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在的民族教育一般都是“双语”教学,就是学生(基本上是少数民族学生)既要学习他们的本民族语言,又要学习汉民族以及全民族的共同语——汉语。我国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有许多少数民族有语言、无文字.也有一些民族有自己的文字。不论有无文字,本民族的语言对汉语文的教学有着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而有文字的影响就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2.
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除了汉民族以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这55个少数民族中的20个民族有自己的文字。这20个民族实际上拥有27种文字,因为有的民族有几种文字。要讲中国字,除了汉字以外,理所当然要包括那20个少数民族所拥有的27种文字。你们知道吗?中国字中的汉字除方块字外,还有一种神奇的文字,叫女书。在湖南省江永县及毗邻的道县、江华和广西部分地区,出现过一种只在妇女中流传的神秘文字,字体娟秀,字型奇特,与远古时期的甲骨文和金文很有几分相似。近两千个字符,只有点、竖、斜、弧四当地土话吟…  相似文献   

3.
各地信息     
各地信息国家教委表彰中小学少数民族文字教材先进个人沙玛·加甲建国40多年来,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小学少数民族文字教材建设得到了很大发展。目前,全国有13个省、自治区21个民族的中小学生使用29种文字进行教学,有10个省、自治区建立了相应的...  相似文献   

4.
我国55个少数民族,除回、满等民族通用汉语汉文外,其余的少数民族使用着80多种语言,有24个民族使用着30余种民族文字,其中还有20个民族与国外的同一民族使用着相同的语言或文字。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民族语言文字政策,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同时,也为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提高民族人口素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目前,在全国各地有24个民族在中小学或大专院校用民族语文授课、办培训班,或是在农村扫盲。  相似文献   

5.
浅谈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贵州少数民族地区通过民族文字的推广激发了少数民族干部群众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它使多年来刻木、结绳记事的苗、布依、侗等各族人民结束了吃尽无文字苦头的历史,纷纷涌向学校和扫盲夜校学民族文字,尤其是大批的少数民族妇女和儿童(特别是...  相似文献   

6.
民族团结教育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陲,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种语言文字并存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周边与8个国家接壤,全区有47个民族成分、13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数的60.4%,少数民族学生占在校学生总数的58%。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区情决定了民族团结教育始终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根本前提和保证。  相似文献   

7.
民族语文教学的重要保证——谈我国中小学民族文字教材建设问题□沙玛·加甲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在5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满等民族已通用汉语、汉文外,其余53个民族使用着80种以上的语言,有近30个民族有自己的文字,其中有20个民族与国外的...  相似文献   

8.
搞好民文教材建设 推进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多语种、多文字的边疆山区省份,全省人口在4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25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复杂,除回族、满族、水族通用汉语外,其他22种少数民族共使用26种民族语言(怒族3种,景颇族、瑶族各两种)。彝、白、哈尼。傣、壮、苗、傈僳、拉袖、佤、纳西、瑶、景颇、藏、独龙等14个民族有本民族文字或拼音方案,文字种类多达22种。其中,经过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合国务院、中央民委)审批认定的少数民族文字有15种(两种批为正式推行,13种批为试行)。另外,藏文作为藏族的传统文字,在广大藏族聚居地区得到较好的推广和…  相似文献   

9.
实事求是确立壮汉双语文教学的基本思路赵益真,林少棉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22个民族有自己的文字,有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才创制的新文字。壮文是新创制文字中的一种,在推行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与其他新创文字相同的问题和困难,但又有自己的特点。壮文推行使用的...  相似文献   

10.
资讯     
动态全国少数民族文字编译、审定、出版人员培训会议召开为加强少数民族文字教材建设,教育部民族教育司于2006年12月3日~9日在海南省海口市举办了全国少数民族文字编译、审定、出版人员培训班。来自新疆、青海等9个省区民族文字教材编译、审定和出版机构的50余名人员参加了培训。教育部民族教育司首次举办此类培训班。培训班安排了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课程改革与教材编写、《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试行)》解读以及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MHK)的研制和使用情况等若干个专题讲座。内蒙古自治区举办第九届“尹湛纳希杯”和…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五十三个少数民族一般都有自己的基础语即本族语。而其中有的民族有本族语也有本族文字,有的民族则有本族语而没有文字。面对无比繁杂的语言现象,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沟通就必须借助于大众  相似文献   

