学都较为发达,两者的结合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文章从目录学角度对明清时期的医学专科目录情况进行了研究,探究了明清医学专科目录的目录学价值,揭示了明清医学目录与社会思想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5.
佛学经录是在我国目录学史上出现较早的一种专科目录。它在收书范围、编辑体例、图籍分类、使用对象及撰写目的等方面都具有与普通图书目录不同的内容。自从释道安于东晋编撰了第一部佛学经录《综理众经目录》以来,历代德高名重的佛僧在传播佛教、宏扬佛学的活动中,为了保存和有效地查阅、使用佛经资料,编撰了少不著称于佛学界的经录。这些经录就是利用目录学方法编制的佛学专科目录书,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出三藏记集》、《开皇三宝录》(《历  相似文献   

16.
文章着重介绍了宋代的官修目录和私家目录的巨大成就,阐述了郑樵的目录学理论及其对我国目录学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倪莉 《图书与情报》2008,(1):123-127
文章从目录学的角度探讨中国古代戏曲及戏曲目录的发展史,重点梳理各阶段重要的戏曲目录,并探讨了戏曲目录对目录学史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论方志目录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方志学目录学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论述,提出目前建立方志目录学的基础和有利条件,阐述了方志目录学研究的六方面内容和九种目录类型,提出方志目录学发展的三段论,并分析了方志目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解悟目录学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菲菲 《中国索引》2010,8(1):32-38
本文从目录学的基本概念入手,解悟了目录学的若干问题,梳理目录学中的一些理论问题和历史轨迹。探讨目录学在网络时代的传承和创新,搜索引擎翻开了网络目录新篇章。论述目录服务的价值所在,目录学是社会阅读的光明使者,是文化建设的光明之桥,其将恩泽社会,流芳史册。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目录三要素分析李贽撰的《藏书》目录体例不同于传承近二千年的经传体史书目录之处。肯定了李贽通过《藏书》目录体例反映出来的目录学思想对我国目录学发展的贡献。参考文献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