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论农村城市化与农村工业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新的世纪,我国已处于一个由传统农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过渡的大变革、大转型时期,农村城市化与工业化,共同构成我国社会大发展的主旋律。农村工业化是农村城市化的经济基础和内容,农村城市化是农村工业化的空间载体和果。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加速社会大发展,必须建立起农村城市化与工业化的良性互动机制,并使之协调发展,以促使我国农村城市化与工业化水平共同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工业化模式的一般分析,结合陕西的工业基础、资源禀赋、发展环境等方面的条件,特别是原有军工企业比较多、有优势这一特点,探索陕西实现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特殊的跨越式发展模式和新思路。认为陕西的工业化严重滞后于城市化。陕西发展要有新的观念、新的思路,应以非农产业的就业比重来衡量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应以加快服务业发展和就业结构升级作为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中心内容,应以杨凌模式作为创新模式和思路,在改革、开放和开发中促进工业化与城市化跨越式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闽北次中心城市--建阳市作为切入点,运用回归分析法预测了建阳市未来十年城市化进程将进入迅速发展的阶段,为了使城市化进程协调推进,本文结合建阳市的实际,具体从城市化与土地利用、城市化与工业化、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等角度分析了建阳市如何协调发展.最后结合闽北城市空间布局的特征,提出建阳市在城市化过程中应准确定位,处理好与周边城市发展的关系,推动建阳市与周边城市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农业现代化变迁的运作规律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工农业协调发展,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三者互动,选择适当的技术路线,选择适当的经营制度,强化政府对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的支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变迁的运作规律。要实现我国农业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真正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加速农业技术变革,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正确处理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对连云港市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从加快相关制度改革,加大第一产业投入,推动制造业发展,改善产业结构,促进城市基础建设,促进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对连云港市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对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分析城市化、工业化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指出按照可持续发展与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的城市化道路,就可以解决发达国家发生的的工业化过程中的环境问题,走出一条发展中国家通向现代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7.
该文对广东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和途径作了探讨.要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根本途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加速工业化进程是重要任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城市化发展是重要标志;分类指导,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农村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着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减缓、规模偏小,布局分散、发展不平衡、环境污染严重、城市化进程起点低、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小城镇数量多且质量差等问题,加快发展小城镇是实现河南省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战略选择,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实现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建设协调发展是加快河南省农村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关键;深化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城镇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等,是加快河南省农村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基本手段。  相似文献   

9.
进入新的世纪,我国已处于一个由传统农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过渡的大变革、大转型时期,农村城市化与工业化,共同构成我国社会大发展的主旋律。农村工业化是农村城市化的经济基础和内容,农村城市化是农村工业化的空间载体和果。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加速社会大发展,必须建立起农村城市化与工业化的良性互动机制,并使之协调发展,以促使我国农村城市化与工业化水平共同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时间序列的协整理论、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计量方法分析了非农产业与中国城市化的关系,认为受农村工业化战略和城市地区的片面重工化战略的影响,1978年以后,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和Granger因果关系.城市化进程主要得益于第三产业的发展.而实现工业化、非农产业和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关键是逐步消除来自工业化战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是实现现代化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采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等方法,分析了1978-2010年河南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河南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工业化与城镇化互为因果关系,工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格兰杰原因,而农业现代化是城镇化的格兰杰原因;脉冲响应结果表明工业化与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表现均为负效应,城镇化对工业化的影响持续增强.因此,河南省要实现“三化”协调发展,必须强化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地位,以工业化为主导,发挥城镇化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标准化评分法对绵阳市县域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互动发展进行了实证评价。结果显示:绵阳市县域整体的“两化”发展水平比较低,城市核心区涪城区与其他县(市、区)的差距较大;在工业化水平整体不高的情况下,新型城镇化水平明显落后于新型工业化水平;新型城镇化水平内部的梯度变化不尽合理。最后,依据各县域“两化”发展的特点,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以湖南省市域尺度为基础,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者的协同共生关系出发,利用协同论的相关理论阐述和分析"三化"发展的内在机制。通过构建"三化"综合发展水平三级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采用加权求和模型计算2006—2010年湖南省各市域"三化"综合发展水平得分,并分析了其空间格局。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市域尺度上"三化"综合发展水平以长株潭为核心,向西北方向递减,省区中心坍塌,区域差异非常显著。因此,政府应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提升新型工业化发展质量,各地方政府应根据自身"三化"发展基础,大力发展优势产业,积极融入区域发展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14.
运用VAR模型的计量分析方法,对广东省1981-2012年城镇化发展、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的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广东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且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对于工业的促进作用较为显著。对分析结果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工业化的格兰杰原因。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的结果表明: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是工业化的重要动力,城镇化对于工业化的促进作用优于农业现代化对于工业化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积极推进“三化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劳动力合理转移是“三化协调”发展的关键。从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决策的角度,对“三化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模型、每种力量的作用及其关系进行剖析,对于指导政府部门如何识别影响劳动力转移及“三化”关系的关键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工具的干预,对各种力量进行合理配置,促进劳动力顺利转移及“三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加速农村城镇化,促进农村现代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现代化主要由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三个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部分组成。农村城镇化是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农村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发展过程。小城镇对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小城镇的规划、建设与发展不仅仅是考虑自身的现代化,更要将其置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农村现代化的大框架中来思考,来谋划。围绕促进农村现代化,小城镇的规划、建设与发展要有新思路,要勇于创新。健康发展小城镇,必将有力地促进农村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农民工输出地与输入地之间的关系既是并存、统一的,也是差异、对立的。农民工有利于增加输出地农民收入,缩小区域差距;有利于加快输出地农业现代化;有利于推动输入地工业化的发展;有利于推动输入地城镇化的发展。但是,农民工对输出地的新农村建设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也给输入地带来"大城市病"的困扰。因此,要统筹输出地与输入地协调发展,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农村。  相似文献   

18.
皖北地区土地规模化经营和城镇化建设已有一定基础,也探索了一些有特色的模式,"十二五"时期,国家实施扩大内需、中部地区崛起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安徽加快皖北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皖北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发展迎来了黄金时期。皖北地区土地规模化经营目前刚刚起步,规模小、总量低,且市场化程度不高;城镇化建设水平低,结构失衡,与农业现代化发展不协调。如何解决土地规模化经营与城镇化建设互动发展问题,将是实现皖北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在技术落后、人才资源匮乏的条件下,中西部地区要实现城乡统筹,推进城镇化、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资金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中西部地区“三化”协调发展中需要大量资金,然而“三化”特殊性与资本逐利性,大量资金流出农村地区.文章深入分析“三化”中城镇建设、中小企业和农业产业的特殊性导致了“三化”协调中城镇化、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资金短缺,并提出了解决其资金短缺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对于后发地区来说,"四化同步"需要坚持效率优先、动态平衡和城市质量提升的原则,需要解决好重型工业化是否可逾越、新型工业化与工业化关系、城市化和工业化相适应以及城乡发展一体化等问题。后发地区应该将城市化重点放在主城区,避免小城镇化。可选择以装备制造业为主体的重化工业。为了适应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带来的劳动力转移,需要处理好农民与土地关系。同时,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以现代服务业为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