12.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有40多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人口总数的61.92%,风格迥异的民族风俗习惯和民族语言文字使电视传播面临种种挑战.本文旨在分析新疆少数民族电视受众的收视条件,收视行为,收视习惯,从而把握少数民族电视受众的收视特点及现存问题,为新疆电视业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3.
试论新疆双语教育的紧迫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论新疆双语教育的紧迫性赵秀芝双语教育是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都有的教育制度,本文所说的双语教育是特指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在掌握了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学习汉语言文字的教育。为迅速提高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素质,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科技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并适...  相似文献   

14.
祖国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大多载之于典籍。这些典籍除浩如烟海的汉族古籍外,少数民族古籍亦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古籍内容丰富,形式多姿多彩。其中既有世代承袭蜚声中外的口碑材料,更有举世皆知名扬世界的书面作品。二者各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少数民族书面文字古籍作品除少数有文字的民族外,大多是用汉文创作的。(如壮族、回族、土家族、苗族、布依族等)。另外即使是有文字的民族,由于历史上种种原因,有的留传至今的亦是汉文作品居多(如蒙族、满族等)。所以,研究整理古代少数民族汉文作  相似文献   

15.
贵州是多民族、多语种的内陆山区省份,本文集中介绍了贵州少数民族的概况,分析了苗族、布依族、侗族、彝族、水族等11个少数民族的语言情况以及苗族、布依族、侗族等6个少数民族的文字情况。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阜新市既是老工业基地,又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事业需要做出多方面的努力,但最根本和最基础的工作是大力加强和发展民族教育。只有民族教育的蓬勃发展,才能为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我们认为,要发展民族教育应该正确处理好以下四种关系:正确处理发展民族教育与发展民族语言文字的关系。阜新市的民族教育主要是蒙古族教育。蒙古族人民群众有继承本民族文化遗产的强烈愿望,并希望自己的子女学好本民族语言文字。党和国家关于鼓励少数民族使…  相似文献   

17.
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其中不少民族都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教学必须考虑这样几个因素:一我国以汉语为通用语,东西南北中工农学商兵各领域都以汉语进行交际,因而培养的少数民族干部特别是科技人才要通汉语;二要发扬光大本民族优良传统,就离不开培养懂本民族语言、文字的人才;三为了使学生克服学习汉语文教材时产生的语言障碍,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加快提高人口文化素质的步伐,于是“母语为主,汉语为辅”或“汉语为主,母语为辅”等形式的双语教学便应运而生。不过,把对双语教学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这一点上是  相似文献   

18.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民族自治区,仅首府乌鲁木齐市就有43个少数民族。民族教育主要以少数民族学生为教育对象,所使用的教材、语言都是以少数民族文字或语言为主。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各民族相互支持、相互帮助,从文化到生活习惯都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向着更先进、更完善的方向发展。作为少数民族教育来说。同样,与汉民族教育也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互为补充,共同发展的。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现实生活中的民族之间的差异,少数民族教育与汉民族教育之间也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一是民族教材和教学的内容和质量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25个少数民族中,水族、满族使用汉语,回族除在宗教活动中使用阿拉伯语或古波斯语年,日常交往使用汉语,其他的22个民族使用着26种语言,其中怒族3种,景颇族、瑶族各两种。云南少数民族的母语方言差较大,民族语言的内容不尽相同。目前,云南有11种民族使用14种文字进行双语文和扫盲教学,没有民族文字双不能汉语的地方,普遍使用民族母语注释辅助教学。抓好双语教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族人民的意愿,是繁荣各民族文化、实施多元文化的要求,是提高各民族素质的根本所在,也是实现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全国55个少数民族使用着80多种语言,双语和多语现象在我国民族地区是普遍存在的。何为双语教学?在我国,双语教学就是特指民族教育中运用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为教学用语,借助民族语文学习汉语文,以实现民汉语文兼通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既包括有语言而无文字的民族以母语为辅助手段,以学懂汉语文为目的的初级形式;也包括采用民族语言文字进行与汉语文对比教学的高级形式。1.双语教学顺应母语与思维发展的规律。双语教学符合少数民族儿童语言、思维发展规律和现代教育学原理。任何民族的第一语言———母语,都是思维和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